由于潜艇自身特有的幽闭环境,但凡潜艇类题材的战争片都或多或少地会让人产生紧张、压抑和窒息的感觉。这种观影感受在当年沃尔夫冈·彼得森的经典影片《从海底出击》中达到了顶峰,三个多小时的全景画卷几乎断绝了我任何想上潜艇的欲望。
而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叶的《红潮风暴》亦是此类电影的代表作,导演托尼·斯科特深谙商业片的精髓,故事富含张力、节奏拿捏得当、多处镜头令人印象深刻。尤其是潜艇入水的一幕堪称个中典范:“阿拉巴马号”缓缓下沉,前段喷出数股水柱,仿佛一头下潜的黑色巨鲸,画面深雄庄严,富有一种阳刚之美。
这部影片的选角可以说是成功的关键所在。丹泽尔·华盛顿,吉恩·哈克曼,两位都是气场极其强大的演技派。惟其如此,才保证了两大主角的势均力敌和影片的可看性。
自舰长拉姆塞(吉恩·哈克曼饰)和副舰长亨特(丹泽尔·华盛顿饰)登场伊始,便注定了两人之后势必会发生激烈的碰撞与角力。拉姆塞是成长于战争的老派军人,强势、强硬、以我为主、一切以美国的国家利益为主导;而亨特则是学院派军人,知迂回、懂理论,深明战争的可怕本质。在高级军官的休息室里,两人在与其他人聊天时,就在对战争的看法上发生了第一次碰撞。拉姆塞认为“战争是以其他方式来延续政治”,而亨特认为“战争真正的本质是满足它本身,(世界)真正的敌人也是战争本身”。这个理念对于毕生服务于海军、推崇唯武力论的拉姆塞而言是十分不屑的,虽然当时没有什么不快,但为两者间后来的冲突埋下了伏笔。
终于,随着俄国叛军准备发射核弹的消息到来,两人由争论不断升级到了公开对峙,甚至动用了武力和强制拘禁的手段,而冲突的根源便是上文提到的对战争的看法不一致。拉姆塞坚持先发制人,不管有没有高层的确认,都应该率先发射核弹以保美国本土的安全;亨特则预见了后果,假如美方使用核武器必然会导致俄方的核反击,又一次世界大战将无可避免。两个人的观点各自影响到了一批军官和船员,于是一条潜艇上出现了两个敌对阵营,气氛剑拔弩张,内讧一触即发,影片的高潮降临。
总体而言,《红潮风暴》是一部十分正统的美国主旋律电影,虽然战争戏不多,但仍刻画出了美军英武铁血、悍不畏死的精神,对美军形象作了相当正面的宣传。
同时,影片也借拉姆塞和亨特的冲突对“战争”以及“核武器”的本质进行了一定的思考。在这一点上,从片尾海军高层对两人的处理即可看出一些端倪——两人谁也没对,也谁也没错,并接受拉姆塞退休的申请以及亨特出任舰长的提议——虽然表面上看似支持谨慎使用核武器,但在骨子里仍将战争和核武视为维持霸权的首要力量。
而这也正是美国现行核政策的矛盾所在:一方面宣扬要推动核裁军、遏制核扩散,然而另一方面又保证自己拥有着对其他国家进行核打击的绝对优势,特别是“不承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和“不承诺不对无核国家使用核武器”这两条完全暴露出冷战结束后美国想主导全球事务,维持其单极霸权的野心始终未变。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或许《红潮风暴》是虚伪的。但若以一个去政治化的纯影迷角度看,此片仍不失为一部十分优秀的战争类商业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