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魔戒》系列(包括《霍比特人》系列)是近十几年来最受欢迎与注目的系列电影我想是并不为过的,因为不管你喜不喜欢它,至少也会听说过它。每个人的周围总会有那么几个魔戒迷,尽管他们更多的是男生,但说起精灵王子,不少的女生还是会在眼里迸发出垂涎欲滴的光芒来。能与《魔戒》系列影响力相提并论的我想也就是《007》、《黑客帝国》、《哈利·波特》等等不多的几套了。但如果比较票房、奖项以及影响力等综合要素来看,《魔戒》仍是其中翘楚。
而为什么《魔戒》系列为什么会有如此之大的魔力呢?我想这会是一个庞大的命题,不是三言两语能够说清的。个人觉得,作为一部名著改编的电影,其魅力不外乎两方面:原著,与电影。我试着来捋一捋吧。
一、 原著
1、开创性
《魔戒》被亚马逊书店票选为两千年以来最重要的书,已被翻译成超过60种语言,据说它在英国的受欢迎程度甚至超过了《圣经》,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有这样一个说法,“英语世界由两部分人组成:阅读过《魔戒》和《霍比特人》的人,和即将要去读它们的人。”之所以有如此之高的评价,是因为《魔戒》是现代奇幻文学的开山鼻祖,它具有里程碑似的开创性。在当今奇幻文学正当其道甚至有些泛滥成灾的时代,我们追根溯源来到了上世纪中叶J.R.R.托尔金的书桌前,这部《魔戒》系列赫然摆在了我们的面前,如此厚重与庄严。它开创了一个新世界,如一颗启明星突然在夜空中绽放,并影响着后世趋之若鹜的作者,在它的点拨下,不断发展与演化。
J.K.罗琳说:“我14岁时就开始阅读《魔戒》。到《哈利·波特》写到最后一卷时,我仍然坚持认为自己不会超越托尔金,他的作品里有全新的语言和神话,而我的魔幻世界里没有这些东西。”感谢罗琳的自知之明,因为《哈利·波特》与相类似的《暮光之城》等一系列作品无疑从根本上无法超越《魔戒》的高度。这不是以发行量论英雄的舞台,它实实在在是以开创性作为最为重要的评判标准。多年前看过水野良的奇幻作品《罗德岛战记》,甚是惊艳,后来才发现它似乎也是《魔戒》的山寨版,无论从人物设置、剧情线索都颇为相似,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证明了《魔戒》的伟大。
或许有人会说希腊神话、北欧神话或是我国的《封神演义》比《魔戒》早上了不知多少年,可是就文学性来说,它们的确是无法比肩《魔戒》的。更何况各国的神话都是长期积累的成果,非一朝一夕或是一人之力可为,它们多少有些历史积淀。而《魔戒》却是完完整整是从托尔金的脑袋里蹦出来,从他的笔尖上流出来的。这样一说,它的开创性就不言而喻了。
2、文学性
个人以为,优秀的文学作品应该具备几个必要条件(可多选与单选):好故事、思想性、丰沛的情感与优美的文字。这似乎在探讨诺贝尔等文学奖的选择标准了,呵呵,我没那么大的本事。我只是说出了一个拥有喜欢阅读这种习性的普通书虫的口味与狩猎标准。吸引我的文学早餐往往具有以上几大标准中的一条或者几条,否则我是难以下咽的。
《魔戒》是个好故事,这毋庸置疑。其思想性也为众人议论纷纷,从其创作时间来论述其反战宗旨有一定道理,但肯定不是全部,欲望、权力、种族与友谊等等都只是它浩瀚烟波里的一片树叶。优美的文字也许在四娘的粉丝眼里算不上,但不可否认的是,它是古典英国文学的余脉,在其之后这种文风正在渐渐的消失。
丰沛的情感也许在如此庞大而漫长的篇幅里早已大隐隐于市了,但我们从托尔金专门为中土世界创立了独立文字体系(也许世上只有托尔金本人在使用这一注定绝种的文字)这一小细节就能看出作者对于这部作品倾注的热情与心血了。只能说,托尔金为了《魔戒》,已近成魔。我很怀疑,那枚传说中的戒指一直存在,它自始至终揣在托尔金的上衣口袋里。
在接触《魔戒》以前,我一直认为西方世界缺乏史诗性的文学作品,我所说的史诗性,不在于书的厚度,而在于故事情节的复杂性与曲折性。我承认汤因比等很多史学家对于历史的主观研究方式优于我们,但他们将其转换为通俗读本的能力着实有限。似乎我们的《三国演义》总比他们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读起来要有趣与热血的多。而似乎金庸的小说永远都比大仲马的小说来得结构更为宏大,人物更为众多,伏笔更为深远,情节更为跌宕起伏。这些仅仅是从小说的可读性来举例的,并无文学意义上的高低评判。而多年前阅读《魔戒》时,我才明白了自己的孤陋寡闻。从此,我颠覆了自己的看法。
二、 电影
说多了原著会变成托尔金的推荐会,圣彼得会不高兴的,还是让我们来说说电影吧。
1、编剧
《魔戒》的编剧名单上有没有托尔金我着实不记得了,但我想彼得·杰克逊至少不敢厚颜无耻的用它来申报最佳原创剧本奖吧。所以他很害羞的凭《魔戒3:王者归来》拿到了第76届奥斯卡最佳改编剧本奖。在《魔戒》里,杰克逊的功劳不在于他改了多少,而在于他保留了多少。因为托尔金的原著厚厚的三本摆在那里,任何导演都会垂涎三尺去又怯于触碰,它的结构实在太宏大了,无法下手。看着彼得·杰克逊的野人模样,我们可以想像他为此挠乱了多少次发型。而再看看他的大胡子,我们也暗地里明白,这是位胆大心细的主儿。他和科波拉、卢卡斯、斯皮尔伯格、卡梅隆是一路货色,我们没必要担心太多。
果然,杰克逊为我们呈上了三块压缩饼干,但非常的有嚼头与有营养。他把《魔戒》浓缩在了三部曲之中,去除了一些细枝末节,强化了主要人物的性格塑造。他并没有改变原著多线索叙事的风格,而是保留并发挥了它们,让众多鲜活的人物都成了各自篇章的主角,这让文字里的中土世界成为了影像中英雄辈出的舞台,观众得以找到各自心目中的英雄。这可比同为魔幻公路片的《西游记》来得丰富多彩,同样是历尽艰辛的长征式过程,事事指望大师兄可不是观众希望看到的模式。《魔戒三部曲》的编剧还有一大亮点是它将分期上映的三部电影拍成了各自相对独立成章的影片,让观众不至于因为间隔的等待过于挠心与抓狂。所以如果让观众能重新选择,《魔戒》是应该拍成连续剧还是单本一部影片呢?我想大部分影迷还是会选择让杰克逊改成已臻完美的三部曲的。
读过《霍比特人》原著的人估计都有些疑虑和担心,如果说《魔戒》三部曲了浓缩了原著,压缩饼干似的饕餮盛宴使原著粉丝们意犹未尽、略嫌遗憾的话,薄薄的《霍比特人》硬拉成三部曲则是另一个极端。它会不会像3+2饼干一样硬塞进2层厚厚的填充物?还是3包乐事薯片,看上去鼓鼓囊囊,打开之后跑出来的尽是空气?
杰克逊正在一步步(一部部)的揭晓答案。他的改编无疑是成功的,前提是电影《霍比特人》不被定位为儿童电影,他把一个睡前故事别出心裁的拍成了魔幻巨片。他通过情节倒叙的安排、经典人物的前置、熟悉场景的前瞻、伏笔和彩蛋的暗设,将原本关联度不大的《霍比特人》货真价实改编成了《魔戒》前传,当熟悉的音乐响起,爱隆王、精灵女王乃至萨鲁曼意外出现,让我们更加憧憬精灵王子莱格拉斯于第二集中以及更多人物在第三集中的“回归”,从这点意义上来看,“怀旧”的我们更加分不清它是前传还是续集了。
2、相关技术
这里提到的相关技术,是指视觉效果、摄影、剪辑、音效、音效剪辑等电影表现技术。如果说剧本是灵魂,导演是中枢神经,演员是肌肉的话,一干技术支撑无疑是电影的骨骼与皮肤,甚至还是软组织。因为电影是集影像、声音等于一体综合艺术,不能说默片或是黑白片不好,但它们的确不是当今展示电影艺术的主流方式了。而《魔戒》的成功代表着技术革新派的崛起,它能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奖本身就是在向世界宣告,高成本视觉大片也是能跻身高大上殿堂的,雅俗共赏并非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商业大片同样能拍出艺术气息。当然,我们都承认,卡梅隆的《泰坦尼克号》走在了更前面。
我一直没弄明白霍比特人、矮人以及甘道夫身高差距如此之大是如何完成拍摄的。之前我以为是分别找来了侏儒以及巨人演员,后来我才知道这些演员的身高原本不是这样的,索林的扮演者可是有1.89米身高的大个子呢。电影中巫师甘道夫十分高大,为了和矮人们出现在同一个画面里,影片的内景要在两个相同结构的布景中各自独立拍摄,然后把矮人的画面整体缩小,将两个画面进行电脑合成。为此这也让已年逾七旬、习惯了传统舞台表演的甘道夫扮演者伊安·麦克莱恩十分憋屈,以至于泪洒片场,因为这位老人家不得不独自一人待在远离其他演员的绿屏里,身边只有冰冷的摄像头,靠仅印有人物图案的纸片来提示其他演员的位置。由这段花絮我们对《魔戒》系列的特效技术创新便可见一斑了。
一部成熟的电影想要票房与口碑俱佳,钞票与奖项齐飞,有雄厚资金做后盾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重金打造高品质的技术含量却是万万不能的。《魔戒》就是这样一艘土豪金造就的大船,它的每一处甲板、每一颗铆钉都散发着闪闪的金属光泽,向外蒸腾着重金浇铸的奢华气息。然而这一切投入都是物有所值的,没人统计过《魔戒》与《霍比特人》两部系列在5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上总共拿过多少项技术奖项,一个正常人的手指、脚趾加起来也许还不够数呢。但我们应该还能记得在第76届奥斯卡金像奖上《魔戒3:王者回归》赢得了史无前例的11项奥斯卡提名中的所有11项奥斯卡大奖的景象,这历历在目的情景前无古人,它创造了奥斯卡的历史,也象征着电影相关技术的一次巅峰。
3、演员
其实《魔戒》系列的演员阵容算不得大牌,真的算不上。看看声名狼藉的《电影43》以及我们热播的《建国大业》,那才叫众星云集呢。可就此说在《魔戒》中演员可有可无、无足轻重的话,我想也是极不公平的。演员们服从于剧本与导演,与相关技术和谐配合,在电影里不争风头,教科书式的展示了一部综合性实力电影中演员应有的本份与尺度。他们在《魔戒》声光影的世界里甚至算不上绝对的主角,但却是银幕上的劳模。
两次征途中的主角阿拉贡饰演者维戈·莫特森、弗罗多饰演者伊利亚·伍德、索林饰演者理查德·阿米蒂奇、巴金斯饰演者马丁·弗瑞曼其实都算不得大牌的明星,在《魔戒》系列出现之前,观众多少对他们有点儿陌生。倒是精灵族的四大主角:精灵王埃尔隆德饰演者雨果·维文、精灵女王凯兰崔尔饰演者凯特·布兰切特、精灵王子莱格拉斯饰演者奥兰多·布鲁姆、精灵公主埃文饰演者丽芙·泰勒名气大上许多,他们或是成熟老练的演技派,或是青春靓丽的偶像派,但在彼得大帝的调度下仍然恪守自己配角的身份,尽可能不去影响观众对剧情的关注。
最后还不得不提两个人,咕噜的饰演者安迪·瑟金斯与史矛革巨龙的饰演者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说他们是饰演者貌似有点牵强,但对于动作捕捉技术来说,他们的确是幕后的真正演员,而安迪·瑟金斯被称作动作捕捉影帝我想也是公认的,说不定那天他还真能凭此项绝活拿到奥斯卡影帝呢。到那个时候,你可让迪卡普里奥情何以堪啊?
4、配乐
将配乐从相关技术中单列出来纯粹是因为个人爱好,因为喜欢音乐尤其热爱无歌词的纯音乐,所以对电影配乐一直非常热衷,大学时收藏过上百张电影配乐CD(盗版为主),之后改为硬盘下载数据量也颇为壮观。基本上看过的电影如果感觉配乐不错的都会千方百计找来听听。又因为我有边听音乐边看书的强迫症,每一本小说我通常会找上与之气质相吻合的几张电影原声来搭配,而阅读《魔戒》与《霍比特人》时恰是《魔戒三部曲》上映之间。这下可乐坏了我,真是一种绝顶的享受,其美妙过程难以言表。真的是很感谢霍华德·肖,给了这部史诗电影如此之棒的完美配乐,也给我的阅读之旅增添了兴奋剂一般的效果。
庄严肃穆时奏响管风琴为主的圣乐唱诗,活泼轻佻时带出管弦齐奏的田园曲,孤清临高时吹奏如泣如诉的风笛,沙场决战时伴随雄壮威武的军乐进行曲,魔军暗流涌动时的重鼓雷鸣,英雄逝去时的长笛挽歌……霍华德·肖几乎玩转了除钢琴曲以外的所有乐器,对各种场景与情感宣泄给出了恰如其分的诠释。夜深人静时将原声专辑单独播放,仍能感受到《魔戒》的震撼与华丽,它已经独立于影片成为了另一部杰出的作品。
我还有一个小小的癖好就是喜欢预测奥斯卡最佳配乐奖得主,这些年来命中率颇高也让我有些小得意。《魔戒三部曲》共获得2次奥斯卡最佳配乐奖,1次最佳歌曲奖,对于三部曲来说这是非常罕见的,也是众望所归的。从我听到它们的第一刻起,我便暗暗为之投上了一票。
5、拍摄地
有什么地方能展示托尔金笔下神奇而瑰丽的中土世界呢,我想没有比新西兰更为合适的地方了,而导演杰克逊的新西兰籍身份再一次证明了制片方的英明选择。《魔戒》系列无疑成为了新西兰的世上最佳旅游宣传片。以前澳大利亚才是澳洲游的主要目的地,新西兰只能算个添头,而南岛更是默默无闻。可当电影《魔戒》横空出世之后,新西兰南岛俨然成为了趋之若鹜的世界级旅游景区。很多忠实粉丝都是怀揣着《魔戒》来到南岛以追寻心目中的中土之旅。而新西兰也不负众望,在这片不算太大的孤岛上为大家呈现了雪山、峡谷、草原、湖泊等景观差异性极大的多样性顶级风景。让寻梦的游客们感受到书中与影片中那熟悉却又梦幻般的壮阔仙境。
我有幸在两年前游历了一次新西兰,对于那冷峻的雪山与凄美的湖泊尤为记忆深刻。为什么世上竟有那么多种蓝色的湖泊?之前对于天蓝、湖蓝与海蓝三者之分我从未有过如此透彻的认识,直到我踏上了那一片土地。
没有新西兰,也许就没有《魔戒》电影的诞生,它孕育了中土世界,孕育了彼得·杰克逊,它是《魔戒》真正的土壤,它千万年的存在也许就是为了《魔戒》一朝的诞生。
6、导演
最后才提到导演彼得·杰克逊或许是对他的不敬,但也许是对他最大的尊敬。对于他,已无需多言。这位以恐怖片起家的新西兰导演从《魔戒》之后的每一部影片都备受期待。对于好莱坞,杰克逊是个奇迹,也是一场灾难。他让魔幻电影类型里出现了一座丰碑,之前的试水之作都成为了他登上巅峰的斑驳垫脚石,也让之后一段时期内的无数跟风作品成为一座座无名的墓碑,甚至成为一句句索然无味的笑话,看看真人版的《大闹天宫》吧。为什么我们辽阔的领土上无法诞生一位远洋小岛上的彼得·杰克逊呢?
彼得·杰克逊让人惊奇的远不止电影,他的体型也是一出魔幻电影,我无法理解颁奖典礼上的那个大胖子是如何悄然变身的,也许他的裤兜里也有一颗魔戒。
《魔戒》的故事已然远去,《霍比特人》之旅才刚刚进入高潮。它像一把钥匙,重启我们的久已蒙尘的记忆之门;它像一页序言,让你在读完尾声后又恋恋不舍的再次抚摸书的封面;它像一叶轻舟,踏上它你才能再次仰望那艘远去大船的雄伟背影;它更像一部时光机器,带领我们去探望那些多年前的老朋友,拜访他们的前世,与今生……
魔戒首部曲:魔戒现身
The Lord of the Rings: The Fellowship of the Ring
(2001)
魔戒二部曲:双塔奇兵
The Lord of the Rings: The Two Towers
(2002)
魔戒三部曲:国王归来
The Lord of the Rings: The Return of the King
(2003)
霍比特人:意外之旅
The Hobbit: An Unexpected Journey
(2012)
霍比特人:史矛革之战
The Hobbit: The Desolation of Smaug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