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电影及电影人及电影发烧友的联盟公社 – Mtime时光网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7151

《梦之安魂曲》边缘疯狂

$
0
0

疯狂的影片,疯狂的大作,四个边缘人物体现了四种不同的人生,令人感到可悲。他们的选择也许来自生活的不安,也许来自欲望的趋势,但梦终究会醒,现实才是最终的选择。

 















 

电影简介:

 

     影片讲述了四个人的边缘生活:中年丧夫的莎拉整天以电视为伴,一天她接到电话,得知她成了一个电视节目的幸运观众,可以上电视成为明星,于是她为了穿上那件她年轻时穿的那条红裙子而开始了减肥的计划。而她的儿子哈里则和朋友泰伦在街上贩毒,以此赚取金钱希望能和女朋友玛莉安过上幸福生活。一切似乎都很顺利,但在不知不觉中,所有的东西都失控了,这四个人都被自己的向往所牵引,渐渐走向黑暗的深渊。

     故事从夏天开始,到冬天结束。一步步地,由起因、经过到结果,这些健康、善良而无辜的人,不是被虚假的想象带来的“活力”燃尽,就是在冷酷孤独中伤害自己,并被迫应允别人对自己的伤害,他们被现实剥夺着,最后离希望越来越远。这不禁使人想到,在这个城市的每个角落,无数的人成天被欲望或者期待所驱使,左奔右突,离弃了所有,包括自己,不可避免地也被恐惧和焦虑困扰着。但是人们往往沉迷于这些恐惧和焦虑,以及这些不安定的东西带来的痛楚,把它看作达到希望或者期待的必然途径。

     和《猜火车》等一样,《梦之安魂曲》也是描写混乱的一代,垮掉的一代的影片,但是它描写的对象,不仅仅是青年,也包括老年人等组成的社会边缘群体,这使它对社会的针砭更广泛和深刻有力。另外它阴郁的氛围,始终充斥着某种恐慌和无法表述的忧虑,这些都和那些调侃型的小病小痛的另类电影有很大的区别。它拒绝调侃和黑色幽默,原因是这些都不足以引起人们足够的痛感。它也并非只想表现吸毒问题,作为“颠覆传统电影”,它的颠覆性表现在它置疑了人类的希望与沉迷这两种基本的生存状态——在无法控制的情况下,期待与欲望的沉迷是危险的,犹如沉迷于毒品一样。它牵涉的是三种交叉的矛盾问题:现实与梦想的矛盾、清醒与沉迷的矛盾、肉体与精神的矛盾。一种情况,他们认为找到了人生的方向和目标,并沉迷在达到这个目标的过程中,忘记了现实,直至失去一切。期望促使梦想的幻觉膨胀与飞升,但是往往只消卜的一声,梦想和幻觉都通通消失;另一种情况,追求无止境的身体享受,以为能使自己的生命更充实,其实是在付出身体与尊严的代价交换微不足道的物件。可是在交换的瞬间,我们已然忘记了自己的一切:“我们是破碎的,只为着另外一些破碎而存在。” 他们以为能在这种精神幻觉和身体享受中得到无穷无尽,然而他们却并没有在这些希望和满足中得到真正的充实和来自现实的真切回应。

     幻觉中,莎拉看到自己上了电视,而光彩照人的另一个自己却和主持人走了出来,他们一起嘲笑着她和她的屋子,然后看着这个自己和那个主持人一起变得疯狂而猥琐。他们一齐向她喊着:“莎拉,喂我!”这似乎象征着一种被吞噬的恐怖。而电视里的观众——作为充满希望的人们的幸福来源,竟然也只是电视里的幻象!虽然人们正因为希望和梦想(幻觉)的存在,“才愿意去微笑,才愿意生存下去”,但是沉迷其中的结果往往是整个生命被这些幻觉所吞噬,只剩下空洞的事实——这个我们决意离弃的现实。绝望是怎样的情形?耗尽一切去得到一些,可是得到了却不是自己想象的那样,而曾经有过的美好也不复存在,甚至在美梦逝去后,现实的残酷嘲弄还在延续。绝望与可悲连在一起,在失去了一切后,得到的一切又齐齐嘲笑他们的痴心和期盼和在期待中盲目而软弱的自己。人们如此钟爱某些东西,以至将生命抛掷其中,将人生交于这些梦想,并期待它们给自己带来快乐和幸福的慰藉。然而它们并没有使生命的颗粒饱满浑圆,相反,它们却在人们的乐意并授意下将生命的意义、价值挤压、揉碎,将他们放逐到空旷的荒野,让他们彷徨失所。这就是真正的悲剧——不止是“梦醒了,却无路可走”,甚至是“梦醒了,却不知身在何处。”

     也许,还有另一种选择:怀抱着希望和梦想沉沉睡去,用蜷伏于母体中的姿态,继续祭奉那些梦想,沉迷于虚幻的美好中,而所有的美好,也只有在梦中延续与终结。于是我们看到结尾,他们都不约而同地将身体蜷缩起来,进入梦乡,仿佛重回与母体相连的怀抱。他们在继续做梦,不过这个梦只是以往一切梦的凭吊。它在用所剩无几的力量终结和埋葬过去和自己。泰伦蜷缩在牢房床上入梦,也许此时他想起了小时候与母亲的对话:“我以后要做大人物”;“你不一定要做大人物,只要做妈妈的好孩子。”做个好孩子,这个愿望也许永远地落空了,最后他在昏睡中才又见到了母亲怀抱着幼年时的他的情景。莎拉也终于看到了梦的结尾:容光焕发的她在电视节目中见到了依然健康的儿子,拥抱着他,喜极而泣:“我爱你,哈里。”儿子说:“我也爱你,妈妈。”观众起立鼓掌……梦结束了,悲剧也落幕了。

     没有喋喋不休的画外音,它仅仅用画面、色彩和音乐就向我们表达了一切——疏离、淡漠、无奈、痛苦,一切已足够浓黏了。影片始终以阴暗调做背景,然而却始终压抑着忧悒的底色,让人物像在夜里被照亮的小孩子,细腻、明亮,恍若无辜的天使。背景的沉郁,突出了人物的鲜活,酝酿着悲剧的趋向。唯一与之不同的两段场景却是处于同样的幻觉:玛莉安站在靠海的堤岸上,面朝大海,阳光和煦,海风吹拂着她的长发,哈里面带笑容,向她跑去,一边喊着她的名字,而我们却听不到他的声音。天、地、人都笼罩在阳光和朦胧的氛围中。一切是美好的,却又是诡异的,这就是他的梦。最后他被截去了手臂,在沉睡中,他依然跑向码头,向着玛莉安跑去,带着笑容,依然喊着她的名字,可是到接近的瞬间,玛莉安消失了,而当他后退的时候,也跌进了无尽的深渊,于是我们终于听到了他绝望的、撕心裂肺的呼喊:“玛莉安!”

     通过模拟思维混乱的状态,将那些眼花缭乱的快动作配以毫无意义的、没有生气的语言片段,同时混合着那些发自潜意识的,匪夷所思的声响,影片给人带来一种奇特的体验。“过度压抑导致的胡言乱语”这个评语恰好提示了影片具有的Cult Film元素——出人意表的人物、气氛与环境制造出的被异化的实感,它常常激发人的想象力,产生类似诡异的趣味和独特的、耐人寻味的创新体验。本片配乐由著名的室内乐团Kronos Quartet演奏,异常出色地烘托出阴郁绝望的气氛。在哈里和玛莉安这对恋人亲密无间的每个片刻,苏格兰风笛的低声轰鸣,都在他们眼前展开一个充满未知创伤的阴郁世界,而在悲剧到来的时刻,小提琴的奏鸣重叠再重叠,则不断迭加着痛苦和焦虑的意欲,以至趋向于窒息。

     最后的多镜头交织,尤其是这些在边缘迷茫被生活所伤的人们不约而同的用婴儿的姿势睡觉的时候,极大的表现出了内心的受伤,生活使人想回归到最最原始的状态,种种矛盾对冲着人们的心灵和肉体。

 

伊儿《梦之安魂曲》影评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7151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