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致青春》里最大的遗憾是怀旧歌曲太少,那本片可算是一首接一首的放不停,甚至于让黄家驹的名曲贯穿始终,大有超越《初恋未满》中配乐数量的架势。类似韩片《摇滚七十年代》的戏路,再加上导演卢庚戌是乐队水木年华的主唱,对于乐队的酸甜苦乐事和音乐的把握度都非常好。近于四张的年纪,在不忘那些年的纯情往事以外,更是多了一份对人生和事业的思考。大家都梦想过、恋爱过、疯狂过、决裂过、叛变过、失落过......当张扬棱角被岁月磨平后,又都回归到默默无闻的平淡生活。
不过,影片与《致青春》的流水账式叙述比较起来,最大不同之处还在于被高度升华的结尾。或者说,导演卢庚戌不愧于是搞音乐的,心中永远保持着一份对音乐的追求。这一点,在大陆导演中是难能可贵,也是非常稀缺的。当年轻人的故事讲完了,那份激情被消耗殆尽后,传统的大陆剧都会急转直下,开始老生常谈。本片却逆转了这种老派思维,玩起了新时代的风尚,让已经世俗的“老年人”拿起吉他扯起喉咙重续梦想,全家老小一起欢腾爆棚,这已经完全达到了周星驰电影《少林足球》的思想高度。
阳光乐观,积极向上,这些素质一直是前几代国产导演们缺少的素质。所以几十年来,国产片也相应的缺少青春类题材,自从姜文《阳光灿烂的日子》后,更是没有能拿得上台面的。大部分代表国产片希望的导演们,要不就是深陷在宫廷戏的阴谋诡计中不能自拔,要不就是痴迷在各种插入式商业广告中把玩着低俗和恶趣味,要不就是攀附着商业大片赚起被万人骂的快钱。实实在在关注人文社会的小成本,差不多全部被划归为文艺题材,被打压排挤进无底黑洞。致使陈凯歌的《搜索》成为大陆观众的一次意外收获,而顾长卫的作品只能让人千年等一回了。
可喜的是,在2013年以来,国产阳光片已经越来越多,尽管以瘦小的身躯在各大影院苦苦挣扎着。如果说《青春派》是在激励高三学生不要放弃最后的冲刺,那本片就是在让奔四的群体回顾过去珍惜现在展望未来了。因为我们平庸的每一个人都是片中的马路、郑天亮和钱大宝们,在那些激情的日子,怀着比天高的梦想,最终落入颓废的柴米油盐。其实,能够开启明天激情的门窗,还是那把叫做梦想的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