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清源》——天才的进退之道
文/李鸣少
人活着是在前进还是在后退?如果是在前进,那人为什么前进,又如何前进?一部好的人物传记电影,不单在于展现电影主角的经历,更重在启发观众去思考生活、生命的意义。《吴清源》就是这样一部电影!
影片《吴清源》出自中国第五代导演“田壮壮”之手,主要讲述了围棋大师吴清源自1939年至1955年十五年间与日本棋坛高手进行“十番棋擂台赛”的始末,详细反映了他与“红卐会”的牵扯以及其期间家庭生活的概况。单从表现手法来看,本片以白描为主;摄影上,以“小中景、远景”为主,少特写;情节上,弱化了故事的戏剧冲突,着重还原生活的真实;这些都促使该片呈现出一种“安静、沉郁”的状态。在处理对奕时一笔带过,着重表现人物在棋道、信仰和生活上的挣扎,收敛了电影的娱乐性与感官刺激,这是导演的无奈而又合理之举。 “围棋”是一种文斗的体育竞技,是世上最复杂的博弈游戏之一,若是观众没有一定围棋功底是无法体会到弈棋时的凶险与乐趣的。
吴清源的一生远比影片所呈现的精彩,他7岁学棋,11岁已是当时中国一流水平,14岁东渡日本并在28岁晋升职业八段,于1939年到1955年间的“十番棋擂台赛”横扫日本棋坛所有高手,被封“昭和棋圣”,创立了“吴清源定式”及“六合之棋”,誉为“古今围棋第一人”。
他曾说“我一生只有两件事:真理和围棋”,类似的话,美国史上智商最高国际象棋大师博比·费舍尔也曾说过。吴清源统治日本棋坛初,恰是二战初期,日本动荡不安,他放弃了随棋舍转移的机会,而随教会过着流民式的生活。他坚信教会是自己信仰所在,是世界和平与自我内心安宁的出路。在战争打响前,他已有放弃棋道的打算,但最终受其老师濑越宪作的鼓励而消了此念。就在饱受战争煎熬的同时,他仍努力参加围棋赛事,并且保持不败记录。战争结束后,他逐渐意识到“红卐会”的腐败与荒唐,决心退出教会,专心棋道与真理,由此,日本棋坛彻底宣告吴清源时代的到来,直至1961年他发生车祸后淡出棋坛。他曾说,“车祸后,我感到自己已经被胜利之神抛弃了”。一个人的胜负哪是由神决定的,这是否太些迷信了?我曾读过麦家的小说《解密》,书中主角——天才数学家“容金珍”——的一蹶不振也是因一个小小意外。麦家由此感慨“天才是透明的玻璃,是易碎的”。天才比常人更纯粹、更通透,由于他们超人的天分,背负的东西也更多,已容不得再受任何打压。一次小小意外,对于他们就像压断树枝的最后一片雪花,极可能导致他们彻底崩盘。况且吴清源本就体弱多病,又受战争迫害,再背负棋坛沉重的担子,身体、心智上的痛苦已达个人承受极限,一个放在普通人身上不起眼的意外足以将其击垮。他隐遁宗教,既是他心中对宇宙大道的无限疑惑,也是他放松自己的方式。隐遁宗教是许多天才,诸如牛顿、爱迪生、菲舍尔等,常选择的一种出路,是不是因为他们的“道”已远超出“人道”而接近“天道”了呢?是不是他们感到心中的巨大问号已无法由人类智慧解答,才荒谬地去询问“神”呢?
吴清源一生除了加入邪教这件事令人诧异外,还有另一件事也是饱受非议,那就是“他在日本侵华战争前,加入日本国籍”。为什么他会在那个非常时间作出那个非常决定呢,并且在解放后加入中华民国国籍后又再次加入日本国籍呢?这需从他的生活经历说起。他出生于清末一个没落盐商望族之家,其父曾在日本留过学。不幸的是,在其12岁时,其父因先天肺病辞世,家里经济来源主要靠他下棋。14岁时,他受日本围棋大师濑越宪作的帮助举家东渡日本,濑越不仅教他下棋,还帮他拉到每月200日元的养家费。中日关系复杂时,他的棋艺和地位在日本正如日中天,考虑到中国局势混乱不利其在棋道上的发展,他才不顾在日华侨反对加入了日本国籍。
由此可见,其加入日本国籍的原因无非有三:一、个人天赋只有在日本才能放光;二、回国后,他很可能受生活压迫和先天肺病致死;三、出于对日本友人的感恩。说到底,他只是太醉心棋道,至于棋盘以外的事都是过眼浮云,天才往往是不懂政治、权势的斗争的,若非长于天地间,要食五谷杂粮、要着敝体粗布,除了宇宙大道,他们一概都可放下,就像金庸先生说的“吴先生毕生所寻求的,其实是一个崇高的心灵。只因为他的世俗事业是弈棋,于是这崇高的心灵便反映在棋艺上。”
人生如棋,进退只在方寸间,莫在该退时行,莫在该行时顿。棋如人生,进退常有道,黑白乾坤心中有,胜负高低多看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