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是个巧合,在世界文学史上最为著名的人文主义作品《十日谈》中,为了远离瘟疫灾祸而避难于乡间的十个年轻人之一与本片女主角有着同样的名字——菲洛梅娜。《十日谈》里的菲洛梅娜是个聪明谨慎的姑娘,考虑问题既周全也大胆,是她向女伴们建议逃离城市的计划应该邀请可靠的男性同伴,也是她在几个少女担心与男人一起会招来流言蜚语时发出了“行得端走得正”的声音。在这部电影中,“菲洛梅娜”的名字也属于一个善良而可爱的女性,这个荧幕形象因为她母亲的身份和岁月的洗练更加让人感佩。
【菲洛梅娜】是部改编自真人真事的影片,它的故事实际上是英国人菲洛梅娜·李的亲身经历,在今年的金球奖颁奖典礼上,老人还被邀请上台讲述发生在自己身上的真实事件。但这就能说明电影在故事层面上完全不需要加工吗?当然不是。塑造一个生动可信并具有感染力的主人公形象是人物电影最核心也是最有难度的环节所在,本片之所以能够把菲洛梅娜打磨成为影史上最鲜活真实的女性角色,主要原因恰恰是工整中不乏灵动的剧作。母亲千里寻子并不是个少见的影视题材,可是大多数都将之处理成了阴郁悲伤的苦情戏,弗雷泽反其道而行之,将这部【菲洛梅娜】定位于轻喜剧已经显示出他的独到,而且在故事内容的编排上也闪现着不拘一格的智慧光芒。在我看来,影片的叙事在两个情节点上是极有可能落入俗套的,但都适时地止步了——其一是记者马丁在网路上发现菲洛梅娜的儿子已经亡故,一般的做法是让他将此消息暂时隐瞒,下面即会变成马丁开始极力阻止菲洛梅娜寻找儿子的闹剧情节;其二是在酒店里马丁敲菲洛梅娜的房门却毫无回应,心急如焚的他为了让工作人员帮忙开门而谎称自己是菲洛梅娜的儿子,如果放大这个情节,使它成为二人关系的转折点,那么接下来我们看到的可能就是一个传递“人间有真情”的happy ending,虽然暖心,但却毫无新意。正是因为有了前面这些精心而自然的铺陈,影片的最后菲洛梅娜面对曾经用拆散母子的方式伤害过自己的人选择了宽恕和原谅,才叫人佩服作为普通人的她身上那高人一等的母性胸怀,菲洛梅娜的“高”折射出的是这部影片和它的制作者的高明。
另外,【菲洛梅娜】将社会化的程度控制得非常到位,它涉及了严肃的社会问题,但是影片没有弥漫在向社会弊病发难的激烈言辞之中,而是点到为止,在不影响整体格调的前提下引发了人们对失散儿童的关注。【菲洛梅娜】在获得奥斯卡提名前夕,影片原型人物菲洛梅娜·李还受邀前往华盛顿参与讨论了领养制度改革的事宜,不论这是否是韦恩斯坦在颁奖季为【菲洛梅娜】宣传造势的一种手段,这种电影文化反过来影响社会议题的现象都是值得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