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受到惊吓的时候会说实话。”影片中主人公的一句话,道出了恐怖事物或者说惊吓对于人类本性的某种关键刺激。用科学的方式来讲:当人们受到惊吓,他们的身体会自动启动“斗或逃”的反应,而表达真实的感受(说实话)也是“逃”的一种反应。临床心理学家大卫·拉德说:“这是人类自我保护的自然反应。”
而为什么还会有无数的人们被那些令人反胃的血渍、惊恐的画面、慑人的鬼屋、悬疑的恐怖电影情节深深吸引着。科学家称人脑对恐怖事物的反应将是治疗恐怖症和焦虑症的关键。他们的心率升高、呼吸加快、肌肉紧缩、注意力随时准备快速有效地应对威胁。或许人类在惊吓中自愈、成长,或许也是一种本能吧。
“夜半梳头”是本片最大的恐怖“制造者”,作为早有历史渊源的“民间见鬼十法”之一,其在表现力几近完美的大银幕上的杀伤力不言而喻:暗黑寂静的封闭屋子里,古朴幽暗的圆镜子前,黑发垂肩的白衣女子,哼着儿歌梳理遮面的长发时,突然露出一副血淋林下惨白的狰狞面孔,谁人能抵挡这一大惊,男人一颤、女人尖叫不可避免,寒毛直竖,两股瑟瑟,几欲先走……
与国际市场上流行的或心理分析类、或诅咒幽灵类、或科学幻想类不同,《夜半梳头》是标准的东方恐怖类型,并在融入了现实故事题材的基础上将古老传说的吓人魅力充分展现。本该是享受浪漫蜜月的一对俊男靓女,在幽静闭塞的空间里,逐渐遭遇“鬼魂”的惊吓,恐怖指数可谓高开高走。从影片开画的那一分钟起,“夜半梳头”的古老慑人传说就始终萦绕在观众的头顶,随着主人公身份和背景的被慢慢揭开,种种灵异事件的接连发生,死亡威胁脚步的越走越近。悬疑的浓重色彩,更加重了全片的恐怖气息。
孤儿院,可谓是亲情的寒地,却成为友情温床,和青梅竹马般爱情的发生地,也不幸成为诸情的殉葬之所。不幸的男主人公,在有幸的成长岁月里,却遭受了亲情友情和爱情的多重失去的沉重打击。出于人类本能的自我保护也好,出于对人性面对沉重压力后的自我解脱也罢,人格分裂,甚至大开杀戒,最终让他走上了更加慑人心魄的不归路!
《夜半梳头》从大的结构上来看,是完整的,时间、地点、人物、时代背景皆有理有据。故事情节推进得扎实有力,悬疑拐点惊人且吸引人,其间诸多吓人的恐怖元素让全片看点十足,如布偶、红绳、镜子、落地的大钟、路边的神秘祭祀人……尤其是孤儿间浓郁的情感诉求,也让影片并非单纯的为吓人而吓人。不过,“夜半梳头”叫鬼现身的桥段,着实考验人的胆量,你敢试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