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接触杨德昌,那是07年的暑假。记得回家的时候,买了一本杂志,那上面就有了杨德昌的一个专题。当时也没有觉得什么惊奇的。后来,渐渐接触了更多的电影了,也就明白了杨德昌对于台湾电影的贡献。
没看电影之前,看了很多关于电影的评论以及导演的相关介绍。明白了作为导演的杨德昌的传奇一生。看了很多的介绍,很多人都对他的电影寄予了高度的评价,其中最广为人道的电影就是《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和《一一》,在这其中,作为其遗作的《一一》,更是一部传世的佳作。
作为2000年的电影,曾经获奖无数,很久以前就准备看它了,但是我一直主观的认为,以前的我不大适合看这样一部作品。也可以说是没有做好看它的准备吧。《一一》讲述了一个很普通的故事,将近3个小时的时间,叙述了一个普通的台湾家庭的琐碎事情,简简单单,普普通通,似乎没有丝毫的“高潮”可言。
舒缓的钢琴声将我们缓缓带入了杨德昌的影像世界,开场就是一个婚礼,简简单单,但还是带着些许的喜庆吧。作为新郎阿弟——nj的弟弟,他选择了一个当年最喜庆的日子结婚,因为他认为今天一定不会发生不好的事情。但是他母亲却在那天因脑溢血住进了医院。即便他们如何安慰自己,还是对于这件事情心有余悸。后来,婆婆暂时好转,但是却需要他们每天和她说话。每个人,每一天,都轮流和婆婆说话……与其说是对婆婆说,还不如说是对他们自己说的。这样,NJ的老婆走了,她不能忍受每天都和婆婆说一样的事情。NJ也因为偶然和初恋情人相会于东京,但是却永远也找不回他们曾经初恋所缺失的美好了。“生活只有一次,就算重来,结果还是如此的。”NJ终于明白,我们却不一定明白。婷婷渐渐的开始恋爱了,但我看来这一切似乎是在重复着NJ的曾经,是如此的苍白,如此的无力,如此的无奈。其结果也是可想而知的了。洋洋开始就始终被女生欺负,后来他学会了用相机去拍摄照片,因而不断地拍摄照片。他说:“我们看事情只能看到一半的事情,而我要让他们看到全部的事情。”因而他总是拍摄别人背后的照片,老师的,同学的,阿弟的……他似乎想用相机记下那生活背后的故事,别人看不到故事……后来,婆婆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醒来”,她不断的安慰婷婷,并且为她折了纸的物件送她。终于让婷婷放下心中的包袱沉沉地睡去,睡去的其实不止是是她,还有婆婆。简单地举行了葬礼,,却给我一种沉重的感觉,特别是洋洋最后那一话:“你常说,你老了。现在我看到那个我还没有名字的小表弟时,我也想说,我也老了。”他让我感受到了生命的无常。至此,缓缓地钢琴声将我们带出了杨德昌的影像时间。
《一一》,简简单单,以婚礼作为开头,以葬礼作为结束,这个似乎是象征着人生的两个极端——生与死。侯孝贤曾经的《童年往事》英文片名就是“the time to live and the time to die ”,深刻阐释了生之时即死之时。而《一一》的片名则是“a one and a two ”,其立意似乎和前者有异曲同工之妙。有人说“一一”的意思源于道家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也有人说“一一”就是把事情一一道来。但我却认为“一一”可作为九九归一的解释。但是不管怎么说,都体现了导演对生活的态度,帮助人们看到事情的另一半,为人们一一道来生活的真谛……
杨德昌的电影是什么?有人认为就是生活,而我认为我们的生活其实就是杨德昌电影,杨德昌的《一一》。生之生时,死之死时,生之死时,死之生时,九九而归一,一一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