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曾经有人这样解读墨镜王的《一代宗师》里的那句“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所谓念念不忘,是希望必有回响。因果的关系里掺入了痴情儿女的执着,动人也悱恻。
于是看到韩寒的后会无期,心想所谓后会无期,想必也有个“至少曾经相逢”的前提。所以后会无期里还嵌套着一层,曾经相遇相知,纵是他日后会无期,仍盼又重逢这样隐匿在暗处的情感逻辑。
影片里的故事也就从文字上不曾明示的因果联系,蔓延至影像里,由一个个遇见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套上公路片的题材,遇见也就显得顺理成章。因此从文字与影像的高度同质化而言,后会无期显然是一部标准的作者电影。首执导筒的韩寒一如自己行文一般抒写情感。
在一部由一个个碎片式的遇见故事叠加起的故事里,江河和浩汉是影片里的绝对主角,正是他们的遇见推动了故事的发展,于是双核驱动,一路向西,遭遇形形色色的人,体验生活百味。
1、山随平野尽,江河入海流
诗仙李白在送别友人《渡荆门送别》里写道“山随平野尽,江河入海流”,说的是高山随目放远方而渐消于平野,江河也渐流入一片汪洋难再寻觅原来踪迹。这般景象倒真是给人一种后会无期之感。后半句里的诗眼江河套用在陈柏霖饰演的江河身上,道出了他的命运轨迹,假托生活为背景,说的是江河想要壮大,生存,唯有进入浩瀚的海,水溶于水,于是江河融于生活这片汪洋大海,流淌、绵延、澎湃。
电影中的江河,原本是东极岛的小学地理老师,生活上接受分配,从最东的东极岛到最西的陆地,横跨中国,他安之若素,这样的性格用文青些的词去形容,是“不争”;用世故的讲法是没有主见。因此在世故的浩汉看来江河并不适合在复杂的社会上生存,可是电影的最后却给了他一个名利双收,佳人在侧的圆满结局。
无他,江河一如诗中所言选择进入了复杂的生活之海,克服了生活里的一重重高山,从一个“读万卷书,行三里路”的教书匠蜕变成一个能够攀爬并征服高山的“旅行者”。其实他的成功有迹可循,他原本就不是一个迂腐的人,看似墨守成规的他,在一路向西的旅途上,他几次主动去打破规则,结果成了浩汉口中错信女人,丢了朋友胡生;错信男人,丢了浩汉的车,生活里被冠以失败、遗憾的结局不过是像江河这样的人财两失。
但是就像他说的,作为一个教书先生,他对待这些社会里的所谓“差生”,和课堂上对待他们的态度一以贯之。虽然品行上劣迹斑斑,但并不妨碍他局部相信。他从苏米那里学会了爱情,从阿吕那里学会了走出象牙塔。他的一套套理论终于在生活的实践里和现实接了轨,达成了知行合一,于是高山便随平野而尽,江河也就顺利流入汪洋,澎湃因此成就。
2.浩汉亦非好汉也难成浩瀚
浩汉这个名字很有意思,和江河在一起,意思上江河浩瀚,取其浩浩汤汤,宽广无垠之意;音上又近似好汉,在大江大河里打拼的江湖好汉。影片里各取一端杂糅一起,反倒四六不着,既非浩瀚,亦非好汉。
根据影片里的自述他走南闯北,干过不少的行当,却愣是没混出个人样来,回到家乡,有心振兴,却正如开头他走上舞台,准备洋洋洒洒一番却突然被消音的话筒一样,有心无力。他的糙性和真实,仿佛更像是作为80后到了养家年纪的韩寒,在社会的摸爬滚打里对于快速被社会化的世故和残存着过往天真奇异混合的自我投射和影像寄托。
就像三叔评价他的一看就不是好人,的确他并不好。有着好色浮夸,贪婪嫉妒的各种小毛小病。
他的天真藏在心底里,属于那个周沫的女孩,更属于那个叫刘莺莺的女孩。他和周沫的攀谈里是对社会世故的解读,但是最后却是纯粹情感的维系。“打小一起长大,以后别隔好几年见一面。”正如中世纪的油画是一层层的绘画,世故是面上的颜色,纯粹的浓墨重彩背后的原色和初衷。
他的世故在他的经历里,历数他的工作,出租车司机、货车司机、保安虽然底层但都是极具信息量的工作,需要随时随地与人打交道,也正是在这样一个与各色人打交道的过程里他迅速社会化。很难想象一个高度社会化的成年男人,会和一个未曾谋面的陌生女子通信交心将近20载。虽然导演用浩汉自白信里尺度颇大打脸了在这个欲望信息化快速连接的时代里难得的纯情,但是有“颜色”的柔情似乎更接近生活里的男女之情。
正是这样一个既非好汉,也似乎难成大器,成就浩瀚的浩汉。反倒是最接地气的一个银幕形象,从好的方面想,他有振兴家乡的想法,虽然能力不够;他有把家付之一炬,不留恋,不回头,一路向前的豪情,虽然显得浮夸不实际,他有世故打磨后保留心底的柔情和善良,虽然结果是被现实一次次地戏耍。
他的有和无,正是大多数现实里不得志“老男孩”们的状态,他很难用绝对的好或者成功去贴标签,但他的身上,有一种可贵的东西,那就是虽然现实里难成澎湃,但至少心里有浪花。
3、万万没想到,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普希金传世诗歌“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的确是道出了生活最矛盾让人无奈的地方,正是理想与现实,难以两全。
浩汉信赖崇拜父亲,因为身为水手的他死在了海上,暴风雨里,死得其所,像个英雄。其实真相是父亲转投刘莺莺母女怀抱,心感无力抛弃了他。通信十几年的刘莺莺其实是父亲为了了解他近况的有心安排。他抱着“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的希望去见心里的女神,现实却是万万没想到的狗血洒了一地。
其他露富被,这些看似荒诞离奇的遭遇,都成了眼前的现实,那一刻他们才明白,生活里从来不缺狗血。
最好的态度,是接受生活的狗血,生活也并没有欺骗你,只是原原本本地展示了它的样子。就像《武林外传》里某集客栈众人集体幻想过上自己如果里的理想生活,现实却仍然零碎了一地。便有了“幻境再美也是空,珍惜眼前始为真”的所感所悟,哪怕现实满目疮痍,并不是像江河小时候那样为了避免被欺负,以为关上门窗就能躲避风雨;把头埋在沙子里的鸵鸟也并不是真正的安全。现实不管你是温水煮青蛙的青蛙还是盖上锅盖宣判青蛙死刑的煮青蛙的人,风雨依然,狗血依旧,我们真正能做的,是去面对、经历。
4.男人与狗,老人与海
整部影片的气质,影如其文,文如其人。和他公众范畴上的对手郭敬明截然不同。郭敬明小时代里浓郁少男少女向的儿女情仇,在韩寒这里变成了类似1988想和世界谈谈的对话和思考,他用大量男性气质浓郁的细节去修饰,这是一部属于经历成长之痛,出于社会中人的电影。
就像电影里男人与狗的意象,像极了对老人与海意象的反讽和抒情。老人孤身奋战群鲨,保卫了那具象征他生命意义全部的鲸鱼鱼骨,狗之于江河,象征他的入世,迎接美好、琐碎、狗血的生活,走上平凡之路。孤身上路的浩汉,重头来过,豪情不减。所以他把圆满留给江河,也把澎湃留给浩汉。正是针对渐渐老去的80后和正在踏入社会的90后在面对现实和理想难以两全时提出的折中和妥协。
正如他们一路上丢了人,丢了钱,丢了车,丢了很多东西。其实在影片的一早就有暗示,留不下的都丢掉,留下的都留在心底。被生活骗走的很多幻想和理想,被骗走的别再留恋,留在心底的好好珍惜,就像江河这一路的旅程过去,后会无期了,那么就把曾经一路上相逢的故事记在心底,与苏米的重逢,便是藏在后会无期里最动人的回响。
终有一日,和过去“后会无期”,踏上平凡之路,向阳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