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连]中有一段拍的十分不错:E连的大牛因躲避炮火而被撤退的队友误留在了战场上。身负重伤的大牛在德军阵地艰难地躲藏了一夜。同时营地里的队友坚信他并没有战死,志愿连夜前去搜救。
其实后来并没有发生所谓的“搜救”。清晨时大牛返回营地,遇上了驾车而来的志愿小队。一行人轻车凯旋,面对E连的欢迎,大牛说了一句“我从来没有如此爱过你们”。这句话的背后,是二战背景中并不发达的通讯技术,使得对友军阵亡与否的判断,系于一念之间。
这一集的名字叫[新兵]。志愿小队中,有刚刚加入E连的菜鸟。从剧作上来说,的确可以再安排一场惊心动魄的E连敢死小队夜袭德军大营的营救戏,但这样真的好吗?要知道,在这之前,E连已经吃了一场败仗,还有一场大牛在黑夜中与德军士兵拼刺刀、被当地居民搭救的戏。白刃战与疗伤,算是战争片中最惨烈的场面了。在铺垫做足的情况下,也许只需要一场从战争中孤立出来的相遇,那么刚刚经历战争残酷的新兵,与大牛之间的情谊,便能脱颖而出了。
前面的这些,只是想说明,写实系的战争片,也需要考虑剧情的孰轻孰重。挑挑拣拣,能拿得出手的写实系现代战争片,大概只有一部[黑鹰坠落]。
战争片难拍,不仅仅是难在还原战争场景上。在当今电影工业成熟的背景下,“还原真实”很可能只是金钱问题,进一步的功力体现在细节上。看[兄弟连]有一个乐趣就是找细节,比如钢盔上的弹孔。莱德利·斯科特还是表现出了早年拍[异形]时那种严谨的作风,细节的累积让电影具备了反复观看的“嚼劲”,以此为基础,构建起整体上令人信服的写实美感。
难就难在思想。战争往大了说都可归于政治。现代战争比起二战,规模更小,切口精密,背后操作复杂。写实战争片不方便纠结于幕后问题,所以主题往往从个人身上放大。
[黑鹰坠落]看到最后,发现它的主题其实是“兄弟情”。
[兄弟连]的处理方式是:一集讲一个角色。[黑鹰坠落]其实也可以做类似的安排。四个游骑兵小队,一支三角洲小队,一纵悍马车队,以及两架黑鹰。一次疑点重重的行动,最终演变成一场营救友军的逃亡,本身是一个非常棒的舞台,任其做排列组合,故事都能织成一张大网。
[黑鹰]的问题就是:野心太大,出现了一种全景式的困局。战争场面本身已经占去了大部分空间,还要塞进兄弟之情、战争的残酷、群戏、多线叙事等元素,恐怕消化不良。
可以是可以。高明的剧作,要分清轻重,谁为谁服务。[黑鹰]的各场戏拍的都太好了,结果产生了谁都不让谁的混乱。
在资料馆看的时候,有这么一段:士兵盯着地上的一只断臂,声音突然间就切没了。的确这种强行打断节奏的手法,非常写实,效果震撼(其实“影院音响坏了”这个想法更加吓人)。还有一段:游骑兵被一对持枪的民兵父子逼进了房子里。他出门时滑了一跤,门外的儿子原本是瞄准他的,结果错杀了父亲。
这些片段都拍的很好,但被孤立出剧情了。
描写兄弟情的剧情,在很大程度上受力于角色的塑造。第一遍看[黑鹰]最直观地感觉里面塑造得最好的角色是三角洲部队的胡特。他的角色特质就是孤胆,但在队友陷于危难时,他仍会以自己的方式出手相助。观众喜欢这种有所隐藏,但又有变化空间的角色。
伊万·麦格雷格饰演的“磨咖啡的打字员”格里姆斯,也属于有“空间”角色。他和滞后的三角洲部队的桑德森上士共同行动,一开始是处于受人教导的懵懂状态。后在一次街口突破中,他只身面对敌军的武装车辆,又受到RPG的直接打击,经受死亡考验,达到了与老兵平起平坐的地位。
格里姆斯和第四小队的队长埃利斯曼上士本该都是有“成长空间”的,而埃利斯曼同时还是小队核心,戏份更当吃重。但在影片中他时而显得成熟可靠,时而又茫然无助。影片着墨于他和胡特的“跨队”友谊,但削弱了他与自己小队的联系。两名机枪手被落在后面,他似乎没有任何表示。这样一来,后来抢救队员的桥段,就缺乏了说服力。
参加这次艾迪德搜捕行动的是一支三角洲与游骑兵的混编队伍。影片在人物的情感联系上也沿用了这种“跨队”搭配。不同军种之间的不同武器装备、行动方式,能成就一台细节控的盛宴。
但终究,网撒得太大,要收回来就不那么容易了。从角色身上发展出的主题,少了一位起支柱作用的角色,就难以令人信服。[黑鹰坠落]的问题不在表演或角色塑造,而在选择。
黑鹰坠落
Black Hawk Down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