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电影及电影人及电影发烧友的联盟公社 – Mtime时光网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7151

《一九八四》--粗解原著中的关键词

$
0
0

将乔治·奥威尔的《一九八四》改编成电影本身就是一件费力不讨好的事,原著中的精髓几乎尽在心理活动之中,贯穿全文的冰冷口号“战争即和平、自由即奴役、无知即力量”更是使用了长篇文字详尽说明,有关温斯顿最后的结局更是在不同的读者间有着生死不同的见解。在我的想法里,要改编这部巨作,一定得是善于运用蒙太奇或表情特写,不是拍成灰暗的历史片风格,而是在破败的环境里将个人思想运用以色彩斑斓起来,将现实的灰暗与思想的火花以交叉蒙太奇表现出来,彻底制造出疯癫、荒诞的视觉效果。如果杨·史云梅耶可以来拍奥威尔的《动物农场》,二人绝对可以烹饪出一盘上好的黑暗料理。


《一九八四》也是如此,用超现实主义去表达温斯顿的情感和人性。例如可以将温斯顿做健身操和写日记的场景放的更近,做操的时候让角色面目表情更为狂热,而写日记回忆招妓时可以填上些许怨恨。我比较喜欢让他在写日记的时候本子上的纸张慢慢变成了妓女的皮肤,电幕里的口号遮掩了妓女的呻吟,他书写的越来越流畅就像活塞运动进行的毫无阻力一般,再将妓女的老丑细节化慢慢变成了词句的纹路,干瘪的皮肤和书写的痕迹迭印在一起,随即突然被射出的鲜血吞没。


本片虽然是改编之作,但如果没有看过原著的人可能忽视了片中许多没有说明的细节以及大洋国这种集权国家背景,在与欧亚国、东亚国的敌友关系几次变更中摸不清头脑,虽然在书中的“战争即和平”有详细概述,但影片所表现的仅仅是政权如何混淆事实考验民众的思想罪,以此达到普及双重思想的目的,最为明显的表现在温斯顿所在记录司最忙的时候--改编所有大洋国同欧亚国打过仗的记录--仅仅是让所有人忙起来,再用一句话一笔带过。在结尾又草草一句“大洋国在同欧亚国打仗”交代完毕。两次战争带过国民的影响之巨大不容小觑,而这样的细节应该体现在更多层面,例如心理活动,可能增加群众心理活动的镜头,让两个脸上热情洋溢的好友交谈,心里却都在想着“如果你敢说错大洋国的战争对象我就立马向思想警察举报你”。


下面通过几个关键词句解读我对《一九八四》的理解:


战争即和平。

通过战争令群众生活水平降至最低,除了维持基本生存能力之外无暇考虑其他。可以参考罗马讽刺诗人尤维纳利斯的诗句“面包与马戏”,指用免费的粮食(可以参考《一九八四》中每周固定的巧克力配给)和低级的娱乐(裘丽娅所在的小说司就负责给无产阶级的低级娱乐)来拉拢和安抚平民的政策,同时讽刺平民满足于此的愚昧。长年的战争让百姓加速生产的同时降低物质所需,多余的时间和精力恰好被利用为用激进的影视或演讲所产生的仇恨代替,这种仇恨越深与之对应的爱国情操便越浓重。当然,连仇恨都是畸形统治下的产物,爱国情操的存在便和打毛衣晒衣服一样打发时间无二区别。物质水平和精神状态的一致令群众存在于同一阶级,任何一只出头鸟都是过街老鼠,这样泯灭个性的社会产生矛盾也是困难的,极端的统治下迎来极端的“和平”。要维持这样的统治和世界局势,不可能只有大洋国一个国家实行极权主义,整个世界的人民都应该是这种状态,仇恨并异化着其他国家的人民。无休止的战争意味着每一次变更都可以帮助三个国家消灭群众中的异端分子,也能保持现有的政权统治,保证政府集权的永恒,世界将长时间处于不会变更的三个阶级里:统治阶级,外围群众和无产阶级,这就是和平。


无知即力量。

可以将“无知”堂而皇之地谈论,这样的政权已然控制了教育的手段。不论是书中还是影片里,涉及到少年教育的只有“少年侦察队”、“青年团”、“少年反性同盟”这样的组织,他们接收的教育就是热爱老大哥,以揪出思想犯为荣,任何科学文化知识在他们看来都是要腐坏爱国思想、浪费抓犯时间的行为,甚至是间谍、卖国贼来让他们动摇对党的忠诚度,所以无知是一种光荣。需要知道的知识党自然会教导,不需要知道的东西都是违抗党政策的毒瘤。只有党可以决定一切,只有党可以传播一切,这就是无知,换个词来说就是光荣,这种光荣赐予小孩子成长为合格的党员甚至是思想警察无穷的力量。所以派逊斯的女儿可以因为一个人穿了她没见过的靴子而举报他是间谍,儿子举报父亲是果尔德施坦因的追随者。少年的“猜测——认定”阶段速度之快也是锻炼他们双重思想的重要帮助,你无需知道前因后果,只要接受党的任务和教导。二加二等于几,党说了算,且要在知道答案后对党感恩戴德。因此不需要思考阶级,不需要推翻政权,不需要怀疑现在,直到你成为了核心党,有了成熟的双重思想。只要你认为和对方认为他在飞,那么他就在飞,地心引力就是那根消失的手指。


自由即奴役。

一个自由的人意味着他的思想不受社会规则和国家政策约束,他的行为仅由他一个人负责,他享受绝对的孤独,但有着最危险的想法。一个自由的人意味着可以选择阅读什么样的书籍,通过什么渠道获得自己自愿接受的思想,自主选择崇拜对象和人生目标。他不受电幕监视、不被思想警察窥探、不被熟人找茬、不与任何人相似。奥勃良的说法中,这种人注定是要被打败的,因为他只会是一个人,以一己之力对抗整个政权和思想认知无疑是螳臂挡车。但如果你化身为党,你是党的精神象征,你是党的得力助手,你就不再孤独,千千万万的群众都是你的兄弟姐妹,你的存在便是党的存在,你要接受党的奴役才能存在。而只有你存在,你才有成为一个人的可能,所以不存在自由,自由即奴役。


双重思想和党的控制论

简单来说,你在知道谬论的同时又坚信它是正确的,奥勃良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他洞悉党的本质,洞悉任何阶级(中等人变成上等人、下等人变成中等人)的上爬都是为了获得权力。不论是《动物庄园》还是《一九八四》,权力阶级都离不开一个行为:播报各种证明生活幸福指数上升的数字(如今这种行为依然为政府或民间津津乐道勇于尝试,各种城市的客观幸福指数的声音早就盖过了民众的主观生活指数)。明明知道巧克力的供给从30克降低到了25克,却要和亲人朋友一起欢悦党将供给从20克提高到了25克,甚至为记得上周供给更高而感到罪恶,随即抹灭这种记忆。这就是党所说“谁控制现在就控制过去”的由来,在极端控制的环境下群众主动改变过去,人人不知有过去,那么便没有了和现有生活作对比的参照物,你会安心按照现有的生活轨迹平稳前行,这就是“谁控制过去就控制未来”。


温斯顿

从温斯顿最后被成功改造的结果来看,他和之前被抓住的思想犯以及之后即将被抓的思想犯无二,即便是派逊斯这样自认为思想纯正的人也在睡梦中说出了要杀死老大哥的话,只不过被抓住的人还不能领会双重思想的精髓,你知道这件事是假的,但你不能撒谎说它是真的,而是发自内心的相信它是真的。其实可以用在有外遇的人身上,你明知道已经不爱原配或小三却依然要骗自己维持这种生活是对的一样。不免想到了周星驰里《少林足球》里有一幕很有意思,各种卖杂货的小贩无一不有着想成为舞者歌星等等的梦想,一阵疯狂之后又各忙各的。这何尝不是双重思想的麻醉,你明知道现有的生活让你的灵魂尖叫着死去却依然无法自拔甚至享受其中。温斯顿不是特殊的存在,而是普遍的个体。任何没有进入核心党体会权力滋味的外围群众都是温斯顿,改造永远不会休止,怀疑和反抗不会休止。也许就是这个原因,温斯顿在原著中没有明确出是否真的被枪毙了,因为还有许许多多的小温斯顿正在成长,正在接受洗脑,或者正在反抗,或者已经被枪毙。


对性的掌控是最为严厉的,从“少年反性同盟”的存在到象征贞洁的红腰带,以致用科学的力量彻底消灭性高潮,让性彻底成为生育的目的,我相信在新话中很可能不存在“性”这个词,只有“生育”。新话的简化消灭了异类思想存在的可能性,因为没有语言描述它;同样消灭了性的意义对人改变的可能性,因为根本不存在“性”,只有生育。生育党的接班人,生育合格的新人类。我认为这种政策完全是针对女人建立的,因为党对人们嫖妓的行为是默许的,而如温斯顿之流根本不能从性上获得快感,久而久之也会自然禁欲。而作为掌握世界未来的女人来说,让她们无法掌握生育权和性快感是掌控她们生活的命脉,即女人是工具。而男人会一方面赞同党的政策一方面厌恶与女人性接触,这也是双重思想的体现,这一政策的最终目的是孤立女性,让她们只有紧紧依附党才能生存,简直就是恶性循环。


老鼠

在书里,我一直以为母亲和妹妹只是被思想警察带走了。而在电影里,温斯顿害怕老鼠主要是因为自己抢了妹妹的巧克力逃跑后,柔弱的母亲和妹妹可能因为营养不够被凶悍的老鼠吃掉,这是他心底最大的罪恶,童年噩梦常常会影响人的一生。我认为电影里的说法更能帮助理解温斯顿为何这么害怕老鼠以致最终出卖了裘丽娅出卖了自己的灵魂。老鼠的存在就是温斯顿的弱点,他的卑鄙自私都是老鼠的食粮。


影片《一九八四》布景宏大,灰暗的冷色调制造的压抑气氛极为成功,荧幕上老大哥的冷酷和台下观众的狂热在视觉上的对比更为强烈,唯一的遗憾就是扮演温斯顿的演员苦逼的表演,平时就敢将怀疑和麻木写在脸上,在书里早就不知道死了多少回了。


P.S:《一九八四》还有个匈牙利人写了个续集《一九八五》,表示老大哥死了,老大哥作为党的精神象征怎么可能死去,有人看过这续集么?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7151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