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看一张图
公元前五百年左右,横跨南亚、中亚、西亚、北非的波斯帝国调集数十万大军意图征服希腊诸城邦。隔着爱琴海,如同少女同巨汉的对峙,古文明最惊心动魄的一页即将展开。历史如果可以如果,多少传奇将会被修改,如果希腊被波斯征服,就不会有雅典联盟和斯巴达联盟的对决,就不会有辉煌之后希腊的衰落,也不会有希腊苗裔马其顿帝国的兴起,更不会有亚历山大摧毁波斯的著名战役,不会出现吸收了希腊文明精华的罗马帝国,不会有天主教教廷的千年兴盛,不会有反对宗教压迫的文艺复兴,不会有文艺复兴催生出的工业革命,直到今天不会有全球一体的地球村。历史将会变得非常非常不同。因此这场战役被西方人反复传颂,已成为半人半神的英雄史诗。
关于希波战争,比较为人熟知的是马拉松战役和温泉关战役。本片的上一部《300勇士》主要讲述的就是温泉关战役,斯巴达国王列奥尼达率领300勇士(其实史实是6000多勇士,300是指他的皇家卫队)在温泉关阻挡了波斯皇帝薛西斯的数十万大军整整三天。因为这宝贵的三天,希腊诸城邦的军队得以集结,并用海军大破对手,获得战略性的胜利。本片说的就是温泉关战役之后的故事。
有句俗话叫:历史是爱打扮的小姑娘。历史书看的越多越发现,历史真实这东西只能无限接近,永远无法到达。所以对于历史的讲述我越来越注重两点:一是有道理,即细节充分、逻辑清楚;二是有意思,即能够从中体会到那些声名赫赫的人物所具有的鲜活个性和爱恨情愁。本片就属于我定义的“有意思”。
历史大事件的结果是确定的,比如在公元前480年的时候,希腊联军大败波斯。可是怎么赢的?为什么能以弱胜强?其中的奥秘就是见仁见智了。本片给了一个足够简单的解释,虽然理性告诉我这很可能不对,但是我想说这个解释真的很好看!因为它太有戏剧性了!
说说电影本身,作为续集,本片延续了前作的视觉风格,鬼斧神工的CG技术让电影的色调切换都具有了一些叙事功能。英雄人物、反派人物,或喜或怒,色调都有微妙的变化。主角帝米斯托克力面对黑云压城般迫近的波斯舰队,天空飘浮着墨一样的乌云,太阳透过乌云的缝隙射出的道道金光,仿佛给他披上一件黄金战袍。半空中飘荡着无数忽明忽暗的火星,一触即发的战争气息似乎只凭着嗅觉就能确定。好像高ISO相片一样的颗粒感,烘托出史诗时代英雄的粗旷奔放。搏斗场面中经常出现的慢动作定格,逼真的致命一击,暗紫色的鲜血四处泼溅,将冷兵器时代的力与美完美呈现,让人感受到一种独特的古典暴力美学。
形式永远是为内容服务的,如此超现实主义的视觉风格,如果讲述的故事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自然感觉不够给力。本片的故事就有些“戏说”的风格。也许是我才疏学浅,不过想来历史上著名的波斯女将雅特米西亚应该不是影片中的那个模样。不过我喜欢!非常非常的喜欢!
这个角色几乎是为伊娃.格林量身定做的,这位法兰西女郎有一种魅惑的美,一种让飞蛾扑火的温度,一种来自深渊的召唤。本片中伊娃饰演的雅特米西亚,超越了《埃及艳后》中的伊丽莎白.泰勒,超越了《权力的游戏》中的琳娜·海蒂,在她身上残暴和美居然结合得如此天衣无缝,从仇恨的泥潭中生长出的愤怒的火莲花,同归于尽似的超高温能将一切焚为灰烬。
雅特米西亚和希腊的宿怨不由得让我想到美杜莎的故事,甚至让我觉得这根本就是一个复仇女神版的美杜莎。传说中美杜莎是雅典娜神殿的祭祀,被海神波塞冬看中,并在雅典娜神殿中强暴了她。被激怒的雅典娜迁怒于美杜莎(这希腊的神也太没品了,典型的欺软怕硬啊),对她下了诅咒,让她的一头秀发变成毒蛇,而且赋予她一种悲剧般的能力---所有看见她脸的人都会瞬间石化。与本片故事发生奇妙链接的是,雅特米西亚在年幼时被希腊暴徒杀害了全家,并且被强暴;此外还有片中被波斯人焚毁的雅典城守护神就是雅典娜,而希腊神话中的复活女神埃里尼斯同样是美杜莎般的一头蛇发。
可是雅特米西亚没有像美杜莎一样接受命运的安排,她忍受了常人无法忍受的屈辱,接受了常人无法接受的痛苦磨练,一直到她掌握了强大的力量,站在波斯皇帝的身边。为了复仇,为了像阿特拉斯一样将希腊碾为齑粉,她不惜让奄奄一息的大流士速死,不惜让软弱的薛西斯变成残酷的暴君,不惜用完美的身体去勾引唯一的对手帝米斯托克力。那段和帝米斯托克力的激情戏太赞了,她怎么能那么美又那么无情,美到美丽的本身就是一种有情,无情到再美的美也无处存身,如同冰中燃烧的火焰,又如同火焰中凝结的冰晶。这样的女人真的不适合人间。
可惜这不是一个纯虚构的故事,最终的结局无法变更。所以雅特米西亚的故事讲得有些遗憾,这样的女子不该死的如此苍白,即便是帝米斯托克力的利剑也不配刺入她娇艳的胸膛。
曲终人散了,帝米斯托克力用单挑的方式杀死了雅特米西亚,失去统帅的波斯大军顷刻间土崩瓦解。邪恶的帝国驾着来时的黑船归去了,希腊城邦的人们欢呼democracy的胜利了,死去的英雄在泥土里含笑了。可是美丽的雅特米西亚呢?她该有一个开满鲜花的墓园,五颜六色的小鸟在那里一直欢唱。因为她那么美、那么可怜...
--------------------------------------------------------------------------------------------by Socrates' cir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