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一定就是图书馆的模样。”说这句话的,是阿根廷大名鼎鼎的作家博尔赫斯。不知道别人会怎么认为,但我相信,小女孩莉赛尔对这位大作家的观点,会给三十二个赞。
1939年。德国。
外部的军事侵略如火如荼,内部的种族清洗阴云密布,整个德意志笼罩在紧张的空气之中。
莉赛尔的父亲因为党派清洗遭纳粹逮捕,音信全无。无力抚养子女的母亲将她送到了遥远的慕尼黑寄养。陌生的城市、陌生的养父母、陌生的同学、陌生的学校,所有的一切,对九岁的小女孩而言,充满了陌生的恐惧。她选择用沉默对抗生命中不期而遇的巨大转捩。
善良而细心的养父感受到了女儿冰冷的心墙,为了打开女儿的心扉,使她能够融入新的生活,他想了很多办法,直到他发现,书本就是那把打开莉赛尔心扉的钥匙。他开始教小女儿读书,借助书本的力量,引领她一步步走出封闭的自我,回到这个残酷但不乏温暖的真实世界。
整部电影的主题是批判性的,批判战争的残酷,批判希特勒政府的血腥,以及因此给普通人带来的难以愈合的心灵伤痛。不同与其他描写二战的影片,这部电影并没有过多展示战争场面的残忍,而是通过展现小女孩莉赛尔的生活点滴,从侧面反映了战争的冷酷无情。影片围绕着捡书、读书、找书、偷书、借书、藏书、写书,串连起莉赛尔经历的苦难童年。书是全片的线索,莉赛尔是全片的线索人物。
因为小女孩的加入,整部影片不得不围绕童年生活渲染开来。绝大部分人长大之后,都会偏执的认为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就是童年。这缘于人类自我保护的机能,它屏蔽掉童年痛苦的回忆,只留下欢乐的生活片段。正因为如此,当快乐的童年和悲惨的人类浩劫碰撞在一起的时候,产生了某种所谓的自强不息的正能量成分。这样的化学反应,或者说对比,能不能将电影主题深刻而完整的展现出来,而不是流于表面,对导演是个极大的考验。
这种残酷的美,对带有理想主义情怀的观众来说,多少有一点残忍。这些观众更像美剧《曼哈顿计划》中的科学家弗兰克一样,战争的苦难使他们如芒在背,如鲠在喉。他们无法理解,外界的残酷如何能让剧中人如此安之若素,演绎着小情调,好像时代的痛苦与他们毫无关系。但是,战争中的普通民众,就像随风摇摆的蒲公英,偷得浮生半日闲,补读未曾看完书,已经算是生命最大的奢侈。这份难得的小美好,因为现实的残忍,倍显珍贵。
整部影片的场景包裹在寒冬之中,风雪并不可怕,冷冽的政治气氛才可怕。它让每个人的心里结了冰。战争不仅消耗着大量财富,也同样折磨着所有人的神经。随时而至的逮捕、不断扩大的征兵和不分缘由的杀戮,让所有人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这种氛围反衬了读书时惊心动魄的小欢乐,一种独自偷欢的小快感充斥其间。
电影中广场上烧书的情节,让我记忆深刻。小镇居民绕着广场站成一圈又一圈,行纳粹礼,唱国歌,并且不断将书本投入到中间的火堆中,红红的火苗越窜越高。看到这一幕,首先让我想起的是游览古刹卧龙禅寺时的发现。卧龙禅寺的卫生间有个特点,不同于他处,没有悬挂“来也匆匆,去也冲冲”的宣传标语,却用麻绳穿着一块硬纸片,挂在墙上,上面写着八个毛笔字“字纸入厕,罪莫大焉”。当时,我并不明白为什么会挂着这样的八个字,感到诧异,直到后来读到《淮南子》仓颉造字一章时,才似有所悟。《淮南子》上讲,仓颉造字成功之时,“天雨粟,鬼夜哭,龙亦潜藏”,风云际会,天地变色。所有异象无疑是为了证明,文字的产生带有莫名的神秘力量,就跟朱重八出生之时,屋有红光,梁盘巨蟒一般。文字是满天神佛加持下的圣物,容不得亵渎,违者,“罪莫大焉”。
千古一帝秦始皇,只因为烧了几本书,杀了几个腐儒,便被骂了两千多年。这不仅仅是后世儒生们的小肚鸡肠,更是为了警示天下,引以为戒,防止同样的事情再次发生。显然,这样的口诛笔伐,并没有起到多大作用,文化毁灭还是周期性的上演,直到不久之前,那场空前绝后的十年浩劫。
在德国达豪集中营的入口处,刻着十七世纪一位诗人的格言:“当一个政府开始烧书的时候,若不加以阻止,它的下一步就是烧人;当一个政权开始禁言的时候,若不加以阻止,它的下一步就是灭口!”这样的格言,并不应该只刻在墙上,更应该刻在后世所有人的心里,否则,这段话也不过如同儒生们的唾液一般。
电影让我感动的还有小女孩莉赛尔对书本的渴望,小女孩站在满满的书柜面前,精挑细选,爱不释手的样子,可爱极了。吉辛在《四季随笔》中有段话,常常被引用:“我多次站在书摊或者书店的窗子前面,为知识的欲望和身体的需要两者间的冲突所苦。正在要吃午饭,胃口索要食物的时候,我被久已渴望的一本书吸引住了,书价标的很相宜,我不能把它放过,但是,要买就要受饿。”
台湾作家傅月庵在《书人行脚》中,有段话写自己买书时候的心态,较之吉辛,更有代入感。一月九日,游报国寺旧书集市,傅月庵偶遇鲁迅《呐喊》初版二十刷本,“随手取翻之时,越看越兴奋,直觉不可思议。经询售价,老板忙着玩象棋,眼都不抬地说:一百五十元!听后再吓一跳,什么,不到台币柒佰伍拾元?动心时却还记得不动声色,就地还价一百元,没想到老板答应了。心里实在不敢再杀价,以免对不起鲁迅翁。银货两讫后,急忙收入书包最底层安放。这书,伍佰元我也敢买!”
吃饭还是读书?吉辛的两难抉择,让天下贫寒的读书人感同身受。但和小女孩的抉择比较而言,就显得小巫见大巫了,因为吉辛面临的只是吃饱饭的问题,而莉赛尔面临的或许是生死问题。
“浮生梦欺书不欺,情愿生涯一蠹鱼”,古今的读书人大略如此。但若社会动荡不安,蠹鱼随时会变成死鱼的时候,浮生不是梦,浮生是人生的痛。
影片最后,夜晚的空袭,把这座名字叫天堂的小街,变成了人间地狱。一夜之间,宁静的小镇成了一片废墟,善良的养父母死了、小男孩鲁迪怀揣冠军梦,死在了莉赛尔的怀里,所有一切,把沉浸在书堆里躲避苦难的莉赛尔拉回到了现实,快乐总是轻浮的,只有苦难才让人沉重,也让人变得深刻。
鲁迅说:“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这只是文人的一厢情愿。兵荒马乱之时,几人能够做到。更多的时候,中国的文人就像《我的团长我的团》中孟烦了的父亲一样,带着一屋子藏书,从北京出发,跨越整个中国,即便跑到边陲小镇腾冲,还是无法实现心中一个简单的愿望“诺大的一个中国,竟然放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是啊,当楼都塌了的时候,还怎么躲进小楼成一统呢?
电影中的莉赛尔没有经历过多少正规的学校教育。如果有,那么她的学校在天堂。一座在地上,一座在心中。地上的天堂小镇,承载了小女孩童年生活的所有悲欢离合,这里教会她最初的爱,教会她纯真的渴望,教会她感受冰冷世界中难得的温暖,教会她生命的沉重、人性的复杂以及对苦难的反抗。心中的天堂图书馆,赐予她感知世界的力量,开启她生命中的希望之光,带给她荣耀与梦想,也将伴随她走完一生。
偷书贼
The Book Thief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