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电影及电影人及电影发烧友的联盟公社 – Mtime时光网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7151

【校园】小型阶级社会——爱情、暴力与挣扎

$
0
0

【校园】小型阶级社会——爱情、暴力与挣扎

                                          文:好景当前

问题集装箱:校园现象综述

学校是个大箩筐,什么都往里面装。

无论在文学还是影视里,校园文化永远占有一席之地,青春、热血、困惑、矛盾……这一话题似乎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然而让人惊艳容易令人铭记难,恋爱填塞的校园故事难免苍白无力,过眼即忘,真正让人如馅漩涡般沉思的作品往往包含了深层而复杂的寓意,表象下暗藏的本质如暗流一般,冲击着人坚硬而迷惘的心。

学校是暴力、犯罪的频发地,十几岁的孩子拥有残忍而冲动的心,同时也已具备犯罪的能力,校园暴力渐渐成为一种现象,从最常见的欺凌到更为残忍的杀害,犯罪者与被害人的出镜率在校园里不算低。而说到犯罪就不得不说到金字塔的阶级构成,在这样一个封闭却又不完全封闭的圈子里,阶级意识已经形成,这种自上而下的阶级观念来源于金钱、相貌、成绩、能力等等综合形成的受欢迎度,这也难怪美国电影如此热衷表现啦啦队长与四分卫返校节皇后与国王等桥段。只是阶级之下必然产生成功者失败者明暗对比两面,所谓成与败的定义尽管不够成熟偏于狭隘,却是校园里最为主流所接受的标准。在这种情况下,电影要么是揭示身处食物链底端之人的辛酸不易,以及那些底层小人物所受到的冷暴力,要么是由这种冷暴力引起的反暴力,当然最终的结果依然不甚温和。

由爱情贯穿始终的校园电影是言情剧的精简版,看下来就算不那么长篇累牍,却可能味同嚼蜡,但若是将爱情作为引子,牵引出校园的百生相,构成一幅勾勒尽众生百态的浮世绘,则不失为一部狡猾而深刻的作品。爱情也是校园电影的重要元素,甚至会成为前文提到犯罪的导火索,校园记录爱情的开端与终结,也见证了其间人们的小九九与私心,以爱刻画人性更能触动观者的情感,具有理智叙事电影难以比拟的感染力。

校园给了我们一个社会的侧影,一个比现实社会更加幼稚、癫狂而纯真的身影。透过它的影像,那些自以为身处藩篱之内的人得以满足幻想,靠着每一帧的画面流动疯狂一把;那些早已脱离桎梏的真正社会人,则凭借他人的青春缅怀被杀死的时光,一只眼讥讽旁观,一只眼热泪盈眶。


英式反骨:毒舌暴力司空见惯,颓废放任不足为奇

大不列颠小青年的校园就像他们国家的天气一样,永远给人阴霾重重,压抑颓唐的印象。一部《这就是英格兰》粗口满天飞,把初步接触英伦文化的观众吓得心脏慢一拍,更别说像《皮囊》这样,承包所有问题青年,堪称惨绿青春的标准教科书的作品,能集结drugsexviolencehomoreligion等关键词,还有什么你想到它没办到?

也许不是校园与否,青春与否的问题,英国天生偏好曲线阐述,能绕着弯讽刺的决不把话挑明,能指桑骂槐九曲回肠把人呛个半死,决不当面喷得狗血淋头,还别说,这是智慧,是情趣来着。所以看校园里一个个牙尖嘴利嘴皮子利索得能把人削没了的大好青年唇枪舌剑,也不失为一件乐事,不然看《历史系男孩》和《新乌龙女校》为何笑得前俯后仰?

当然,英国校园电影的尖酸刻薄掩饰不了其反映现实的初衷,只不过人家不想正儿八经讲道理,它跟你扯淡,装混蛋,末了还要你顿悟感慨:哎,这活得叫什么回事,人生社会balabala……所以说英国校园片片如其国,要多傲娇有多傲娇。


美式俗剧:多元记录,老生常谈

美国从来不乏烂俗的屎屁尿青春性喜剧,别的不说,《美国派》续集的数字就暴露了真相。而普通校园电影更是俗套出了一套体系:啦啦队长是金发肤浅的,橄榄队长仗势欺人,怪咖书呆一把抓,哥特非主流以及虚荣的女孩群体。这类电影或者电视剧可谓数不胜数,《贱女孩》是撕逼大战的领衔代表,《欢乐合唱团》一应俱全,还有了点逆袭的意思,而《南方公园》此类动画也不忘将这些元素作为梗或者笑料。总而言之,这些人物情节如果是肉,也该被炖得和烂泥一样,可在导演编剧眼里依旧是灵感源泉,喷香诱人。

早期的美国校园电影也充斥着这样的路数,却因为年代感带着点纯真意味,放在今日,不少已成为经典,大名鼎鼎的《早餐俱乐部》可谓鼻祖,《独领风骚》也算《贱女孩》的奶奶级别作品了。有意思的是,理查德克莱林特那部《年少轻狂》也有不少青春片里流行的梗:高年级男生的bully行为,queen目空一切的姿态,只是那些像素不清的照片挂着反而让人还没来得及调笑就开始缅怀。

而如《大象》一类反应校园犯罪的电影则较为沉重了,用冷静客观的镜头去拍摄一起犯罪由萌芽到发生再到结束,看着生命不同的轨迹以及同样的终结,让人心痛不已。《朱诺》《迷幻公园》等真正探讨问题的电影毕竟占少数,却比狂热的派对和尖叫更让人震撼。


中式传统:静默的人群,压抑的气氛以及反常理的滑稽闹剧

松垮一致的校服,堆积如山的书籍,大学以前,中国校园似乎无缘丰富多彩的社团生活,也不是浪漫爱情的理想诞生地。这在纪录片《高三》中可见一斑,过于真实反而让不少早已离开高中的成年人身临其境般额头冒汗,伏案奋笔疾书之景仿佛昨日。纪录片以毫不掩饰的镜头真实记录中国高中生的生活学习状态,堆在桌上那些熟悉的参考书让镜头前的观众哑然失笑,看那如同毛虫般缓缓蠕动的群体也是在看自己的过去,复杂滋味不言而喻。


时代是赋予一部作品深度的重要因素,《阳光灿烂的日子》讲的也是一群毛头小孩的故事,却不会被贴上校园、青春这类标签,人们对其更多定义的是成长,将成长尴尬又冲动的情欲和困惑糅合在一个看似没心没肺的男孩身上,却是对大时代里不堪一击却复杂完整的个体最好的注解。

以上两类风格,真实和细腻,却是大部分反映中国校园的电影作品极少尝试的,电视剧和电影因效仿别国作品吃香反而愈发偏离轨道,让中国的校园在荧幕荧屏上逐渐失真,翻拍往往伴随着口水一起登上话题榜,投资方制作人忙着数钞票,也不管水土不服这一大忌。工业化制品的电影有着迎合主流市场的体系,观众想要什么样的爱情,观众希望谁和谁在一起……这些都能满足,这些才最重要。因此我们得以一睹平日校园里看不到的齐逼短裙校服和长筒袜,学生也不必忙着学习,社团恋爱才是正道,也得感谢这类业界良心,让素质教育在电影界超前实现,牛逼空降。


日式怪谈:残酷青春的惯性思维?欺凌频发的恐怖地带?

凡是和岛国校园片沾了边,都要附上残酷青春关键词,也不知电影从何时陷入了这个怪圈。不少学者分析日本民族的心理状态和美学追求,大抵来说即转瞬即逝的美和病态矛盾的极致追求,这点在以极端和疯狂著称的日本cult片得以体现。将cult和恐怖元素注入校园片也是岛国片的一道必修课,深作欣二《大逃杀》立了一道好标杆,以致《告白》里尸体横陈的画面,《恶之教典》枪管屠杀的情景出现时观众一片大逃杀即视感的声音。

然而日本电影从类型上了来说也是极端,一边杀戮暴力无血不欢,一边纯爱清新小鹿乱撞。校园爱情片无论是在电影还是日剧领域都占有着重要席位,每年的漫改片应接不暇,质量参差不齐,关注度却居高不上。何况有岩井俊二打通国际市场,赢得广泛关注度,又有《在世界中心呼唤爱》这样深刻影响日本影视走向的作品,日本的校园电影可谓发展悠久且成熟。

只不过这样工业体系下的作品也难逃路数重复的疲态,这种情况下,制作者也用了不少心思,比如把不良少年和歌舞青春混在一起(爱与诚),比如拍系列电影(热血高校),当然效果见仁见智。就我个人而言,《听说桐岛要退部》这类电影反而让人眼前一亮,冷静表现各色人群,犀利而尖锐地挑破小圈子里的生存状态,用校园来表达阶级,反而有四两拨千斤之用。 


《听说桐岛要退部》随想        

    甜蜜的辛酸

   如果从理论的角度解构剖析,许多词会不请自来:存在,虚无,意义的消失与生成,戈多,后现代,多角度。可是对这部电影,我宁愿用太过主观的个人经验去理解。

  改编自小说,校园背景,这不难让人联想到三年前的那部《告白》,在日本学院奖和奥斯卡都算小出风头,与之不同的是,《听说》没有扭曲的人格或者异化的群体,命题更是不涉及人性生命,不似中岛哲也那般浓烈奇异,《听说》的风格称得上平淡写实。文人的文风有异,导演的作品也都带有个人特色,总的来说,日本电影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是偏激狂乱的疯子式,园子温,中岛哲也,三池崇史大概可归为此类;二为温情写实的记录派,生活永远是电影的主角,是枝裕和,山田洋次一贯秉承此风,因为《听说》,我斗胆将吉田大八归于后者。

    铺垫这么多,还是回到迟迟不谈的个人经验。这部电影是我高考之后看的,在旅馆看到时钟转点,然后是一夜关于初高中,关于过去的梦。其实无论是谁,看这部电影都会产生些联想,不同的角色不仅构筑了电影里的那个金字塔形小社会,而且为观众铺设了代入角色的桥梁。片中没有严格意义上的主角,你和哪位角色共鸣更多,就更愿意将之作为主角,其实这和生活是一个道理,在个人的世界和视角里,自己才是绝对主角,可是在别人的剧本中兴许只是个个配角甚至过客。片中的前田应该是很具有代表性的——校园里无足轻重的小角色,相貌平平,性格孤僻,不善交流,作为金字塔底的小人物,他们的生活一般被描写得憋屈失意,现在有个流行的词就很贴切:卢瑟。有意思的是欧美日本的青春电影都很乐于拍这一题材,小人物在高中校园的生活法则,逆袭或者沉沦,可惜大多流于表面,失去了深度。不过它们都认同一个道理:high school is the hell。这句话不单单是对底层人物说的,即使对那些高高在上的得意者也不失其准确,半社会化的环境也好,复杂的人际也罢,我倒觉得电影里高中的可怕之处是把一群心智不成熟的青少年聚在了一起,不成熟的思想,和已经具备破坏力的年纪,才使得青春期浮躁而且危险。《听说》里的高中等级分化严重,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校园里的小团体便是最好的体现,而且这些团体并不是平等的,有着高低优劣之分。有人说“皮囊代表了一切”,也许会站出许多反驳者,但在高中漂亮论是百分之百行得通,影片中几位混得风生水起的人物无一没有一张漂亮的脸,梨莎,宏树,莎奈,他们不必多做什么,就已经有了某种通行证,为他们人生的精彩助力。然而“漂亮是一切”并非影片拍摄的初衷,正是通过刻画光鲜漂亮的一群人,他们所受到的关注和青睐,达到否定这种肤浅认知的目的。影片最后,矮小的前田通过镜头看向宏树,发出“果然很帅”的赞叹,果然二字是欣赏也是讽刺,一个人给别人的印象除了面皮再无其它,实在惊艳,实在悲哀。

除了多角度和时间错位的拍摄手法,这部影片最让我动容的还是细节。前田在电影院里偶遇班上没说过什么话的女生,她居然也像他一样看怪咖冷门的恐怖片,这让他很惊喜,可是两个人的对话简短而仓促,一安静下来便是拼命找话题的尴尬,最后以女生的一句有事先走告终。其间前田因为她表示挺感兴趣而兴致勃勃地问,看过异形吗,变蝇人呢,认识昆汀吗?对方只是尴尬地回应,抱歉,我不懂。这种情形对我来说是重复的相似,喜欢电影到极致的人才会去读《电影手册》,分清不同国家新浪潮的差异,去研究戈达尔,特吕弗和巴赞……可是要知道大多数人只是为了好玩,下几部最近流行的大片,过段时间觉得占内存了就删,这没什么不对,应该说是常态,可自己的满腔热情和寻找到知音的激动换来一句不懂的冷水,多少还是会让人心里一凉。另外一处是体育场的戏,前田和他的朋友穿着肥大的运动服,弓着背看向运动场,用脚划着沙地。他们就像局外人一样,看着不属于自己的那个世界,同是又想努力融入进去,摆出一副很积极的姿态去捡球,捡回了却不知道应该递给谁。说起来好笑,高中的时候我对此也是体会颇深,元旦汇演时作为一个没有节目的观众,我负责拍巴掌,难以融入那个欢快的氛围,因为氛围也是需要参与才会有的,只好尽量合别人的节拍,什么时候笑得大声点,什么时候鼓掌热烈些,什么时候该玩手机。一切都是为了合群,尽管内心是如此离群。

前些天我的一位高中同学和我聊天时谈到了此片。说起这位同学,我有必要作一二介绍,她是我们班上读书最多最广的人,所读书目之多,内容之深,类型之广让人咋舌。每每她欲找我讨论我都深感心有余而力不足,对那些从她口中蹦出的名词应接不暇。这位仁兄在我们班的感觉很微妙,有时一言不发谁也不搭理,有时和别人聊得热火朝天止不住闸,在很多人看来她很怪咖很难接近,比起前田她有充足的自信,当然她也不是金字塔顶的人。聊天时她说导演一定把前田作为自己的影子了,我回她说是自我写照。她又说这其实是一种自我满足,关于这一点我想了好久,以前我们班一位专门写评论的姑娘就说过苏东坡的那句“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是一种变相的自得,韩寒在《三重门》里那位主任“自认为自己想到了别人没想到的,并且满心欢喜着”也是如出一辙,我管它们叫“洋洋得意的谦虚”,自命不凡,以为自己与众不同,偏偏又活得不甚如意,于是在内心深处产生了一种自我认同,嘴上自嘲,内心肯定,这种满足也是一种自我可怜和安慰。于是我这样回复她:只有过了那个阶段回头看才会产生饱食后的自我满足,身处其中就辛酸不已了。我记得她在开头说过看完这部电影大哭一场,等她回复,她只说,甜蜜的辛酸,然后就下线了。

片中有这样的对话,友宏说:“很多东西不是社团活动甚至学习可以培养出来的。”有人发表了异议:“跟社团没关系,最主要的还是人性。”我把人性更为狭窄地理解为性格,现实充实和内心空虚,现实的单薄和内心的丰富,这往往一一对应,而且也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性格,这也就是所谓辛酸并且甜蜜着的缘由了。内心空虚的人会找东西填补离群失意,虚假的热闹,一顿喧哗之后也就散了;而真正充实专注的人会苦涩地回想起关于孤独关于失败的点滴,但是他们细细咀嚼着,总会品尝出几丝甜蜜。

这部电影让我想起加斯.范桑特的《大象》,想起理查德.克林莱特的《年少轻狂》,想起很多青春的片段和影像。但我想起最多的还是自己,如果有一个镜头,能够透过它看到从前渺小局促的我,在镜头下不安惶恐,我不会喊停,不会让她再来一条,我想告诉她,你不喜欢现在的自己,不要紧,今天你所尝到的辛酸来日会酿为甜蜜,所以拍下去,不要停。



影像与现实的差距,且看且思考

其实不仅仅是中国,任何国家的校园电影都不能正确反映当下学生的状态,所谓艺术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夸大一方面出于吸引眼球赢得票房的考虑,一方面也是对现状不满的意淫,如果现实行不通,那就脑补一下呗。一部电影也会因为国情和获取信息方式不同而收获不同的反响,在北美青少年眼里烂俗无聊的肥皂剧到了天朝指不定还能装装逼格,同理中国人嗤之以鼻的题材在海外也可能颇受关注。因此比较一部电影在不同国家的评价是件有意思的事,以多维的角度看待电影,也是对电影的公平。

求而不得,得而失落

讲的是校园电影里最常见的逆袭情节,屌丝泡女神也好,灰姑娘一朝变凤凰也罢,都源于平凡小青年不甘寂寞的小野心,电影正是满足野心的致幻剂。然而这样的情节一般来说会以得到一切却深感空虚收尾,曾经苦苦追求垂涎三尺的,得到了,发现不过如此,失去目标也是失去动力,一切又复归虚无。

电影也同理,几十年前,一个吻出现在屏幕上也堪称奇闻的年代,我们想看校园里美好的爱情;然后有了恋爱,人人都吐槽爱情剧恶俗无聊,想要猎奇;重口味校园片充斥眼球时,一切似乎又回到了原点,电影终究还是服务观众,满足了需求却也带来了失望。

共同的困境,不同的出路

今后的校园片还有市场吗?至少青年学生群体在,这种类型片就不会消失,可是又会如何发展?中国似乎尝到了青春校园片带来的甜头,小投资,高回报,何乐而不为,这也可以解释为何近年来持续涌现《山楂树之恋》《致青春》《同桌的你》等赚取情怀的作品;日本则继续坚持漫改的康庄大道,动漫资源的丰富带给制作人无限的灵感,却可能形成审美疲劳,所以像《寄生兽》《暗杀教室》这类非典型校园的题材跃跃欲试起来,后事如何,还有待观察;美国自《暮光之城》《饥饿游戏》后改编热一发不可收拾,《星云里的错》《分歧者》纷纷出招,可是除了浓重的商业包装和原作的人气外,暂时看不到其它大的亮点。

校园这个箩筐空间足够大,外形也足够吸引人,可是能否最有效利用空间,将信息与思考传达至观众眼前,也许是和阶级社会一样复杂的问题罢。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7151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