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历史类型片的一个组成部分,带有宗教色彩的影片历来都不太受待见,尤其是与基督教(天主教)相关的电影很容易与教义发生冲突,以致在上映发行过程中遇到各种掣肘。其中最有名的当属马丁·斯科塞斯的《基督最后的诱惑》,曾因刻画耶稣人性真实的一面而被宗教人士批为亵渎圣典,在多个国家遭到禁播。具有相似遭遇的还有梅尔·吉布森的《耶稣受难记》,从立项到拍摄再到公映,其间也是步履维艰。
不过与以上两部涉及「耶稣基督」的影片不同,虽然同样出自《圣经》,但「诺亚方舟」这样的题材显然要宽松得多。在《圣经》中,诺亚只是个「义人」,同耶稣这样的「救世主」难以相提并论,因此只要别改编得太荒腔走板,便不会受到什么非难。
「诺亚方舟」的故事在《圣经》中所占的篇幅其实很短,大致是从《创世纪》的第六章(THE WICKEDNESS OF HUMANKIND)到第八章(THE FLOOD SUBSIDED),寥寥数语,内容也很简单。唯一值得提醒的是,在《圣经》中记载能够进入方舟的动物并非以讹传讹的每种一对,而是分为洁净与不洁净两类,前者(包括禽类)可以有七对,而后者只能有一对。
应该说,这个故事的粗线条给了编导很大的创作空间,然而相应带来了另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把一个情节简单到乏味的故事编得丰润圆满,这也是有一定难度的。导演达诺·阿罗诺夫斯基绝非籍籍无名的鼠辈,《梦之安魂曲》、《摔角王》、《黑天鹅》都是名噪一时的经典作品,不过在这部《诺亚方舟:创世之旅》中却未能让观众看到任何惊喜。
在本片中,达诺为了增加戏剧冲突以及拓宽故事的深度,加入了几个虚构人物(土八该隐、伊拉等),并且植入了关于人性救赎和家庭亲情的内涵。遗憾的是,由于剧本和技术方面的硬伤,使得这部影片既难以表现出洪荒时代大灾难的史诗气质,在情节上也显得生硬造作,而着力打造的内涵方面更是充满了说教的意味。
受限于资金,影片在特效上的粗鄙是显而易见的。俗话说「花多少钱办多少事」,现在1.25亿美元的成本很难制作出拿得上台面的特效,同样是讲洪灾的灾难片,2009年那部《2012》的成本就已经达到了2亿。如果说技术领域的缺憾是编导无法左右的话,那么在剧本上达诺就有点难辞其咎了。最致命的一点就是影片在可有可无的段落花去了太多时间和精力,前面几乎三分之二的部分中都在时不时地整些有的没的,反而忽略了在人物塑造上的精益求精,除了男主诺亚,其他角色都相当酱油,真为安东尼·霍普金斯感到可惜。反观最后的高潮部分,由于缺乏有序的情节铺垫和情感累积,人物的选择和行为动机显得仓促而突兀,予人草草了事的感觉。
自二十一世纪以降,大多数历史片或者史诗片都走入了「大资本制作、重电脑特效」的窠臼,原本应该具有叙事性特征完全被各种奇观化视效所取代,娱乐性成为了制作方考量的第一要素。在这种情况下,历史片的人文内涵以及角色的神性气质逐渐消散殆尽,跌入了人物故事与影音特效本末倒置的深渊。而这部《诺亚方舟:创世之旅》不仅没有动人的故事和人物,在视听方面亦丝毫不具竞争力,虽然在票房上收获颇丰,但终究难掩平庸的实质,只能沦为沧海一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