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有一种即视性的质感,每一个章节每一个阶段都深刻的表达出对现实生活的反应,这不仅仅是一种人生经历,更像是对人性的解剖与社会构成的分析。我们看到的人物成长的变化,是一种让人掌控不住而感到无奈的变化,我们曾去想象着一个完美的结局,却时时表现出的却是现实不可逆转的考量,你把握不住事实的发展,更猜测不到事实背后的阴暗,从而让处在人性复杂阴暗面背后的成长故事变得格外深刻,格外发人深省。我们旁观着小主角的成长过程,却能感受到自己小时候的经历,这不仅是电影充分的表现出了关于人生特别有共性的人物事件,更紧紧的抓住了关于人性背后那潜移默化的不可度量的自私与自负。每个人都可以很狭隘的选择不去供养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更对自己对别人所付出的价值予以屈辱性的展示与回馈,寄人篱下的依赖让弱势者变得没有了自尊与自由,而不得不忍受被施加于人性负面的不安与惊恐,从而扭曲了对童年记忆的回首与认可。电影为我们展示的过程并不是一个让人愉悦的过程,它是一个复杂且令人感到恐惧与不安的过程,它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却又那么的真实存在着,那一点一滴的画面积累呈现出的是一种难以述说,难以改变,又难以剖析的生活之旅,却又一点一滴的打造出属于一个人难以磨灭的青春。
电影充满了一种慢工出细活的手工品质,剧情在每个年龄阶段的选取中都有那么一丝感觉平常,却又有格外深刻醒目的经历蕴藏在里面,那种颇具平淡的生活经历分别折射出了压抑的人性与艰难的生存现实,由大人们的生活反应到了小孩子的成长,那种被让人感到怜惜的同情立马就能带动我们的情绪,从生活之中折射出来的道德不仅是反映出人们对现实的无奈,更反映出的是人在整个生长过程中所发散出来的性格类型与人性的塑造。精心选取的剧情并不代表不枯燥,近乎两个半多小时的时间虽然压缩呈现出了主角十三年的少年时代,却并未阻止电影所带给人的枯燥无味之感,电影剧情所隐藏的含义是需要人一遍遍的去分析与体会,而并没有设计出充足的趣味性与娱乐性。在电影里面我们感受不到故事带给我们足够的兴奋与情绪,电影甚至有些压抑的去选择回避剧情可能带给人的那种娱乐享受,导演只是尽可能的将电影的类型向文艺片方向打造的尽善尽美,而不是去选择向庸俗的商业价值方向妥协。电影所呈现出的艺术价值让人感觉到它如同一颗耀眼明星一般的光彩夺目,它释放出来的光芒宛如黑夜里的白昼一般,让其它类型的剧情片都黯然失色,毫无光彩。并不是电影真切的找到了一切人性罪恶的根源,而是电影从最真实的实际当中,找到了可以媲美于从罪案片之中凸显出来的人性扭曲,它触手可及而不是离我们太过遥远,在我们身边就能够实实在在的感受到电影中所孕育出来的深意。也许最为平常的事情才最让人感受深刻,最浅显的道理却最容易让人忽略,而当我们去探索发现出那隐藏在自己身边的感悟时,却会深深地被自己的无知与罪恶而深深地震撼到,电影的思想就是深深的抓住了人们的这一点。
电影最精彩的部分就是花费十三年的时间去拍摄与记录一个小孩的成长过程,虽然电影并不是什么纪录片但却做到了一种记录片的品质,而包涵在这种让人为之动容的高贵品质下也深深的埋藏着一个具有深邃思想与内涵的故事内核,这种游离于纪录片与文艺片之间的摇摆让电影不同于其它经典剧情片的特点与品质,它散发着一种更为独特,更具有现实意义的价值。我们看到的不止是一部具有共通特质的童年记忆,而是一部能够深刻启发关注青少年群体的思想教育电影,我们在疲于奔波在生活之中的时候是不是真正的去关心与关注过我们处在少年时代的孩子,是不是也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被我们那阴暗的负面情绪所恫吓与影响,回忆一下自己的童年是不是也将自己不美好的回忆同样的带给了孩子?影片发人深省,光有爱是不够的,还需要有幸福。
电影呈现出来的表演很平淡,让人感觉不出来是去表演,这也就促成了电影从艺术上向生活的还原。电影的绝对主角是个男孩,而这个男孩所引申出来的各个人物关系却很繁琐复杂,而从整个成长经历来看整个剧情的过程还是在追逐一个自由的过程。不管是不是少年时代还是其它时代,人们总是不希望被约束,一旦陷入一个存在约束的关系里,其中所掺杂的关系与感情就会变得复杂起来,其实人性的根源就是起源于一种控制的权欲,没有了这种权欲,世界也就少了那么多让人不堪回首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