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触即发》(2014年01月17日上映)
2014年伊始的一部进口大片,万众期待,谁又会想到它会沦落到如此下场?
我们多想听到这样的怒吼:“伟大的美利坚的情报员!他继承了中情局的光荣的传统。亚力克·鲍德温、哈里森·福特、本·阿弗莱克在这一刻灵魂附体!克里斯·派恩一个人他代表了美国中情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在这一刻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不是一个人!”
然而,残酷的事实告诉我们,这时,他,只有一个人……
他孑然一身的站在银幕上,承受着万千粉丝的期待、愕然、失望与唾骂……
他的身边站立着成熟靓丽的凯拉·奈特莉和老练深沉的凯文·科斯特纳,然而他却前所未有的孤独。
他未能继承前辈们的光芒,反而沦为了光环下的垫脚石。它想嬗变为全新的独角兽,却意外的折损了翅膀,在马年伊始就沉沦为一匹黯淡的倦马。“马上有钱”的愿望未能达成,转瞬沦为影迷口中的“马拉个币”。
这一切的根源在于一个叫做汤姆·克兰西的作家。他创作了杰克·莱恩这个与詹姆斯·邦德、杰森·伯恩齐名的情报局人士。众多的电影与游戏改编于此,杰克·莱恩已经先后五次登上大银幕了。
只能怪哈里森·福特饰演的杰克·莱恩太深入人心了。《燃眉追击》、《爱国者游戏》早在录像厅时代已是难得的佳片。
而这部《一触即发》除了重启之作的噱头,的确和前作没法比,甚至连本·阿弗莱克的《惊天核网》都比它强多了。
成也重启,败也重启。重启是个双刃剑,耍不好就得伤了自己。它可以启用小鲜肉,吸引更多的年轻观众,可也必须承受新演员知名度不高或是演技尚嫩的风险。而不管杰克·莱恩后来官至何位,重启之时的他也只能是个初出茅庐的菜鸟,这也就决定了本片难有大场面的基调。
而本片伪纪录片风格的摇晃镜头则是技术层面的最大败笔,事实证明这种伪写实拍摄方法在战争片、科幻片或是灾难片(尤其是小制作影片)中往往能起到以小博大的出奇制胜效果,而放在间谍片中便不会每部都像《谍影重重》那样成功了。这部充斥着搏斗与飚车的动作片让观众们看得眼镜都快晃掉了,这明显是跟大伙儿的午饭或是晚饭过不去。
很多电影已经或是正在重启中,比如《星际迷航》、《人猿星球》、《蜘蛛侠》、《神奇四侠》、《终结者》、《范海辛》……它们有的超越前作,有的盆满钵满,有的困难重重,有的前途不明。然而仍会有许多经典影片会不断的再启征程,也许若干年后,我们会看到《魔戒》、《黑客帝国》、《教父》等旷世巨作的再登台,只希望它们会更加慎重一些,敬畏一些。不要像《一触即发》那样,开了系列重启的瓶塞,倒出来的却是远不及老酒般醇厚的劣质仿酒。
我们喜欢新面孔、新风格、新故事与新味道。可是不要忘记,我们的情怀仍是那片蓝色的海,越深邃,才越湛蓝。
2、《西游记之大闹天宫》(2014年1月31日上映)
说到未上映前大家对《西游记之大闹天宫》的期望值,应该是两极分化的。部分人对豪华的明星阵容还是充满期待的,而未卜先知的另一些人一早便判断其必为又一大奇葩烂片。不怕被笑话,我是前者。
对于数星星我其实是热衷的,特别是还有甄子丹、周润发、何润东这些口碑一向不错的演员在压阵,应该不至于差到哪儿去。万万没想到……甄子丹出演了一位史上最像猴子的孙悟空,周润发出演了一位史上最宅心仁厚的玉帝,而何润东却出演了一位史上最二的二郎神。当然,值得庆幸的是,至少我们还有郭富城,一位史上最帅的牛魔王就此诞生了。
对于导演与编剧我还是充满憧憬的。出道于银河映像的郑保瑞也算是新锐导演中的佼佼者了,而黄子桓的编剧成绩单也是优秀的,已经逝去的司徒锦源可是《创世纪》的编剧啊。万万没想到……他们就交出了这样一份答卷,究竟是他们们考砸了,还是试题出得有问题?我们不敢奢望这部电影超过无厘头经典《大话西游》,但我们也不至于想看到这样一部较原著似像非像的怪异作品。就像碰上有着唇环与刺青的西施,更高的回头率是肯定的了,但——那是一种怎样的眼光?欣赏?还是鄙视?
对于电影特效我是寄予厚望的。在三部曲平均成本9400万美元的《魔戒》登上银幕的12年后,我们有理由相信投资4亿的《大闹天宫》可以圆我们这些从小看《西游记》长大的熊孩子一个不能傲视《魔戒》但至少与之同等量级的东方魔幻梦。可是,万万没想到……它让我们再次做了个梦,然后梦就真的醒了。睁眼一想,是个白日梦。说句厚道话,部分特效还是很不错的,但很多的确幼稚得有些惨不忍睹。这种参差不齐的特效只能让电影院里的孩子们找到快乐,对于看惯好莱坞大片的我们,连隔靴搔痒都算不上。
这是一部烂到出奇的电影,堪称烂片中的战斗机。然而它居然获得了史无前例的高票房,以至于它的续集已然开始筹拍。这到底是中国电影的幸,与不幸?
3、《白发魔女传之明月天国》(2014年7月31日上映)
这部电影原本有盛名么?有资格值得期待么?其实是有的。只要你看看它的强大制作名单就明白了。导演:张之亮。摄影:林国华。剪辑:邝志良。艺术指导:徐克。美术设计:叶锦添。动作指导:董玮。原创音乐:金培达……
这一堆香港电影界幕后英雄的名字就是影片质量的保证,个个都是金像奖的常客,没理由他们会炮制一部烂片出来吧?事实就是这样的出人意料,黄金班底堆砌出来的不会总是圣殿。就像各种名贵花草聚集的花园,虽然每株看上去都那么美艳,没规划打理好也会沦为垃圾堆。
问题应该主要还是出在了导演身上。张之亮是个很特别的导演,他游走于艺术片与商业片之间漂浮不定,其作品的质量参差不齐。早些年他的作品多为非主流,有特色,但票房不好。沉寂了许多年后,一部叫好又叫座的《墨攻》让他找回了自信,但紧接的《肩上蝶》着实低幼得令人大叹看不懂。和徐老怪合作《龙门飞甲》后估计对武侠电影尝到了甜头,也来了兴趣,于是依法炮制了3D版的《白发魔女传》,但这种简单的模仿似乎这次碰了壁。
怪就怪观众现在的品位高了,没什么创新的《明月天国》完全吊不起大家的胃口。而反观1993于仁泰版的《白发魔女传》,反而因其浓烈色彩的视觉效果以及重口味的动作场面在武侠片中显得独树一帜。加之张国荣与林青霞的组合几乎达到旷世绝代的境界,而黄晓明与范冰冰的组合除了商业价值之外就没剩下什么了,离艺术层面还有很远的距离。只能说前路上的丰碑在受人膜拜的同时也的确挡住了一批批试图撼动其权威的人,后继者的努力一旦没使上巧劲,就只能给前者送上祭品以更加凸显其伟大了。
好在新版用张国荣演唱的《红颜白发》善意的致敬了一下老版,这才使老影迷们多少感到了一些欣慰,随便也给新版加上了少许的印象分。说实话,整部影片我只有在听到这一熟悉的嗓音响起的那一刻,胸腔里最柔软的所在才不由自主的抽搐了一下。
4、《庞贝末日》(2014年8月15日上映)
为什么把这样一部名气与威望如此单薄的电影列入榜单?因为它的确在立项之初便赢得了我的关注。
出于个人对历史的热爱,也加深了对历史题材电影的偏爱。《亚瑟王》、《角斗士》、《亚力山大大帝》、《斯巴达300》、《特洛伊》、《天国王朝》、《消失的第九鹰团》、《百夫长》……凡是跟希腊、罗马或是欧洲古代战事扯上一丝关系的电影都是我的心头所好。而有着历史+灾难基因的《庞贝末日》无疑像股市里注入了多种题材的概念股,早在IPO阶段便引来了我这只苍蝇远远的盯住了那蛋上的缝。再加上保罗·安德森这位重口味的导演,一盘上好的煎蛋即将上桌。
终于,那条缝被彻底掰开了,露出白黄相间的蛋清与蛋黄。
“白”的是历史这条线,不出所料,又是贫民与贵族之间的爱情纠葛占据了主要舞台。无可厚非,这是当今主流的历史片剧情线索,毕竟《埃及艳后》似的伟人传记已不再是历史片的主旋律了。但老套的奴隶救公主的桥段还是让本片的历史线格调显得些许低幼。这蛋清“白”得有些清了。
而“黄”部分的灾难线还是不错的,虽然也许在罗兰·艾默里奇眼里看来,这点儿火山和岩浆根本不是个事儿,但在非工业时代没有污染等破坏生态的因,能有这点儿大自然的果已是当时的大动静了。《庞贝末日》的火山喷发与飞石毁城场面还是蛮壮观的。只可惜结局有些反常规,主角们不论如何历经千难万险也难逃与城同亡的宿命。这让后半段正义与邪恶的较量显得有些矫情。男主与反派你追我赶在躲避灾难的同时相互厮杀,换来的却是五十步笑一百步的“看谁最后死”的大逃杀游戏。对于结局大家心知肚明,笑到最后的人无非只是多活10分钟。如此看来,这蛋黄“黄”的有些焦了。
男女主人公最后拥吻的残骸留给观众一丝淡淡的安慰,至少他们死在了一起,死在了历史洪流中。我们都会被时光所燃烧与吞没,只是没那么壮烈而已,但这样是不是更惨烈呢?
保罗·安德森只是用著名的历史背景与宏大的灾难场面为我们讲述了一个老百姓自己的故事,这个故事有点儿离奇与不可思议,有关于屌丝逆袭与抱得美人归。不过结局有点惨淡,也没法再拍续集。我想说的是,它没有预想中的好,但也没想像中那么差,它终归只是一部中规中矩的商业片而已。
5、《心花路放》(2014年9月30日上映)
还是宁浩、黄渤与徐峥的铁三角组合,我却丝毫看不到惊喜。这真是宁浩的作品么?
如果说宁浩是中国的科恩兄弟、盖·里奇或是昆汀·塔伦蒂诺,那这部《心花路放》算什么?它的肌体里几乎看不到黑色幽默细胞的存在。和同为宁浩出品的公路片《无人区》相比,它的逼格低了可不是一两层了。准确点儿,它应该归类于公路性喜剧,略显低俗的笑料和《泰囧》有些类似。并不是说它不好看、不好笑,也不是瞧不起徐峥导的电影。只是觉得,既然是宁浩出品,理应是一部叫好又叫座的黑色喜剧。然而纵观《心花路放》,喜剧没问题,黑色就差太远了。
也许是费心费力的《无人区》遇到了太多的波折,而皆大欢喜的《泰囧》却有着截然不同的待遇,于是刺激着宁浩,也改变着宁浩,使他的新作品向商业化的天平上更加的倾斜。这是我们不想看到的,宁浩被大众所同化,并不是中国电影的一件好事。
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作品还是让赵本山和小沈阳们来挑大梁吧,我们大可在逢年过节时在央视春晚这样的“高大上”舞台上免费看到类似的喜庆节目。没必要花钱在略显低端的影院里观看一部小品集锦似的滑稽电影。毕竟,按照目前主流媒体落井下石的说法,做人不要太“赵本山”。
宁浩作品的特色就在于叙事结构的精巧复杂,与多线索的百川汇流。在《心花路放》里不是没有,不过这次的梗太弱了。袁泉那条线过于孤立,以至于观众早就揣测她是否就是一直未出现的那个“她”,这个悬念到袁泉收养那条后来叫作“果汁”的小狗时其实就已经昭然若揭了。以至于后来墙上刻名这个梗虽然将两条时间线衔接得天衣无缝,但却失去了应有的惊喜。毕竟,被观众早已猜到的大反转结局就失去了它原本冀望的爆发力了。一些电影的亮点就在于反转结局,只能说《心花路放》立意在此,但因过早暴露而失去了魅力。
6、《黄金时代》(2014年10月1日上映)
许鞍华很用心的拍了这部电影,但作为一个观众,我真的不是很满意。由于之前看过霍建起版的《萧红》,剧情几乎完全相同的《黄金时代》着实缺乏了新鲜感。惟一有所看头的就是演员和导演了。汤唯明显比宋佳有魅力,也更有个性,导演选她是选对了。就导演风格来说,霍建起擅长煽情,出现雪地激情这样的准限制级场景也就见怪不怪了。
而拍过《桃姐》、《天水围两部曲》等现实题材作品的许鞍华则显得更为朴实无华,可终归萧红也算是那个年代的传奇女性了,用如此君子之交的表现方式来演绎,似乎过于淡了些。毕竟如今的观众口味愈发重了起来,已经很难静下心来花3个小时观看一部文艺片了。
许鞍华用剧中历史人物跳出镜头旁白讲述萧红生平的方式,也许是想给更多文学大家登场露脸的机会,试图营造一部类似王家卫在《一代宗师》中展示当时众多宗师群英谱的氛围,这从《黄金时代》的片名就可以揣测一二,“黄金时代”指的便是那动荡年代中英雄辈出的文坛。的确,乱世出英雄,乱世也出文豪。可如今的读者已被网络与电子化产品所麻醉,根本无瑕细品所谓的黄金时代了。具有传奇经历的萧红偶然泛起一丝涟漪,却也无法搅动那早已沉入潭底的礁石了。所以,当众多名字与面孔皆异常陌生的文人们对准镜头侃侃而谈之时,观众只能感到无趣与无知了。而这种不断旁白插叙的表现方式也严重的撕裂的原本连贯的剧情,甚至让观众有了如坐针毡的不适感。
霍建起版《萧红》不那么圆润的珠玉摆在了前面,试图创新的《黄金时代》却并没有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只能用差强人意来善意的形容了。也许,平实的许鞍华原本就没有想把萧红拍得轰轰烈烈,所以她启用了平民化的汤唯,而不是气场更大的谁谁谁……
要求许鞍华来拍跌宕起伏的人物传记片的确有些难为她了,《玉观音》的失败其实就是前车之鉴。她更像一位善于捕捉静态与神态的素描画家,而不是一位长于教堂天顶史诗题材壁画的巨匠。那些重活还是交给米开朗基罗吧。我们还是更乐意看到《男人四十》、《女人四十》这样贴近生活的许氏作品。
7、《银河护卫队》(2014年10月10日上映)
这可是全球年度票房NO.1啊!没错,但是我还是要向它开炮。
这可是漫威继《复仇者联盟》后开辟的电影宇宙第二战场啊!没错,但是我不喜欢。
这可是CGI视效超一流的巨制啊!没错,但是我有点儿麻木了。
说实话,我观影的时候,有点打瞌睡了。
这是一个五合一战队初次组建的故事,但因为缺乏《复仇者联盟》那样为每位英雄单线故事的演绎与铺垫,这五位屌丝英雄显得有些突兀与无名,甚至显得有些莫名其妙。也许漫威之后会让他们单飞表演属于各自的故事与外传,但那是后话了。之于他们普遍认知度不高的中国观众来说,他们就是新人,就是菜鸟,他们各自的性格特点并没有充分预热,所以显得有些单薄。不过还好,女影迷记住了性感的星爵,男影迷记住了火辣的卡魔拉,孩子们记住了调皮的火箭浣熊与他那只有一句台词的树人搭档,而只知道复仇的壮汉德拉卡斯估计被大家彻底冷落了。
这也是一个展示团结精神的舞台,但碎片化的剧情显得非常凌乱,以至于观影半月后观众会压根儿想不起中心剧情。他们究竟干了些什么?我的确没啥印象了。
影片的一大看点是幽默与诙谐,这是从五位主角的屌丝身份决定的。他们就是来插科打诨逗观众开心的。这一点他们的确做到了,虽然笑点略显低了些。
值得称道的是,本片的最大亮点是众多怀旧金曲的原音重现,它们一首首从星爵的老式随身听中跳跃而出,充满了复古的情怀与摇滚的调调,为这部以外太空为舞台背景的伪科幻电影装点上那古铜的金属光泽,煞是可爱。
对该片最大的诟病还是在于缺乏新意,它并未能摆脱《XXX联盟》的套路,甚至显得更为勉强与羸弱。期待中的宇宙版图显得有些小气,离史诗还相差甚远。不过,也许制片方对《银河护卫队》的定位原本就是部反英雄主义的调侃之作,就像韦小宝之于众多金庸群侠的定位,我们为什么非要把它捧上那么高的地位呢?
这就是一部标准的爆米花电影,无可厚非的,看了,笑了,爽了,然而就把它忘了吧。
8、《一个人的武林》(2014年10月31日上映)
基于《十月迷城》,我们是信任陈德森的,特别是回到他所擅长的警匪题材,没理由会搞砸。
基于《杀破狼》、《导火线》、《叶问》,我们还是相信甄子丹的,虽然我们也曾领教过《特殊身份》的不知所谓。
基于《冰封:重生之门》,我们还是~还是~还是理智一些吧!甄子丹+王宝强的组合,我们真的有点儿难以消化,难道这是要让我们反刍的节奏么?
正是由于《冰封:重生之门》的猪玉在前,我们对《一个人的武林》降低了一些期望,才使得这部电影不至于让人大跌眼镜。因为,大部分人压根儿并没有戴上眼镜。而坐在影院里的观众顿时感觉整个人都不好了,因为戴上3D眼镜的他们感觉跟没戴是一样一样的。
这部号称侦破片的电影从一开始就知道凶手的身份,它的悬疑成分全在于片名,究竟它是哪一个人的武林啊?怎么看完我却只想到了“一个人的反派”啊?那么多武林高手、飞虎群英都死在了瓜兮兮的傻根儿手上,我是从头到尾都感觉很悬疑啊。
值得点赞的是,陈德森在向整个武林致敬,而不是某某个人。我们在片中看到了为香港功夫片做出贡献的几代人,从邹文怀、吴思远、刘伟强到郭子健,从袁小田、刘家良、袁祥仁、徐小明、姜大卫到成龙、元彬、董玮,还有台前幕后的许多人。他们默默无闻的辛勤耕耘,终于换来如今香港功夫片在世界范围内的巨大影响力,他们值得致敬与褒奖。
正是这一立意让本片顿时高大上了起来。而它“先拳后腿次擒拿,兵器内家武合一”的集大成野心让本片的“武林”版图无疑更上了一层楼。但高楼也得柱来扛,纵有若干前辈来撑场,但主角的薄弱还是让大殿显得有些摇晃。观众寄予厚望的甄子丹也许的确是上了年纪,在武台上退居了次席,只出手了两次。本片的真正主角其实是王宝强,他完成了几乎所有的重要武戏。而观众们真能相信王宝强打得过释延能与樊少皇么?导演是想表达草根胜行家的价值观么?不容否认,王宝强也是蛮拼的,为这部戏没少流汗水。不过,从苛刻的观众角度来看,他们更原意看到吴京或是邹兆龙与甄子丹的决斗。
不能说《一个人的武林》是失败的,只能说它不够好,中规中矩。特别是片尾向一干武林前辈拱手抱拳之时,显得有些底气不足。
9、《太平轮(上)》(2014年12月2日上映)
将一部电影拆分成上下集是有风险的,这几年很多导演或者准确点儿说是出品方热衷于干这件事情。《哈利·波特》原著就只有7本,如何榨干这座金矿?华纳想出了将完结篇拍成上下两集的好点子,于是很多卖座系列的最后一集都名正言顺的依葫芦画瓢而行。我们看到《暮光之城》、《饥饿游戏》这样干了,杰克逊在《霍比特人》里也隐晦的照办了。可以预见的是,如果票房理想,《分歧者》、《移动迷宫》等等有原著基础的电影都会将三部曲、五部曲的奇数结构调整为更为合理的偶数。昆汀·塔伦蒂诺也许会不屑的说,我早在《杀死比尔》里就是这样干的,丫们都是学我。而卢卡斯、诺兰这种性格导演会头也不回的说,老子说好三部曲就是三部曲,流氓才变卦呢。
而吴宇森看来是把流氓进行到底了。自从《赤壁》拆分上下集获得了高票房后,吴宇森似乎上瘾了,把看上去不那么史诗的《太平轮》也分成了两截,还戴上了3D的帽子。看来圈钱的胃口这次是有点过了。毕竟赤壁之战在《三国演义》里占了很多章回的显要位置,压缩成电影已是浓缩,分成两集是合情合理的。而从已经上映的《太平轮(上)》来看,它的情节是不足以撑起两部电影的时间的,这拖沓的上集花了两个小时却只是勉强的交待了一下6位主演的基本情况和相互关系,作为东方泰坦尼克号的太平轮基本只浮光掠影的露了个侧脸。这对观众来说简直就是一种耐心的考验,或者可以说它原本就是对观众感情的藐视,其行径与蛮横的XX城管无异。
可以揣测的是,这也许原本不是吴宇森的本意,历经风雨的吴导应该不致于无耻于斯。这应该是出品方的授意或者说执意了。从片头那多到令人难以忍受的LOGO就可以看出,这是一次群盗行为。诚然大制作需要分担风险,于是中国式的扎堆合伙出品便演绎到了极致。这帮盗贼联盟由于风险分散、收益也分散的原因无法满足预期利润,便很自然的想到了上下集加3D这样的赚钱利器,硬生生把原本就不够丰满的《太平轮》放进了魔术箱。一刀下去,美女身首异处,我们也就看到了一具不甚优雅与完整的上半截尸首,混杂着贪婪、无奈、惊讶、忧郁甚至打着瞌睡的表情。
在万众期待中,披着大卖预期的《太平轮》美女揭开了盖头,露出一张长长的马脸。观众惊愕之下,就只有呕吐与骂娘的份儿了。
可以看出,吴宇森是个老练的裁缝,碎片化的影片布块被他用传统的、娴熟的手法缝合在了一起。一件有着华贵气质,但却略显繁琐与凌乱的上衣摆上了沿街商铺的黄金展位,从成衣的颜色、布料、装饰与针线来看,它无疑是件精美的作品,可令人遗憾的是它有过多的褶皱与无趣的流苏,设计上也存在着拼凑而出的重大缺陷,更要命的是它以肥胖人的尺码最终套到了一位奴才棒身材的饥饿儿童身上,显得那么的拖沓与不适。饥童恶狠狠的扑向餐桌,却被这睡衣般冗长的上衣狼狈的绊了趔趄。
摔交的原因应该主要归结于剧本的失败。将面包切成两半中间胡乱塞上些牛肉与蔬菜就能卖上麦当劳至尊汉堡的价格是不厚道的。食客一口咬下却发现中间填塞的是一些毫无营养的膨化食品和碎成了渣的肉末时,部分人咬上一半就扔了;部分人摄于并不便宜的价格硬是把它啃了个干净,但要他再次掏腰包“再买一个”,估计多数人是要摇头的了。
10、《一步之遥》( 2014年12月18日上映)
这绝对是一部话题之作。废话!姜文的作品哪一次不是话题之作呢?
它绝对充满了隐喻。废话!姜文的电影哪一次不是充满了隐喻呢?
它绝对是姜文自己主演的。废话!姜文导的电影哪一次不是……他自己或是他的缩小版主演的呢?
主角绝对是姓马的。废话!哪次不是呢?
不信,我们来捋捋。
《阳光灿烂的日子》(1995年),导演处女作。主角:马小军;饰演者:夏雨(小号姜文)。挑战文革题材的话题之作。以小见大,旁敲侧击的讲述了天朝动荡年代的混乱与恶毒。票房口碑俱佳。
《鬼子来了》(2000年)。主角:马大三;饰演者:姜文。因被禁再次引为话题。看似抗日题材,实则是一部探讨中国人奴性与羊群心理的骇人之作,其露骨刻画堪称胆儿大到了前无古人的地步。这部就有口碑没票房了。
《太阳照常升起》(2007年)。主角:唐雨林(为毛这部不姓马?);饰演者:姜文。以海明威的名义再次挑战文革题材,剧情及叙事虚无缥缈,异常怪诞,充满了魔幻现实主义的色彩。批判意识不明显,却充满了各种晦涩的线索与暗示,堪称姜文又一次大胆的尝试,真是影不惊人誓不休啊。本片叫好不叫座,但绝对是目前最“姜文”的一部电影,令人回味无穷。
《让子弹飞》(2010年)。主角:张麻子/假马邦德;饰演者:姜文。民国题材,但借古讽今的隐喻无处不在,令广电审查部门大伤脑筋。该片达到了叫好也叫座的巅峰,真正做到了“站着也把钱挣了”的境界,是姜文目前最为成功的一部商业文艺片,希望不是最后一部。
《一步之遥》(2014年)。主角:马走日;饰演者:姜文。以《让子弹飞》续集为噱头的民国题材再涉水,同前作一样压根儿跟民国没啥关系。满纸看似前朝荒唐文,通篇暗讽当今糊涂事。再次引发全民话题,目前看来是个口碑与票房双输的局面。
本片的评论两极分化严重。一些图着再续《让子弹飞》前乐的观众彻底失了望,没了四川话的搞笑劲儿让他们出了影院就骂娘。一些专业高端的影评人仍旧死挺姜文,一付“作者电影你们看不懂,也没期望你们能看懂”的鄙视表情赫然提高了他们的逼格与嫉俗指数。而另一些文青与公知狠下心来,硬着头皮对本片看了又看,在蛛丝马迹中追寻着姜文的暗喻线索,试图像摸索达芬奇密码一般再次找到“站着或是跳着也能把钱挣了”的牛逼证据。这类深度解构与无底线再创作让广电审查部门冷汗直冒,鬼才知道天杀的姜文想表达些什么反D反社会的言论,他当上了导演真是俺们的不幸,可值得庆幸的是,低产的他几年才出一部电影,真希望他跟王家卫一个德行。
“全民老公”王思聪的网上叫骂为这场争论狠狠的扇了一把火。一向视王思聪为绝顶坑爹傻鸟的我这次终于看到了他的闪光点。他要么太诚实,没看懂就绝不装懂,直挺挺的对着老爹院线影片开火,再次演绎他“全民老公老爸,没人敢要的儿子”这一鲜活定位。要么就是他太聪明,用貌似“高端黑”的手法为电影默默做着大大的宣传。虽然,生平第一次我为王思聪点了赞,但我仍然怀疑以他的智商只能做前者,而再次被人当傻子一样变相利用充当了宣传工具则是他人见(贱)人爱的深层次理由了。
姜文的电影一向是有时代背景的,从民国、抗战到文革,但多半是个幌子。有的实打实揭旧时伤疤,有的是借古讽今,有的则更为隐晦地含沙射影。而这部《一步之遥》看似装疯卖傻、胡闹一气,但你要真说他导了一部三无闹剧,估计天底下没几个人相信,人家可是姜文啊。可当真把它分析得过于深刻与尖锐,似乎也有过度解读的嫌疑。姜文就是这么个怪物,有才有钱就是任性,把电影引到哪条胡同里都不觉得奇怪。这正是他的魅力所在,你不知道他下一部会玩什么。不过这次看来嗨过了头,玩过了火,走进了移动迷宫。
开场就是一大段话剧般的对白,武七、马走日的大段台词卖力至极,让观众刚坐下就有盛气凌人的压迫之感。你要说那个关于铰辫子的老长故事真没含义吧,那得多浪费电影时间啊,可硬要解析也真是费思量,见仁见智吧。我从“那辫子不也都铰了吗?叫人逼着铰的,跟自个儿主动铰的,那是一回事儿吗?”听出了点儿倒逼打老虎的味道。
而之后的舞台相声与大段歌舞就没啥深意了,顶多就是致敬一下默片和展示一下姜文的个人爱好与大场面调度能力。这两段跟后面剧情没多大关系,剪掉都无妨。无非是图个好看,但不爱春晚二人转与歌舞片的观众可就想尿了。而我这种就只想看色情美腿秀的大叔又嫌不过瘾,掐掉冗长的相声时间该多好啊。
之后进入了影片正题,要如何解读隐喻可就众说纷纭了。比如我就可以这样来看,本片的故事讲述了一位有着相当组织能力与号召力,形象、口才俱佳的政坛新星为了博眼球,与警察总长身份的小弟搞了一场非中央主场的群众运动,唱唱歌,跳跳舞,秀了一下自己国际影响力,顺道拍卖了美女,钱分给天下穷人。不料招惹了权贵,在一场莫名其妙的外姓人(完颜)涉毒命案里落下了莫须有的罪名。无非就是片中所说的左眼和右眼之争而已,却招致千夫所指,警察小弟背叛(被大帅铐着逆向进化,变成了猴儿)。还被王天王这类不良官媒落井下石,添油加醋的反复抹黑,掀起了“枪毙XXX”的全民运动。最终这位大佬也没经过什么缜密的调查,就匆匆的被丢进了牢房。
有人告诉他,来吧,配合哥几个演场戏,作践自己,保你不死。面对这最后难得的万众瞩目机会,大佬选择了体面的死,并发挥其演说家的本性在审判席上侃侃而谈,却被所谓的审判者持续打断,“你倒是打准点儿,我就闭嘴了。”可台下的偏偏打不出准确的子弹(举证不出确凿的证据),在完成了自己的谢幕演出后,他坠落青云,永远的闭上了自己那多话的嘴巴。他的姓名暗示了他不过是权力斗争中的一粒棋子,世事如棋。一步(棋)之遥间,他从万众景仰落到了世人唾骂,也从众星捧月沦为了过街老鼠。世态就是如此炎凉,这是一个两面派与小丑们展示丑恶嘴脸的舞台。to be or not to be。不是这么着,就得那么着。毕竟,“当英雄就必须得毙了马走日?”“枪毙马走日不是个人恩怨,是时事要毙他,民心要毙他。你枪毙的不是马走日,是民愤。武家一门,要出俩大帅了。”习武之人,焉能不动心。
这也许是最不靠谱的一种隐喻解读,可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爱怎么想就怎么想呗。反正本片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四类人:一、始终脸朝上,喜怒形于色,听风便是雨,爱盲目吆喝的不明真相的群众;二、变脸快如天气,脸皮厚如畜生的官场同僚们;三、表演夸张,为了献媚权贵,不惜欺骗百姓的媒体们;四、身陷囹圄,看媒体不断抹黑自己也没嘴争辩的失败者,“他是个体面的人,他是个要强的人,他不应该受辱骂……”。
不过由于姜文这次玩得过于怪诞与隐晦,大部分观众一头雾水,根本不知道他想讲什么。其实,我也压根儿没看懂!这年头谁还费脑细胞给你做政治考试论述题啊?所以,观众们怒了。这丫拍了些啥啊?大师和蠢蛋也真就一步之遥了。姜文迈出了这一步,陷到泥里了。
说到底,这电影好看也不好看。好看在于舞美、景美、人更美。而不好看在于,罗嗦、罗嗦、还是罗嗦。也许,姜文(马走日)闭上他那张爱显摆的嘴,他也就能在棋盘上行对路了,也就不至于沦落到被众人枪毙的下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