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历来信奉“成王败寇”这句话,如果一部电影打着励志片的旗号,但最终主人公并没有成为有钱人或者领导,那么就会有一票子大老粗们吐着唾沫说:呸,你还不是个球样。是的,中国人认的就是成功,而且对成功的理解也非常简单,就是金钱和尊严。不论你怎么宣传幸福与金钱无关,当他们吃不起饭时,供不起孩子时,当他们挤在闷热的公交车里看见其他有车一族舒服地吹着空调,他们对金钱的向往就会不可避免地产生。
《中国合伙人》是讲成功学的,很多人对它很反感,倒也无可厚非。有的人对金钱、成功这种事情看得很淡,所以不会买陈可辛的账。但有更多的人,他们或者是刚走出校园的学生,或者正值壮年,一心想要在社会上大展拳脚,总之,他们还在热血沸腾的年纪里。《中国合伙人》就是拍给他们看的。国家需要这些人创造GDP,他们自己也需要这样的激励,好让自己挣到更多的钱,过上好的生活。正因如此,尽管“成功学是骗人的”这个真理已经快要尽人皆知,但国家却仍然没有枪毙、封杀这帮骗子,就是这个道理。
成功学就像是一种洗脑政策,不遗余力地帮助国家调动起人民的积极性。这多好啊。如果我是国家领导,我也会支持他们的。“中国梦”的概念也是由此得来。所以,从成功学这一点来说,我并不反感《中国合伙人》。
而我比较反感它的是,它不够纯粹,一不小心漏了马脚,暴露了唯利是图的本质。
比如,黄晓明见到了当年抛弃他的女友,对方却对他的富有丝毫不感兴趣。这是说,金钱不是万能的,还说了青春已逝,不可挽回,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这是很有胸怀的,我很欣赏。但后来,邓超费劲心机地让学校上市,去曾经被羞辱过的餐馆,把实验室换成自己的名字,对老外巧言相讥,却是一种很小气很没胸怀的行为。陈可辛对老港片非常精通,知道营造集体情绪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中国人和外国人打擂台。所以,他把老外塑造得蛮横不讲理,对中国人百般刁难,再让三位合伙人反败为胜,激起观众的民族荣誉感。古装武侠和现代励志是不一样的,陈可辛照着《投名状》里赵二虎还回去的两鞭子设计出这样的情节,实在恶心得很,就像女友抛弃了你,她走了,后来你变成了有钱人,于是你回去对她说:I`m CEO ,bitch。只有最鸡贼的小男人才会做这种事,而陈导居然煞有介事地把这破事作为本片的高潮。
前后价值观的不一致,造成了一种断裂感,让人意识到这些所谓的理想、感动不过都是导演拼凑出来的商业元素。坦白地讲,观看前面时我一直觉得很不错,陈可辛作为一个香港导演,继杜琪峰之后再次成功地讲述了一个内地故事。三位合伙人的之间的友情不禁让人联想到《投名状》,现代题材的电影中,我已经很久没有看到这么动人的男人情义,这是吴宇森时代才会有的东西。但到了“攻陷美国”那段,我却被雷得天翻地覆。陈可辛的一个小小的失误暴露了他的“鸡贼”,之后的观影感受每况愈下,到了播放成功人士的幻灯片时,这种厌恶更是达到了顶点。
应该说,陈可辛在本片中的表现还是不错的。在这个贫富悬殊的内地环境里,他讲了一个创业故事,同时感动了处在两端的人,帮屌丝们打气,帮有钱人忆峥嵘岁月。这在某些人看来属于一种八面玲珑,但我却很欣赏。拍电影是一件很众口难调的事情,但陈可辛却做到了让不同的人和谐地共处同一个时空,也让现实中的大多数人都喜欢这部电影。这几乎是一种政治家的智慧。尽管有失误的地方,但他的导演技术还是成功展现了出来。
要放在以前,中国的创业片肯定是以歌功颂德,一个劲儿地投入党的怀抱为主,陈可辛开了一个类型片的先河,这一点是值得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