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第一个镜头就是“凶手视角”,开门见山。)
首先在类型上讲《无声言证》是一部标准的、教科书式的悬疑惊悚片。它前半部分以惊悚为主,后半部分逐渐过渡到悬疑的基调上。电影剔除了不必要的冗余部分,一开始,就以“凶手视角”先声夺人。结果观众都被骗了,原来不是凶杀是在拍戏。可以说从一开始导演就坚持、贯彻误导观众,让观众产生错误的期待,即:惊奇。
“惊奇是错误期待的结果”--《电影艺术形式与风格》
电影的故事发展始终贯穿着这种“错误的期待”。但并不仅此而已,这部电影之所以成为悬疑惊悚片的经典,也因为它几乎拥有所有商业悬疑惊悚片的经典手法。下面从4个角度分析一下这部电影。
(1,配乐 2,镜头 3,叙事,4,主题)
1,配乐:它的配乐完美契合电影故事行进的节奏,或尖锐或低沉或重鸣,紧贴节奏的发展,细腻而流畅。观影过程中如果有兴趣,可以特别关注一下其中配乐与剧情的衔接过程。
2,镜头:它的剪辑行云流水,叙事镜头不甚花哨,但丝毫不拖沓、冗长。在标准的90年代叙事镜头手法下,导演和摄影师却利用镜头的控制精妙地营造出惊悚感,实在是精益求精、令人叹服。导演和摄影师利用画面景深、镜头控制、精妙的场面调度、视角的切换,使观众时刻处于惊悚、危机的代入感中。(下面举几个例子)
(利用景深镜头来交代人物之间的捉迷藏的位置关系,营造密闭空间的危机感。)
(电影开头这段楼道的跑位捉迷藏戏可谓经典。这场戏场面调度精彩无比:演员跑位要配合准确无误,摄像机的跟拍要拿捏恰到好处。此外,镜头视角在观众的“全知视角-omniscientperspective”、“凶手视角”、“女主角视角”之间来回切换,始终让观众处于提心吊胆的强烈代入感之中。)
(保安巡查焚尸炉,左侧墙壁慢慢逐渐出现刀子一样的黑影,让观众误认为凶手要从他背后用刀子杀了保安,然后人物运动加速,镜头交代黑影原来是保安自己的帽子,观众虚惊一场。这段戏镜头运用堪称经典误导,让观众产生错误期待。)
(楼道追逐戏,导演运用杀手视角,然后拉镜,来体现紧张的追逐感,简直神来之笔!我第一次见到这样用拉镜的!)
(杀手要杀保安,下刀瞬间,换成了饭店里导演吃牛排,这是一个标准的惊悚片蒙太奇)
3,叙事:它的叙事结构由惊悚入手,逐渐过渡到悬疑的基调上,且电影始终让观众情绪保持在高度的紧张状态下,也让整个故事始终充满浓厚的悬疑气味,没有过早让观众猜到结局,也没有天马行空的扯皮而让观众脱离代入感。剧本实在是精雕细琢、经得起考验的精悍之作。导演掌控观众期待的结果可能就是观众被骗了。在这里导演为了制造不确定的期待而反复的误导观众,始终将剧情控制在模棱两可的发展过程中来制造令观众迷惑、猜测的效果。简单来说一句话:“惊奇是错误期待的结果”--《电影艺术形式与风格》。
(警长说的到底是不是实话?)
举个例子,在电影以“警长身份”作为主要悬疑点的戏份中,导演反复的设立桥段让女主角和观众摸不清他到底是警察还是坏人,直到最后一刻才揭晓。
4,主题:《无声言证》,我认为其主旨还有其引申义:无声言证,有口难辩。
(失语的坏人)
(被误解的夫妇)
(只能用电脑数位语音电话求助的哑巴女孩)
影片中的人物可谓集体换上了失语症。大环境下一群美国人来到语言不通的俄罗斯拍片,这本身就是一种“环境失语”。而电影中因为各种各样内在的、外在的沟通障碍、沟通矛盾,使得影片中的人物全体成了不能表达自己真实意愿的活哑巴,从而不断地产生误会而身陷危机之中:被绑的坏人嘟着嘴被老警察带上了有炸弹的车辆,只能用痛苦的表情干着急;哑巴女孩打电话求助只能通过电脑人工语音迟钝的翻译,与接线员造成了沟通障碍;导演夫妇拿着枪面对哑巴女孩楼下的邻居老头,被误会成凶手,有理说不清,正所谓无声言证,有口难辩。
总的来说《无声言证》这部电影配乐之准确、镜头之精妙、剧本之精彩,令人观后赞不绝口,回味无穷,是悬疑爱好者绝对不能错过的悬疑惊悚佳片。它陪我度过了一个悠闲休假的下午,看完之后我马上推荐给我的朋友了,只可惜导演安东尼·威勒此后再难有如此佳作,不过这也都是后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