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剧透,可绕道)
有些电影,当你没法明确知道它是不是好片、或者烂片的时候,你便不敢开口说话,但又不吐不快,《小王子》于我就是这样的一部电影。个人看来,《小王子》是一部画面精美的电影,音乐配画面,很柔很轻,部分时刻让人感受柔软。但这部电影看完了,也让人有些无语。
作为新增的原创情节,小女孩在飞行员病危后独自驾驶飞机穿越云端,抵达一座陌生的城市,发现故事里那个自大狂、那个国王、还有那个星星痴迷者,都在这里。但“大鱼”梦想落地,所有童话人物也都拥有了现实的外壳:国王是个电梯驾驶员、自大狂也是警察,星星痴迷者更厉害,变成了文明史上剥削的代表者——商人。
这部分本应是全片的核心情节,是的,作为一本小书的改编,它的诞生就被用作设定为【更精彩】。当然它做到了。所以这部分就当是原著之外、电影之中的另一个故事吧,首先,它是好看的。因为它要把安东尼·德·圣埃克苏佩里的思想给具象化出来,星球是什么?是个人意识,也是幌子。小王子曾经遇到的是什么?是实实在在的生活臆想者,开电梯的国王是,当警察的自大狂是。而且无一不是受商人控制、受生活牵绊的可怜虫。当然,小女孩还遇到了我们故事里的主角:王子先生。
这部分理应很精彩,就像《禁闭岛》中小李子以为自己发现“世界真相”、费劲逃离一样,从小女孩拼命蹬三轮车开始,节奏就变得无比欢快、激动、紧张。电影卯足劲儿告诉我们,“小王子”是会长大的,童话人物都是有原型的,这不是个童话,这只是一个最现实不过的故事,圣埃克苏佩里只是将其裹上童话外壳,然后告诉我们:要长大,也不要长大。
然而,是精彩,也不是精彩。虽说是中法合拍(财大气粗基美影业投资),但制作班底却几乎都是好莱坞的,故事也是好莱坞式的电影,起承转合,哪里有意外,哪里有高潮,一板一眼,量身打造感动,而且是服务于故事所必需的。不能骂,骂不得。只是在我们心里,小王子还是小王子,无论拍了三版,四版,还是五版,这依然是个童话故事。
为何说童话美好?因为其中贯彻的是寓教意义而不是说教意义。童话的色彩永远朦胧不清,宛如披上一层面纱,恰若淡若星辰的童年本身。这部电影画面好、配音阵容更强、(好莱坞式)改编也还算合理,最大不足恰恰是忘了小王子本身。曾经看书,文字不多,配图清新,那种滋味很巧妙,像阳光又像雨露,像清风又如余晖,恬然清淡,饮之如哀愁之水、品味似淳淳之蜜。
3D《小王子》恰恰在最后弱化了童话面纱,改编成功但是把对原著的阅读感受降到最低。几岁小女孩能懂什么呢?真正看懂小王子的,恰恰是许多许多成年人,就像《大鱼》、《大话西游》、《极地特快》,这是成年人的童话,影片明显定位也考虑到成年群体,但是一切不应该由这个小女孩讲述出来。“只有用心去看世界,才能看的真切,如果你想要制造羁绊,就得承受流泪的风险。”台词很美,感动观众的意图十分明显,无语又怪异。
“你知道《小王子》的作者吗?他是个飞行员,常常飞过沙漠的上空,他曾经描述过在夜里飞过荒寂无人的沙漠之后,忽然看到远远一处城市的灯火时的那种感动。因为有灯火的地方必定有人类,有灯火的地方也必定有着关爱……”
在《在漫长的旅途》中,星野道夫是这样形容安东尼·德·圣埃克苏佩里。他们的共通性在于,是生活的漫游者,是生活的观察者,而不是缔造者。作者用细腻之心感受着生活,然后用一种看起来并不那么现实的语气娓娓道来,带来细水长流般感动。然而电影讲得通透,为了缅怀而缅怀,为了感动而感动,为了回忆而回忆,为了美而美,强加表述,只会和原本朴实的思想更为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