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潮电影指的是出现于法国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中期的一股电影创作的新倾向。这股浪潮中的领军人物有许多是法国《电影手册》的影评人,其中最著名的是特吕弗、戈达尔、夏布罗尔、侯麦和雅克·里维特等。这些电影人崇尚电影的个人风格,喜欢手持摄影,注重实景拍摄和写实风格。电影的结尾往往具开放性,最著名的莫过于《四百击》的结尾定格镜头,一张稚嫩却茫然的面孔特写。年轻主人公的未来命运将会如何,我们难以预料。
电影结尾的长镜头也很让人称道,一个逃出少管所的少年一直在奔跑,镜头便也一直尾随着少年的脚步跃过郊野和丛林,直到一望无际的海边,然后少年转身,然后有了那个永恒的定格,整个过程足有几分钟之多。为什么要特意跟拍少年奔跑的过程?有人说想展现少年奔向自由的狂喜,可我却不这样认为。安东尼只是暂时逃出了一个囚笼。虽然他奋力奔跑,不停挣扎,可是接下来呢?他只有12岁,如果没有父母可以依靠,如果不能接受正规教育,他接下来能做什么?又如何生存?虽然经历了短暂的逃脱的兴奋,但是在转身的一刻他仍是疑虑和困惑的。他并不知道自己的未来在哪里?又何来真正的快乐?
电影名字“四百击”,来源于法文俗语“打四百下”,意思是对顽皮孩子要打400下才行,不专门了解根本无法得知其意。其实这部电影主人公安东尼在我看来,根本谈不上是个特别顽劣的少年。在家里,父母于他还是有威严的。每晚他会遵从母亲的命令倒垃圾,然后自己乖乖睡觉。只是他的学习成绩并不理想,父母对他过于粗暴且少有关爱,学校老师又过于刻板和严厉,导致他厌学逃学,逐渐脱离生活的正轨。
电影有一个细节特别好。就是安东尼和伙伴逃课在巴黎街头闲逛时,无意间撞见了母亲和别人偷情,他却假装没看见母亲赶紧离开。当晚母亲晚归从他床榻边经过,他也装作熟睡不知母亲归来。从这样的细节,我们可以知道安东尼绝不是一个特别不懂事,只知道胡闹的孩子。他珍惜自己的小家,他不想父母因此事关系破裂。所以他既不愿告诉父亲母亲偷情,也不想在母亲面前说破此事。但是由于学校老师接下来对他断然停课的野蛮处理,他又开始流落街头,在无可奈何之下还偷了父亲公司的打印机。因无法出手,在准备归还打印机时被抓。整部电影没有一个特别核心的事件,专注呈现的是少年安东尼在家、学校、街头和少管所的各种状态。导演希望观众能主动跟随安东尼,并感受和思考他的生活。
童年并不总是令人愉悦的,因为小孩子总是很难掌控自己的命运,大人们的一言一行对孩子都有着无比强大的影响力。父母的关注与爱就是温暖的初阳,而父母的离去与冷漠则是寒冷的黑夜。特别心酸他孤零零一个人被带往少管所的画面,更令人心寒的是母亲到少管所看他时说的那番绝情的话。电影里,安东尼与家人一起的温暖时刻太少,印象特别深刻的就是他和父母一起去看电影时的开心样子。
客观讲,安东尼的童年生活绝不属于特别残酷的那种。一个充满争吵却少有温暖的家庭,粗暴的老师,压抑的教育环境,受伤而无助的境地,这或许是很多问题儿童都曾碰到过的境况。从安东尼的身上,观众可能可以挖掘到更多共鸣的东西,这也让电影更具现实教育意义,尤其值得父母和教育工作者深思。
据说这部电影带有导演特吕弗的童年自传性质,他本人就有过不幸的童年,他的恩师安德烈·巴赞是在少管所把他带走的。安德烈·巴赞是法国电影史上的大名鼎鼎的人物,被认为是法国新浪潮电影的“精神之父”。也就是在他的培养下,特吕弗才成了新浪潮电影的领军人物。电影《四百击》在片头专门向安德烈·巴赞致敬就是这个原因。
导演特吕弗
《四百击》是特吕弗“安东尼系列电影”的第一部,并于1959年获得了戛纳电影节的最佳导演奖,标志着“新浪潮”作品的被正式认可。之后关于安东尼(又译安托万)的成长、恋爱、结婚离婚等人生历程也被特吕弗拍成了电影,分别是《安托万与柯莱特》、《偷吻》、《床第风云》和《爱情狂奔》。
——————————————————————
想阅读更多本人文章,还可关注微信公众号:萱草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