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灵神探》:沁润着基督教情怀的电车难题
文/空语因明
《通灵神探》,这个译名对该影片主旨的遮蔽,类似于《猜谜杀手》。猜谜,营造神秘氛围,通灵,释放神秘氛围。它虽然有着悬疑侦探片的称呼,但却是几乎正经八百的“伦理片”。它是功利主义伦理的思想实验,抹上沁润着基督教情怀的圣油,在血浆和心理透视的热情中一起烘烤而成的。
这个影片里能够通灵的罪犯,所代表的大致就是持有功利主义伦理观的人,这人认为道德行为应该促进幸福,避免不幸。非常简单,但简单有时却很难简单。功利主义伦理曾经遭受的一种批评认为,如果一个人不能预见这个行为是否能够增进幸福避免不幸,那怎么会知道这个行为是否道德呢。于是,预见能力,就是本影片里的“通灵能力”,似乎就成为功利主义伦理所需要的。一个有预见能力的人就成为能够实践功利主义伦理的代表,本影片的通灵罪犯就是这种人。他杀的人都是那种将要遭受不幸的人,而且他杀人的方式是“无痛”的。多好的人呀,实践着增进社会幸福的理想,却不求回报。但好人不懂宣传也可能就是坏人,于是,这个通灵罪犯就成了坏人。对于群众而言,他就是一个杀人犯,一个扰乱社会治安的罪人。这对于一个“圣人”而言,是不公平的,于是,他就以救世主的事迹来安慰自己。他出场的情节,确实像救世主那样神叨。
后来,他大概是活腻了,想要解脱,也或许是在他身上所具有的不幸大于幸福了?然后,他想要通过清除自己的生命来进一步增进社会的总体幸福,实现这一点还不够,他还要将自己的教义传递给另外一个通灵者,就是本片片名所谓的“通灵神探”。通灵罪犯通过几个鲜活的杀人实例向通灵侦探传达了自己的伦理关怀。最后,这个通灵罪犯设置了一个类似功利主义伦理思想实验“电车难题”的场景,迫使通灵侦探把自己杀掉了。影片将通灵罪犯和通灵侦探的对峙安排在地铁上的情节是很应景的,非要找个电车是没必要的,而且为了将选择的难题交给通灵侦探,通灵罪犯被挡住,地铁外面的特警无法射杀通灵罪犯。
当然,这只是该影片的情节主线,另外通灵侦探那个患绝症女儿的死,大概体现的也是功利主义伦理。
这种伦理片如果没有了像通灵之类的设定,应该会相当无聊,于是它就成了一个探案悬疑片:里面的血流满面画面和对路人的心理透视,就像游戏一样,转移着内涵本身的枯燥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