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时不时地在回顾一些以前看过的老片子,如果遇到没有写过长影评的就码了补上,也算是还债吧。我的日志中有一个分类叫「经典重温」,补完的功课便扔到里面。孔子说:「温故而知新」。有些电影时隔多年后再看果然会有不同的感受,或者品咂出新意,或者难以找到前次观影时的动容。正如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我们生活的经历和观影的经验也使我们对于电影的看法不断改变,甚至这种改变亦会令自己感到惊讶。
假若说上一部重温的电影《情枭的黎明》让我对卡里托的悲剧命运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那么在又一次观看《硫磺岛来信》时,我发现已然没有了当年的感触。我查看了当时对此片的微评,是这么写的:不管对活下来的也好、死去的也好,赢了的也好、输了的也好,想投降的也好、想死战的也好,战争——说到底——都他娘的是狗屎。并且还给了八分的高分。我努力地想尝试寻回那个时候语气中的「愤怒」,然而还是以失败告终。难道说,对于战争的丑恶,我现在已经看淡了吗?
不消说,《硫磺岛来信》确实是一部很好的影片,而克林特·伊斯特伍德也是我极为尊敬和喜爱的演员兼导演。东木老先生开创性地将《父辈的旗帜》与《硫磺岛来信》套拍,分别以美国人和日本人的视角来展现二战时的「硫磺岛战役」。前者我尚未看过,但就本片而言,凝重质朴,既有战争的残酷场面,也有个体的人性描绘,反战的意味不言而喻。能够摘取金球奖最佳外语片奖,其质量还是过得硬的(虽然在这次的重温中发现二宫和也的某些演绎方式和表情略显出戏,与整体的格调有点不搭)。
如果将战争分为两面的话,那么A面就是战争的进程与场面,而B面则是战士的内心和人性反映。《硫磺岛来信》的成功之处在于弱化了A面,把大部分的工夫下在了B面。本片着墨最多的有四个角色:栗林忠道、西竹一、西乡和清水。前面两个是真实的历史人物,属于接受过西式教育的日本军官,没有那些老派的武士道思想和作风(比如栗林忠道严禁士兵自杀殉国,又如西竹一救治美国伤员),然而作为军人和高级将领,他们有着自己的荣誉和尊严,选择以死报国与其说是忠于天皇,不如说是忠于职业操守;后面两个是虚构人物,代表了相当部分的下级士兵,在入伍接受军国主义灌输之前他们也有自己的工作、家人和思想,因此在战争中的厌战和投降也情有可原,其中尤以清水的死更显悲惨。即便「投降」在东西方文化语境中有着那么大的差别,但清水还不是被美军一杀了之。所以,用正义与否、狂热与否、野蛮与否来简单划分战争双方是绝不可取的。对于国家或许还有输赢之分,可是对于个人来说却只有输家,战争带来的是永久的创伤。
当然,本片也有不尽如人意之处。除了前文提及的二宫和也,导演对于几个主要人物的塑造基本都以白描为主,欠缺了一点细致,换句话说人物形象的框架有了,只是太过粗浅。同时在人物关系的处理上也似乎差了一口气,栗林与其他老派将领,以及部队上下级之间因作战理念和效忠殉国等问题上的不和可以有更多发挥的空间,然而影片并没有加以渲染。这点可以理解,但总觉遗憾。
回到本文开头说的这次重温并未带给我当年的观影情绪。非是我不再痛恨战争,而是对战争的残酷本质有了新的认识。古往今来,虽然全世界人民都向往和平,但战争终不可避免。一旦战端开启,就是一场只求生存的游戏,仁义道德被不择手段取代,任何冠冕堂皇的话在生死面前一文不值。战争是一个足以改变人性的恶魔,所有事后的同情或者道德评判都是马后炮罢了,设身处地去想我们自己未必会做得更好。《硫磺岛来信》让我们看到了战争的B面,不过也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