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甄子丹和叶伟信炮制过两部混合格斗(MMA)电影——《杀破狼》和《导火线》。尽管片中武打场面很精彩,但格斗仅仅是“以暴制暴”的工具,不是一种“体育项目”。很多观众不知道甄子丹打的是MMA,只觉得这种武术很特别,很实战。而《激战》的对白里出现了“MMA、综合格斗”等名词,起到了一定的普及作用。
李小龙作为“混合格斗之父”,在《龙争虎斗》里就打过一场MMA,并以高超技艺锁住了还未成名的洪金宝。但几十年过去了,中国人还在看咏春叶问打洋鬼子。这就有问题了。其实,武术早已不是保家卫国的技艺,而是一门体育运动。中国人沉浸在李小龙和功夫片的幻想中,自认天下无敌,却连国际比赛都进不去。功夫电影也逐渐沦为井底之蛙,不见天日,实在是一种深深的悲哀。这不是一个“尚武”的时代,与其死守功夫片的辉煌,不如给它转个型,拍成“体育片”看看。
《激战》的定位很准确,不是武侠片,不是功夫片,而是一部体育励志片,这一点我很喜欢。有坏人,找警察。要打架,上擂台。遵守比赛规则,在文明世界干文明人的事。格斗是一门运动,不是快意恩仇、除暴安良的工具——这才是我们需要的国际意识。
林超贤以枪战动作著称,爱追求国际化,前作《逆战》更是力求一种好莱坞的气势。且不论跟风正确与否,最起码“枪战片”又重回观众的视线。林导也成了“枪战”的代名词,犹如徐克之于武侠。鉴于陈木胜连年疲软,林超贤可以做他的接班人了。
《激战》的拍法很“好莱坞”,尤其是格斗场面。比赛场地为UFC八角笼,镜头摇摇晃晃,有一种“赛事直播”的感觉。但这里又出现一个问题:观众看打拳,都希望看清是怎么打的,摇晃镜头到底是好,还是不好呢?
记得《导火线》里,叶伟信运用出色的镜头调度,拍清了甄子丹的每一个动作轨迹,连“锁人”的原理都明确无疑,但这种拍法缺少写实感,适合“动作片”,不适合“体育片”,而且,演员的武术功底不强,拍得太清晰会露出破绽。所以,怎么拍清动作,又保留比赛的写实感,是导演和演员都要下功夫的地方。希望能看到更好的作品。
吐槽留到后面,林超贤的缺点是太追求国际化,细节做不好就沦为山寨。这片某些地方还是有违和感,比如,说中文的老外,这也是港片的老毛病了,片中甚至还调侃了一下。还有安志杰出场时一记凌空飞腿,哪里是混合格斗该有的动作。梅婷的感情戏也太泛滥了,这一点叶伟信就做得比较好。 总的来说,是个不错的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