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电影及电影人及电影发烧友的联盟公社 – Mtime时光网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7151

大卫·芬奇:保持变态还是回归克制?

$
0
0


深刻没有什么不对,电影不该囿于娱乐。
——衡·Isabella 【小感悟】

 文 | 衡·Isabella

 

完美,完美,完美。用光、用镜、用词他力求完美。

 

深刻,深刻,深刻。表演、构思、布景他力主深刻。

看他的电影,不禁让人怀疑,如果在他8岁那年,父母选择送给他的礼物是冲锋枪,那么他今后的人生是不是会被完全改写?世界上会不会从此多了一位神秘连环杀人凶手,而不是一位擅于在电影中嘲讽“人”的独特导演。

旧金山湾区是大卫·芬奇长大的地方,从小就与《星球大战》的导演乔治·卢卡斯是邻居。那时候,小芬奇的身边发生的是:《美国风情画》和《教父》都是在他生活的地方拍摄的。对于别人来说是梦一样的事情,对他来说却是日常,正因这样,他和身边的小伙伴都觉得长大之后,理想的职业是去制作电影。当小芬奇亲眼看到《虎豹小霸王》的后期制作后,他的脑中仿佛过了一道闪电:什么律师、医生,怎比得做导演酷!



 

简与繁


我想,大卫·芬奇在个人风格鲜明的导演堆儿里,留给观众特别的印象关键词应该是压抑、暗黑以及湿乎乎的黏腻。无论是令他声名鹊起的《七宗罪》还是让人拍案叫绝的《搏击俱乐部》,带给人的感受都像是他亲手操纵着一架重型机械,向站在机械窗外的观众们头顶大肆倾倒粘稠却冰冷的胶状沥青,让人愤怒、挣扎、渴望痛快的咆哮。

 

 

芬奇的惊悚犯罪,以构思超出意外,又回归戏剧常理而令人惊喜。他喜欢让罪犯牵引侦破,一次次为侦破设圈套,让人以为自己明明已经揭露了罪恶真相,到最后才发现,其实还是在罪犯的终极“圈套里”。

 

 



《七宗罪》的功劳之一是告诫观众遇险不要喊“救命”,相比之下喊“着火了”会更加有效地引起关注。而看到结尾,除了随两位警员逐步摸索出犯罪意图和根据外,即便要结束也还是难逃被导演当头棒喝的感受,让人深刻地记住了这一圈套。

当芬奇把一位因长期失眠的人,透过《搏击俱乐部》中的无政府主义、被边缘化的人、绝望的人、怪异的人同时纳到一起,并由男主自己难以察觉的方式赋予他权力时,社会开始惶恐和无序起来。这里芬奇还是不留情分的嘲讽人们习以为常的一些事情。


他的悬疑题材作品,不屑于结尾处的皆大欢喜,他就是要让人看到这世界并不完美的真实一面,一如当年他看完《大白鲨》再也不敢去海里游泳一样,他片中的犯罪也没有给人缓和的余地,罪恶就是罪恶,人们荒谬的邪念,即便破灭也不是轻易就能做到的。

“我有一些人们想象不到的邪念。”

这句话或许可以解释人们为何喜换大卫·芬奇环环相套的作品。邪念人人均有,能与芬奇的邪性相抗衡的或许不多。在邪路上,芬奇令人折服的是线索简单、现象庞杂、邪祟彻底。


神秘与文艺


细究大卫·芬奇为人称道的是悬疑类型的影片,一可以看到他那份对神秘的执着和对文艺的期许。

芬奇塑造的主角多以宗教延展为长,不论是《七宗罪》《搏击俱乐部》还是《十二宫杀手》,对于救赎和信仰,以及冥冥之中人的觉醒力量,使得他聚焦的角色哪怕不是主流群像,也具备了一些与人们息息相关的生的联结。至少,与那些具备宗教信仰或心灵修行的人是有连接的。


需要单独提一下的是《十二宫》,资料显示,这部影片是芬奇根据美国1969年出现的一名自称是十二宫杀手的人的真实事件改编而来的。其实在这部影片里,明显可以感受到芬奇风格的变化,暴烈场面减少,冷静为主;血腥演绎减少,克制为主。不变的还是压抑和嘲讽,不过这次,他对人类的宽容明显了起来,警察迟迟无法揪出凶手源于多层受限,媒体对于调查的无力除了社会压力还苦于无法合并进司法程序,哪怕你知道凶手就是眼前那个人,也没有多大希望将其绳之以法。芬奇嘲讽人类作茧自缚,也同情因此而陷入恶性循环的无辜群体。

《十二宫》让人再次看到芬奇不一样的东西,在于他给嫌疑人的特色定位,一名酷爱某部影片的模仿杀手,这又一次证明了芬奇对自己精准的了解:有几人能想到文艺青年的犯罪会是怎样的出人意料呢。芬奇便在文艺爱好者的嫌疑人身上做起文章,线索唾手可得,证据永不成立。




嘲笑与同情


说起嘲笑和同情,芬奇迷们或许对他这样一段表述比较熟悉:“我觉得人都是很变态的,我一直都保持着那样(的观点)……这一直以来,都是我导演生涯的根基”。

因此,哪怕芬奇放下悬疑题材,转身尝试纪录和奇幻题材,上面的话也在平和或者浪漫的题材中,展露着他的人生哲思。在《社交网络》及《本杰明·巴顿奇事》中,他一如既往地嘲笑人的愚蠢,却也毫无例外地同情人的寂寞。



传记片《社交网络》令我无法轻易忘掉的场景是马克·扎克伯格最后一人在会议室里,一遍一遍手动刷新着Facebook的页面。这个动作重复了几次,没有台词,只有配乐。饰演者没有多余表情,你就轻易的能感受到那份刺骨的寂寥。

 

而《本杰明·巴顿奇事》通过将主角的人生设置为时光倒流模式,也带给人不少对比触动,芬奇借用上帝的爱,给了本杰明一条活路,这才有了最后一幕婴儿长眠于自己一生挚爱的女人的怀中的震撼。如果仅凭自己,或许没人会考虑如果这一生是倒过来经历的会怎样,而芬奇告诉人们,如果我们是以从老到少的状态走完一生,也并没有比现在快乐或烦恼多少,该来的总会来,该跑的还是会跑。

 

 

人的变态,或许还体现在即便渺小,却也耀眼上吧。


回看大卫·芬奇的个人从业经历,这位特别的导演在广告和MV领域摸爬滚打10年才进入电影领域,技术能手的他,却十分注重故事对观众的引力,不刻意卖弄特效,足以推断他受追捧的必然。


有性格,有锐度,抹掉满溢的个性,便能收割大奖。



至于要保持变态还是要回归克制,取决于他是否想多拿几个奥斯卡。不过对于他这种18岁就能靠故事抓住人心的奇才来说,管他是变态还是克制呢?他能带给过度娱乐话的电影多少值得深思的涵义,才是正经事。

 

 

2016.08.27 

——衡·Isabella 【伤痕 促成思考】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7151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