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一名黑人棒球手杰基·罗宾森被白人经纪人布兰奇·瑞基挖掘,准备把他加入白人球队进行训练并参加赛事。由于由来已久的种族歧视观念,差不多所有相关白人都不能接受这种“奇耻大辱”,特别是白人运动员,对杰基的谩骂嘲讽更是家常便饭。布兰奇使劲浑身解数,软硬兼施上下齐攻,总算让双方相安无事一起共事。最让人忍无可忍的还是在赛场上,对方教练口无遮拦的对杰基进行挖苦戏弄,使得杰基的精神状态几近崩溃状态,关键时刻,还是布兰奇成为杰基最大的精神支柱,让其稳定心态专心投入到赛事当中。从而,杰基最终在赛事中表现出色赢取比赛,不仅成为打破黑白球员的隔离历史,还一举成为一代传奇黑人球员。
影片根据真实的历史人物事件改编,金牌编剧人布莱恩·海尔格兰德自编自导。黑人新秀查德维克·博斯曼主演原型人物,但老态龙钟的哈里森·福特饰演的布兰奇才是最大看点,貌似他才是片中的灵魂人物或者是他个人的传奇事件。尽管这是一部以“42”命名的黑人传奇励志电影,其实,这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励志电影,从片头一开始的“棒球是民主制度的最佳代表”这句台词开始,就注定这是一部具有美式主旋律基调的影片。事实证明,在两个多小时的时长中,90%以上的桥段都与种族主义话题有关,至于黑人杰基奋斗的心路历程却鲜有提及。所表现更多的,是如何在白人的鼓励和扶持下,才实现了自己的体育梦想,似乎片中的每个人都不是种族主义者了。使得黑人主角杰基根本达不到《姜戈》那样把控气场的强大氛围,不知在另一种层面上,这是否也算是一种居高临下的歧视角度。
尽管棒球在影片中被标榜成民主制度的最佳代表,但是,从片中的当时情况来看,棒球还不能代表最佳的民主制度,毕竟在片中贯彻始终的都是种族歧视话题,白人专用的卫生间,黑白避免同时使用的浴室,只允许黑人队员携带妻子跟队,凡此种种歧视标准不一而足。当然,就算今时今日黑人在美国已经被贵为总统,但依然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各种歧视争议。不提黑人小孩被白人警察枪杀后可以被无罪释放这样的极端事件,单说在影视界,一名黑人导演想在白人圈中扬名立万,都是件比攀登珠穆朗玛峰还要艰难的事情。不说这样的美式民主制度存在着多大的虚伪性,至少,没有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美好。如此看来,迈克尔杰克逊就算已经贵为天王级人物,也要把自己整成鬼样,漂成白皮肤的思想,也就不难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