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电影及电影人及电影发烧友的联盟公社 – Mtime时光网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7151

【经典佳片赏析】精神病患者:悬念大师为你制造惊悚片典范

$
0
0

      看片不少,但是经典不多,每逢看到当前热映烂片,觉得时间虚度,扼腕叹息,遂产生恶补经典,提高观影素养之意,遇到心仪,与时光网友分享,岂不是人生乐事?那就以悬念大师希区柯克的《精神病患者》开始吧,自己为自己开辟专栏,与影友共享经典盛宴。

 

 

      看了有“悬念大师”之称的著名导演希区柯克在1960年拍摄的惊悚片《精神病患者》(又名《惊魂记》)你一定感到惊诧,现在恐怖影片经常出现的“多重人格”或者是“人格分裂”在很早以前就被这个面貌略显丑陋的胖老头运用自如了。影片的人格分裂虽然没有《致命id》那么强烈,但是足以带给那时的惊悚片爱好者们足够的心理刺激了。更可贵的是,那个时候已经有彩色片,可希区柯克硬是用低成本的黑白片来拍,理由竟然是怕“太血腥”而影响观众的观影心情,这对我们现在的一些恐怖片导演无所不用其极甚至达到滥用的地步还会抱怨条件不足真是一个强烈的反差。

 

 

      影片情节是这样的,年轻漂亮的女秘书玛丽恩和一个叫山姆的帅哥偷情,竟想要和其结婚,帅哥说经济条件太差不行。一次单位一个大客户放到她手中4万美金,让她存银行,她心存歹念,驾车带着巨款逃亡,到贝兹旅馆时,和年轻帅气的店主诺曼交谈甚欢,本想到诺曼家做客,却听到母子争吵,玛丽恩于是作罢独自回屋洗澡,却被一个神秘杀手拿刀残忍杀害。事后诺顿将玛丽恩及其车子甚至包括报纸包的钱都沉入水塘中。姐姐和私家侦探为找到玛丽恩共同找到山姆,可侦探在四处调查查到贝兹旅馆时,想找诺曼母亲了解情况时又被神秘人物杀害。从影子等蛛丝马迹来看,似乎是诺顿母亲。姐姐和山姆为寻真相找到警长钱伯斯,怀疑诺顿母亲作案,可钱伯斯却说出一个惊人真相:诺顿母亲已经去世多年。姐姐和山姆不甘心到旅馆去查,结果却惊人地发现凶手其实就是诺顿,只不过他穿着母亲的衣物。专家分析诺顿因为母亲和他人偷情由爱生恨将两人杀死,但对母亲的畸恋却导致他将一半人生给了母亲,也就是说他人格分裂成两个人。他自己喜欢上美丽大方的玛丽恩,可他体内那个与他有畸形爱恋的母亲却醋意大发杀了人。

 

 

      影片虽然完成于1960年,可即使现在看也是具有相当的魅力,是什么让影片成为经典?肯定不光是人格分裂,还有影片的惊悚元素,包括摄影、音乐音效、蒙太奇的巧妙运用等等,都堪称巧妙、精致。影片开始出字幕时就巧妙运用黑白色彩,用类似于精神病人服装的灰色条纹来作为字幕背景,给人造成视觉冲击;影片在叙述玛丽恩拿钱出逃时用了大量主观镜头,夸张了警察对她的跟踪,让人感觉她已经被怀疑,是对她紧张心态的渲染,可能警察只是例行公事而已,是她的做贼心虚的心理在作祟。

      影片在玛丽恩出逃驾车时,出现了她的领导和下属的对话、警察与车行老板的对话,这明显的声画不对位运用非常巧妙,不仅衬托了玛丽恩的紧张,还营造了玛丽恩亡命天涯的整体氛围,让观众对事情的发展充满悬疑和期待。声音的魅力还体现在分裂后的诺顿,作为母亲出现时声音是母亲的声音,让人不寒而栗,惊恐万分。

      浴室杀人一段也很精彩,通过各个特写镜头的切换,巧妙的避开了血腥和暴力,但是却让人感觉更加不寒而栗,影子的运用巧妙为现代的惊悚片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最精彩的还是结尾,当姐姐和山姆分别执行闯入小楼寻找老妇和拖住诺顿的任务后,形成了两条紧密联系的叙事线索,形成了平行交叉蒙太奇,很好的营造了紧张的氛围,特别是为姐姐着急,每时每刻都在担心杀手出现。两条线索交相呼应,为影片最后悬念的揭开做了非常好的铺垫。

      作为惊悚片,影片的一些道具的运用不可或缺,包钱用的报纸、旅店的两个神秘大鸟雕像、诺顿卧室里面的镜子、拖尸体的窗帘等等,或者是暗示,或者是制造惊悚的工具,起到很好的效果。

      总之,影片通过教学似的经典手法告诉我们惊悚片应该怎么拍,也告诉我们:不义之财君莫取,多行不义必自毙!呵呵!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7151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