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电影及电影人及电影发烧友的联盟公社 – Mtime时光网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7151

《无知无觉》观后感

$
0
0

无知无觉的剧情让人联想起《烈火焚身》,两片都是关战争带来的悲剧,剧中角色都在回溯过往时,才挖掘出自己身世的重大祕密;也让人想起《羊男的迷宫》,故事皆聚焦在西班牙内战与战后影响,并藉孩童眼光,来看社会交织构成的庞大恐怖;不同的是《羊男的迷宫》尚能藉孩童想像逃避丑陋现实,而《无知无觉》的叙事更为直接与暴力

 

 

剧中孩子们虽无痛觉,却有感觉,他们被视为怪物而遭软禁,说明人们对非我族类的粗暴对待

 

 

孩子们待在小小牢房内,目睹人性的醜陋与堕落,慢慢的,也把自己仅存的感觉(人性)给消磨掉,最后摇身变成魔鬼

 


人性扭曲,不是天生缺陷,而是后天养成

 

 

影片中的关键角色是个名为贝尼诺的男孩,他虽然没有痛觉,却懂得爱、疼惜与寂寞,会在灰暗的隔离室挖出小洞,只跟隔壁女孩聊天或触碰对方的手;会了拥有一小狗的陪伴而不惜一刀划开修女脚踝;会因伙伴的逝去而眉头紧皱,眼神中不再存有怜悯......


 

影片中有两幕戏设计的挺好:

其一,年幼的贝克诺看见年轻护士落泪时,曾经问她:「这是什麼?」(贝克诺没有泪腺故无法落泪),护士说这是眼泪,贝克诺问她何会有眼泪?护士说人会落泪有两种情况,一是喜极而泣,一是伤心欲绝

 

 

眼泪是影片的重要关键,能够落泪者未必比无法落泪者更有人性;缺少泪腺或欠缺痛觉也并不代表没有感受。眼泪的两种极端反应是「欢喜和痛苦」,对应的就是「爱与恨」;而爱与恨往往只有一线之隔,就像墙内与墙外、拥抱与隔离、接受与拒绝;隔离没有痛感的孩子(或是弱势族群),可以让社会变得更美好,或加剧人与人之间的仇视与猜忌


 

二,由于战后生活混乱、物资柜乏,犹太医生霍兹曼未免遭受隔离的孩子们落入恶人手中,决心注射药物让孩子们安乐死去;贝克诺眼见伙伴死去,满脸怒色,待霍兹曼」医生前来送他最后一程时,贝克诺先是紧紧拥抱了医生,而后残忍地医生



这个段落让人观来格外心痛霍兹曼医生算不上是坏人,只是他求自保而妥协与同意软禁没有痛感的孩子、甚至没有过问孩子们的意見,便自做主张夺走他的性命,其行径和当年强制下令软禁些孩子们的医生并无二致


 

导演要观众感受的是那深埋在人们记忆中,比切肤之痛还痛,痛到难以言语,让人不堪回首的错愕与感伤。就如「辛德勒的名单」一样,虽然两部电影的格局与切入角度不同,但看完之后心情同样都很沉重,对于人性的善恶愚昧,所造成的伤痛,有着莫名的厌恶。

 


总之这是一部导演、美术、音乐、摄影和演员等各方面皆有可观性的作品。

 Insensibles (2012) 预告片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7151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