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电影及电影人及电影发烧友的联盟公社 – Mtime时光网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7151

永不媚俗的灵魂——十大摇滚剧情片(全新整理版)

$
0
0

(根据旧作整理)


     文德斯说:“今天摇滚与电影的联系比以往任何时期都要紧密,文学、戏剧和绘画看来似乎与电影的联系更紧密,却远没有摇滚来得贴和时代、准确直接。”确实,摇滚乐与电影的完美结合,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因而使影片和摇滚乐一样拥有永不媚俗的灵魂,哪怕是某些影片并非直接描写摇滚乐或者根本和摇滚乐无关,但也因为它的不媚俗与抗争,具有了“摇滚精神”,比如《飞越疯人院》和《天生杀人狂》;反之,有些以摇滚乐的题材的影片尽管充斥了“摇滚乐”,也因为他的媚俗而不被我认为是“摇滚电影”,如《北京乐与怒》和《摇滚姐妹》,至少不能是纯粹的摇滚电影。而本次评选TOP TEN十大摇滚电影,笔者遵循了以下标准:

1.具有摇滚精神,不媚俗

2.真实反映摇滚发展史

3.不包括演唱会录像和纪录片(虽然有些拍的很精彩,比如马丁斯科塞斯为The Band拍摄的《The Last Waltz》,再如去年(2011)风靡一时的《寻找小糖人》)。

4.也不包括为乐队宣传而拍的片,如披头士的《一夜狂欢》,《黄色潜水艇》,虽然他们非常棒,尤其是后者。

好了,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摇滚乐这朵“伤花”是如何怒放在银幕上的——


1.《迷墙》Pink Floyd the Wall(1982),Alan Parker,英国

#迷墙/Pink floyd the wall(1982)迷墙 
Pink Floyd The Wall 
(1982)

    一部最出色的也是最著名的摇滚电影。1979年英国的传奇摇滚乐队PinkFloyd推出了摇滚乐史上最经典的作品之一——概念性双唱片专辑The Wall,由乐队的灵魂人物RogerWaters根据自身经历创作的半自传性作品,这张唱片以“墙”的概念为基础,抒发了对战争的恐惧(RogerWaters的父亲死于二战),对人性麻木的控诉和社会阴暗面的描写,特别是体制(包括教育制度)对人性的摧残。唱片推出后,不仅在摇滚乐界,而且引起整个西方文化界的巨大反响。两年后,英国著名导演阿仑派克决意把它搬上银幕(在此之前他已拍摄了青春音乐片《名扬四海》Fame),他请来了英国乐队Boomtownrats的主唱Bob Geldof扮演影片主角Pink,运用大量的电影表现手法——蒙太奇和动画极好的传达了唱片的主题(当然也有包含导演自己的对唱片的理解),不仅如此,影片的声音表现手法引起极大震动,全片没有一句对白,全部采用PinkFloyd在The Wall中的歌曲(也有一些唱片中未出现的歌曲)作为推动影片情节发展的媒介,就像一部长篇musicvideo。这部影片的出现直接引发了1980年代music video的热潮。另外影片的制作方法也引起后来电影人的纷纷仿效。不过如果你对西方战后青年的生存概况和反主流文化等内容不够了解的话,你大概不易看懂这部片子。值得一提的是阿仑派克在十五年后,又拍摄了根据音乐剧改编的影片Evita(由麦当娜主演。),全片仍然没有一句对白。


2.《逍遥骑士》Easy Rider,1969;Dennis Hopper,美国

#逍遥骑士/Easy rider(1969)逍遥骑士 
Easy Rider 
(1969)

     1969年,现代公路片的鼻祖,《逍遥骑士》(Easy Rider)横空出世,铮亮的高把哈雷摩托车,星条旗的国旗装,无尽延伸的公路……两位主人公漫无目的的横穿美国,真正体现了“在路上”的感觉,然后就是一系列的奇遇:莫名其妙的入狱,莫名其妙的死亡,一切的一切都符合公路片的特征:孤独与无助。对于那个已逝去的嬉皮时代,《逍遥骑士》是最真实的纪录,1950年代凯鲁亚克、金斯堡们“垮掉的一代”的迷惘仍在1960年代延续。

作为血统纯正的公路片,《逍遥骑士》为我们展示了所谓“终极思考”,人存在的本真价值是什么?这几位年轻人的所作所为其实都是希望对自身价值的认同,和另外一部著名公路片《德克萨斯的巴黎》一样,《逍遥骑士》也是一部关于存在与虚无的影片,每个人都希望在存在的基础上自我造就,活得精彩,但是这种对自由的向往却在现实中受到了最残酷的打击,这在崇尚自由的美国不能不说是个悲剧。

     我觉得公路片和摇滚乐似乎有着藕断丝连的关系,摇滚乐的重要精神支柱之一就是永远“在路上”而且它们都崇尚对个性的追求和对自我的寻找,《逍遥骑士》也明确的体现了这点,还记得Jack Nicholson在片中说的那句话吗?(为什么“逍遥骑士”到哪里都不受欢迎?):“他们感觉受到了威胁。他们害怕你们所代表的东西:自由。”,这恰恰也是摇滚乐很多情况下不受待见的原因,再加上影片里出现的多首摇滚乐,因此我们也可以把本片称为一部“摇滚电影”。

      和那些高成本影片相比,《逍遥骑士》基本没有使用原创的电影配乐,制片方也没钱去购买那些大牌音乐人的走红单曲——影片选取的乐曲都不是在大红大紫的,这点和差不多同时期的新好莱坞电影《毕业生》完全不一样,但正是这些清清淡淡的歌曲,和影片的主题风格完全合拍,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伴随着摩托的轰鸣声,美国摇滚乐队Steppenwolf的代表作:Born to be wild,经过本片的引用作为影片的主题歌,是如此的贴切,特别是它的歌词,简直就像是为了电影中的两位主人公量身定做的,因而影响力经久不衰。


3.《大门(火乐焚城)》The Doors,1990,Oliver Stone,美国

#大门/The doors(1991)

大门 
The Doors 
(1991)

     这是我个人十分喜爱的一部影片——当然和导演有关,我是奥列佛•斯通的忠实影迷,同时也是The Doors乐队及其主唱歌手Jim Morrison的忠实乐迷。巧合的是,斯通和莫里森是UCLA(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电影学院的校友,Morrison还在世期间,斯通曾给他读过自己写的剧本,在1980年代初期,斯通就萌发了把吉姆和大门乐队的事迹搬上银幕的想法,而这个愿望直到斯通完成了《生逢七月四日》后才得以实现.在他宣布要拍摄这部影片之后,很多男影星都争相要饰演男主角吉姆——因为这个角色实在是太有挑战性了,最后外形酷似吉姆•莫里森的方•基默幸运入选。斯通在拍摄这部影片中,采取的不同于一般人物传记片的手法,而是截取了吉姆一生的几个片段,并不完全拘泥于史实,甚至是采取一些超现实主义的手法(如那个反复出现死于车祸的老印地安人)来表现吉姆和大门乐队的传奇经历,取得了很好效果。斯通对影片的气氛和节奏把握得恰倒好处,方•基默的演出也十分出色,为了演好这个极富争议的角色,他不但认真研究表演方法,而且刻苦钻研了吉姆和大门乐队的诗作和歌曲,认真体会角色的性格,甚至模仿吉姆的一举一动,应该说,他把这个人物刻画得淋漓尽致,不但是形似,而且是神似(即使没看过影片,只看过剧照的人相信也会同意我的说法)。方•基默为此付出的代价是在影片拍摄结束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不能从角色中解脱出来。这部影片和斯通的其他作品一样,放映后引起极大的争议,但其艺术价值不容置疑。这部影片也向人们证明——方•基默和梅格•瑞恩(在影片中饰演吉姆的妻子帕米拉)不是只会扮演诸如《壮志凌云》中那样傻傻的角色。

     这部电影的副作用之一还有在1990年代初带动了the Doors歌曲的重新流行。


4.《紫醉金迷》Velvet Goldmine, 1998, Todd Haynes ,英国

#天鹅绒金矿/Velvet goldmine(1998)

天鹅绒金矿 
Velvet Goldmine 
(1998)

    以英国Glam(华丽)摇滚巨星David Bowie和Iggy Pop等人之间的恩恩怨怨为蓝本拍摄的影片,疯狂而炫丽,伊万·麦克格雷格和乔纳森·莱斯·梅耶斯在片中演唱和表演一样精彩。

      由于题材的大胆与真实,当事人David Bowie一怒之下,拒绝提供自己的歌作为电影的soundtrack,这再次证明摇滚巨星们不是神,是活生生的普通人。


5.《几近成名》Almost Famous, 2000,Cameron Crowe,美国

#几近成名/Almost famous(2000)

几近成名 
Almost Famous 
(2000)

      大学时狂热喜爱摇滚乐的我,最大的梦想就是成为一个电台音乐DJ(虽然差一点成功)或是成为王晓峰、李皖那样的优秀乐评人(这个离得很远,一辈子也实现不了),后来却从事的主要是和音乐八竿子打不着关系的工作,我知道梦想破灭了。但是当我有一天看到了《几近成名》,我顿时激动不已,仿佛看到了自己的过去,套用一句《少林足球》中大师兄的一句话“我胸中嘅一团火,系唔会熄嘅!”(记住,念的时候一定要用广东话!),所以立刻把她列入了所谓的“十部摇滚电影”的名单。

以现在的眼光看来,虽然《几近成名》在表现1970年代初期那个摇滚乐的黄金时代的时候,已经尽量追求真实,摇滚乐的阴暗面(混乱的性关系、毒品以及乐队成员的勾心斗角和过度商业化)都有所反映,但是和英国的几部摇滚电影相比,如《迷墙》、《席德与南希》还有《紫醉金迷》等,她还是显得温情脉脉了,所以我同意某些人的意见,这部影片的口味还可以再重一些。

但是对于熟谙摇滚乐的导演卡梅伦•克劳来说,更大的可能还是出于商业上的考虑,才没有触及更深的层次,而是着重于塑造那种浓厚的怀旧气氛,把摇滚乐塑造成为“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的形象,这是需要观者注意的。

不过《成名在望》仍然还是一部优秀的影片,她最大的成功就在于导演在电影中真实的还原了1970年代那个摇滚乐年代的迷人气氛,对于经历过那个年代,或者是熟悉那个年代音乐的人,都会引起共鸣,从而感慨万千。

我自认属于后者,必须承认,导演和本片音乐制作人Nancy Wilson(导演的妻子,前Heart乐队主音吉他,Heart乐队曾是摇滚史中最成功的女子核心硬摇滚乐队)为我们选择了一批那个年代既好听,又不是那么大众化的摇滚名曲,让观(听)众能够沉浸其中,又不致厌烦。

Cameron Crowe是那种对摇滚乐特别有感觉的导演,不,准确的说他是一位会导演电影的乐评人,我们都知道,Cameron Crowe和影片中的主角,由Patrick Fugit 饰演的William Miller有着同样的经历:在15岁时曾经为《滚石》杂志撰写过一篇关于新晋乐队“Yes”的文章,可是很少有人知道,他在成为《滚石》杂志副主编(关于《滚石》杂志,不做太多介绍了,他相当于摇滚乐中“核心中的核心”期刊,类似于《北电学报》或是《中国法学》之类的,呵呵),最终改行去了拍电影。

所以由他这样的导演掌控这样一部带有自传色彩的摇滚电影,自然是毫不费力,手到擒来了。


6.《席德与南希》Sid&Nancy, 1986,Alex Cox,英国

席德与南茜 
Sid and Nancy 
(1986)

   要了解朋克音乐的灵魂“性手枪”乐队吉他手席德•维舍斯往事,请看本片,加里•奥德曼饰演的主人公的自毁倾向和无所顾忌的爱情都令人难忘。


7.《美国风情画》American Graffiti, 1973,George Lucas,美国

#美国风情画/American graffiti(1973)

美国风情画 
American Graffiti 
(1973)

     “1962年的夏天,你在哪里?”乔治•卢卡斯为我们讲述62之夏一个美国小镇上的年轻人的故事,描绘了一幅万花筒似的风情画——看完此片,你就知道摇滚乐生存的意义,它描写几个高中生毕业前一夜的生活,反映了越战前夕过着优裕富足生活的美国青年人的思想、感情,其中引用了大量了美国50年代的摇滚乐作为背景音乐,如: Bill Haley的 rock around the clock(昼夜摇滚)等等,应该说是恰如其分。可惜好景不长,不久之后,美国就会跌入越战的深渊——这部影片是我最喜爱的卢卡斯作品。


8.《歌声泪痕》The rose,1979,Mark Rydell,美国

#歌声泪痕/The Rose(1979)

     这是一部关于摇滚乐史上最伟大的女性——Janis Joplin 的传记片——虽然并非直指其名,制片人找了一位外形比较相似,同时也是一名歌手的Bette Midler来出演这位传奇女星的短暂一生,令人唏嘘不已,Bette Midler的表演应该说是比较到位的。影片中除了引用了大量Janis Joplin的歌曲以外,Bette Midler也一展歌喉,为我们诠释了女性主义摇滚的涵义。从而在影片中大放异彩。影片的原声专辑十分畅销,诞生了一曲也许是摇滚乐史上最为动听的歌曲The rose

 


9.《海盗电台》the Boat That Rocked,2009,Richard Curtis

#海盗电台/The boat that rocked(2009)

海盗电台 
The Boat That Rocked 
(2009)

      “海盗电台”意指非法设立的私人电台,和Jack船长一点关系没有——擅长拍摄喜剧片的英国导演Richard Curtis在2009年把镜头对准了曾经在1960年代中期盛极一时,并且曾经对摇滚乐传播起到重要作用的英国地下摇滚乐电台Pirate Radio,以类似轻喜剧的手法为我们回顾了那个激情四溢的年代——那是最坏的年代,也是最好的年代,同《几近成名》一样,是怀旧的好武器。但它似乎比《几近成名》还要温情,那些丑陋的场面几乎未有涉及,这也许就是导演的风格。不过看在片中50多首当年的摇滚金曲面上,乐迷似乎也不会计较太多了。


10.《长大成人》,1997,路学长,中国

#长大成人/The making of steel(1997)长大成人 
The Making of Steel 
(1997)

     原名《钢铁是这样炼成的》,这部片的入选当然有这么些鼓励国片的意思,第六代导演路学长历经七次修改方问世的作品,一个关于60后的成长故事,属于摇滚青年的“阳光灿烂的日子”,那一代人的“钢铁”就是这样炼成的,友谊和背叛,迷惘与激励,荷尔蒙与药品,其真实与生猛令人称道——和它相比,《北京乐与怒》充其量就是一杯加了糖的星巴克咖啡。当时还处于禁拍期的田壮壮在此片中充当了精神导师的角色:不仅是出演了对男主角成长有重要作用的火车司机”朱赫来“,而且对路学长也有颇多指导。影片里的音乐亦精彩,但是没有原声碟。

     这部片的主演是电影圈名不见经传的摇滚青年朱洪茂(曾经为郑钧早期的多首名曲编曲并演奏,据说已失踪多年),而女主演之一朱洁因吸毒死亡也成为本片的话题之一。



十佳之外的佳作

1.《最后的日子》 Last Days,2005,Gus Von Sant,美国

#最后的日子/Last days(2005)

最后的日子 
Last Days 
(2005)

      以Nivana主唱科特•库本开枪自尽的故事为蓝本的电影,不过在挖掘人物性格和心理方面还不够深刻,加斯•冯•山特在社会批判方面的优势未能得到很好地展现,以他的标准,不算太成功。


2.《北京杂种》 ,1993,张元,中国

#北京杂种/BeiJing bastard(1993)

北京杂种 
BeiJing Bastard 
(1993)

      以记录片的风格忠实记载了1990年代初中国艺术家的在北京的一种生存状态,由当时中国摇滚第一人崔健担任主演(扮演他自己),另外臧天朔、窦唯、何勇等摇滚艺人在其中也有出演。当然也少不了他们的精彩音乐。

       本来在崔健专辑《红旗下的蛋》中不甚出彩的歌曲《北京故事》用在片中作为主题歌竟是相当的贴切——本片的最大不足之处在于对摇滚乐的内涵揭示的还不够,因为张元并不太懂摇滚乐。

3.《悲伤的大火球》Great Balls of Fire,1989,Jim McBride,美国

#大火球/Great balls of fire!(1989)

大火球
Great Balls of Fire!(1989)

    外表、唱功可与猫王Elvis Presley比肩,舞台风格比猫王更为狂放的一代巨星Jerry Lee Lewis在中国了解的人不多,本片主要围绕Jerry和表妹的爱情生活来描写他的的生平,影片时不时流露出悲观的宿命气息,让人心生感应。其中穿插了Jerry的一系列名曲,当然也少不了那首Great balls of fire,值一提的是扮演Jerry表妹的正是是我们熟悉的Winona Ryder,Jerry则由Dennis Quaid扮演。


4.《猜火车》Trainspotting,1995,Danny Boyle,英国

#猜火车/Trainspotting(1996)猜火车 
Trainspotting 
(1996)

大概是2000年吧,第一次看到了丹尼·鲍尔的《猜火车》,就立刻爱上了她,感觉她是《低俗小说》和《发条橙》的结合体:神神叨叨的台词以及颓废青年的改过自新情节……《猜火车》虽然没有《低俗小说》那些让人眼花缭乱的叙事线索,也没有《发条橙》那样的终极哲学思考,但也比他们更加狂放和具备自毁倾向。这当然和导演丹尼·鲍尔的表达方式有关,尤其是他为影片选择的配乐体现了这一点。很佩服他独到的选曲眼光,这点他做的似乎并不比痞子昆差,《猜火车》的音乐风格有朋克、有glam rock(华丽摇滚) 有britpop (英伦摇滚),triphop undergroud……,但这些音乐都带有一个共同的特征:迷幻。

在《逍遥骑士》和《猜火车》谁入选十大的问题上,我犹豫了半天,因为他们并非都是并非直接描写摇滚乐但却具有摇滚精神的影片,最后《逍遥骑士》入选,主要还是考虑它在摇滚精神的体现(永远在路上)要更强烈些,而且在文化上的意义更大一些。其实《猜火车》里面的英伦摇滚乐2要比《逍遥骑士》更为动听,也似乎更能吸引当代年轻人的目光。


5.《单身一族》 Singles, 2000,Cameron Crowe,美国

       这部影片在影史上的地位可能不如它在摇滚音乐史上的地位高,因为电影本身讲述的关于单身贵族们的有趣生活影片可能并不太吸引局外人。但是影片中所描写的旧金山青年生活和引用的大量西雅图当时还不甚出名的地下乐队歌曲,影片的原声碟和Nirvana的专集Nevermind一起开创了20世纪最后一次的摇滚乐浪潮——Grunge,叙写了20世纪的最后一次摇滚神话,同样也带动了一大批地下乐队的走红。当然影片本身也比较吸引人,轻喜剧的风格使影片可看性很强。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7151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