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名:芦苇、王天兵对谈《白鹿原》剧本,老六张立宪主持
日期:2014年1月11日,北京798,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
投机取巧地参加主力说征文哈,可能有点偏题。王全安的《白鹿原》要不要一个续集?借由听讲座而说开去,续集的原因有很多,电影的道路在继续。
现在拍续集好像可以统共分为两种模式。一种是商业导向的,只要上一部好卖,就可以没话找话说,死乞白赖非要不停地上续集,这方面的例子有很多,《加勒比海盗》、《蜘蛛侠》、《警察故事》等,还有我们这里按时拿红包的《报喜》系列和《羊和狼》系列。另外一种是内容导向的,导演或原著小说就是有很多话要讲,即便提炼成精简的视觉化艺术,也得分好几部才能说清楚,譬如《指环王》、诺兰的《蝙蝠侠》、《哈利·波特》、《暮色》、《饥饿游戏》等。第一种是看商业良心和商业技术,剧情在及格以上,技术上有所突破,是可以一看的。第二种一旦被养成粉丝跟班,就跟追电视剧差不多,每一部都要跟着看了。
王全安的《白鹿原》要不要拍续集?据芦苇讲,那部戏里不过用24场他写的剧本,而一部片子有120+场戏。那么基本上,这是王全安导演的作品,而不是芦苇编剧的作品。个人意见,王全安对于白鹿原的阐释方式过于商业化,笔墨侧重于古原上的田小娥,追逐情色的成分比较明显。而芦苇的定位在于“乡土”上,在他看来,白鹿原的基石永远在于土地,而居住于土地之上的人们只不过是土地的外在属性之一,而在众多人物中,最能承载土地外延含义的无疑是白嘉轩。王全安的那部电影是他的一种表述角度,但对于白鹿原有爱的其他电影人无疑是愿意拍摄续集来重新阐释自己对于白鹿原的表述。
芦苇老师最起码是《霸王别姬》和《活着》这两部“堪称经典”作品的编剧,那么这部续集的艺术品质应该是可以保证的。芦苇对于乡土的理解非常深刻,甚至可以深刻到以乡土见人生的层次,也就是说,他能够从土地上的变迁自然演绎出人的变迁,而这切合了历史的变迁,乃至于能够在“经典”层面上对任何时代、任何地域的人们产生共鸣。这种共鸣正是艺术作品的至臻追求,它不仅仅是一时一地的快感,而是放置于四海人类而皆准的文明发展法则。从这个角度来看,芦苇的新作是值得期待的。
讲座上的芦苇用关中方言朗读了前两幕的剧本和田小娥的出场剧本,此外还附送了一段秦腔,这些是确实不虚此行的地方。白鹿原必须用又硬又直的关中方言来演绎,而且最好是看过小说之后再看电影。小说有上下文帮我们揣测方言的含义,这样在看电影时就可以全力欣赏关中语韵,抓到自己能听懂的字眼基本上就无需去看字幕了。从曝光中的这几幕剧本来看,芦苇更多地着眼于电影视觉化的技术层面,他构筑的意象强调土地之上代与代之间的变更,故而删减了白灵、兆海、朱先生这样的戏份,所有的意象围绕着白嘉轩、鹿三、鹿子霖和孝文、黑娃、鹿兆鹏这两代人之间展开,估计已经删除了陈忠实原著里因无法解决翻“鏊子”问题而求诸白鹿的宿命论思想。也就是说,芦苇的眼睛里有白鹿原、有秦腔这样的地方戏曲、有时代变迁,但他不会给白鹿古原开出一个盛世百年的处方,他旨在演绎乡土本身,而不会解答乡土城市化的现世问题。
我敬佩那些各执一见的艺术创作人,此外艺术发展到最高境界,在普世价值上应该是共通的,也就是说,尽管不谈现世,但我们总是会从每一个画面、每一个文字中看到普惠于现世的价值观、人生观。唯一觉得遗憾的是,老六就七易其稿的问题问起,每次修订到底是出于什么考虑?芦苇简单回答了一句“忘记了”。诚然,10年内七易其稿,确实记不起来每一次下笔修改到底是为了什么,即便能记住,也无法在答问交互环节中给予阐释。据说,芦苇的新书中会在自己的《白鹿原》剧本上随注为什么这么写的原因。这对于了解文字影像化的编剧是非常有价值的。不过,如果能把每次修改的原因再说明一下,我们可能就会跨越剧本创作的技术范畴,而进入到艺术思想如何才能成熟的哲学范畴上,后者的意义显然更为价值重大。
续集,还是不续集,这并不是个问题。问题是,你是为了钱去攒续集?还是因为确实有话没说完,而要继续接着说说?有话,好好说。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