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的毛孔:马克思主义文艺的电影典范
——看《小时代》
——决定论·道德论·审美态度
文/空语因明
《小时代》是一列面对着咒骂与迷恋的电影杰作。咒骂与迷恋都来自主观感觉,这种对立的相对主义立场不会带来客观尺度;而关于这列电影的数据报告,则以近乎冷漠的客观尺度宣称它是电影杰作:它在票房上获得了巨裂成功。那种数据报告虽然冷漠但并不空洞,因为它圈住了大量的钱:它充实地为《小时代》作为电影杰作提供了或许荒谬的根据,这种或许荒谬也是《小时代》叙事的特征。
在看《小时代》之前,我本来以为自己那食素的消化系统会忍受不了可能太过肥腻的内容,不过在看的过程中却没有体会到多么强烈的恶心感。幸亏多年的马克思主义熏陶,才使得作为观众不会觉得关于《小时代》的数据报告有多么荒谬,相反,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提醒我要认同客观事实,认识到客观尺度已经证明它是电影杰作。也正是马克思主义的文艺观为此确立了合理的依据:《小时代》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的电影典范,它在逻辑,本质,和精神等多个层面贯彻着马克思主义文艺的科学真理。
【《小时代》蕴含着马克思主义文艺的逻辑】
炫烂的场景,靓丽而浓妆的人物,高档场所,奢侈品…《小时代》呈现的画面确实处处透露着金钱的诱惑,但并非如很多人评论的那样,《小时代》表现的是拜金主义的价值观。它的所谓价值观还没有达到那么逻辑清晰的地步,金钱对于它而言还不至于成为信仰。拜金主义对于《小时代》而言,太过理想了,太过意识形态了:《小时代》还不至于那么反动,去宣扬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价值观。《小时代》是诚实的,它以自己的狭隘展现着现实主义的视野,以小学语文般的台词描述着幻想成熟的世界观。
《小时代》那种处处放着金钱光芒的场景与情节所契合的是经济决定论,但又不是完全的经济决定论,而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经济决定论:这蕴含的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的价值逻辑。完全的经济决定论是机械唯物主义的社会价值观,而马克思主义作为辨证唯物主义强调在经济决定社会关系的同时,人们的主观能动性也起着不可忽视的调节作用。马克思主义认为,文艺作为意识形态隶属于由经济基础所决定的以生产关系为核心的社会关系;人的现实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因此,无论作为电影的《小时代》,还是其中所表演的人物在本质上都是由经济基础所决定的,金钱是义不容辞的价值标准。
作为文艺个体的《小时代》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它虽然具有主观狭隘的属性,但所描述的社会环境仍然是现实的经济活动发展的一个结果。它所描述的上海社会,如果不考虑到天朝的改革开放与经济政策,那么很难做出合理的解释。《小时代》的主观狭隘蕴含的正是文艺活动所固有的主观能动性,它的意义也会回归到经济属性:即票房。观众去看电影,并非为了参与冷酷的客观性,而是带着主观认同去的。《小时代》的成功与延续,表明它所蕴含的主观能动性还是具有相当的群众基础的。
《小时代》的情节主要讲述了四个女孩的友谊以及她们与几个男孩的情感关系。弄清她们与他们之间的关系不是多么必要的,或许可以作为幼稚心灵的消遣。重要的是这些关系的本质:它们是围绕经济轴心建立起来的。四个女孩中最有钱的那个女孩是她们之间友谊的轴心,其他三个女孩之间的关系和情节完全处于边缘地位;友谊关系的波动与扭曲,可能会暂时偏离那个女孩=经济轴心,然而偏离带来的是痛苦的结果,最终友谊的延续仍然要回归到那个女孩=经济轴心周围。当影片中一个女孩有些假情假意地担忧把友谊和金钱搅在一起不好的时候,另一个女孩则明确地说到,“我们不是一直把金钱和友谊搅在一起吗”?
【《小时代》反映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的本质】
若按照现有的成见,那么《小时代》的内容和马克思主义文艺之间是不符的。似乎符合马克思主义文艺要求的应该是那些被称作“样板戏”或类似的电影,诸如《智取威虎山》或《白毛女》。但这是一种局限于时代的错觉。“毛主席说了,封建迷信要不得”;我们不应该以旧时代的眼光看事物,而应该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去看待《小时代》是否符合马克思主义文艺的本质。马克思主义最具代表的著作是《资本论》,而不是什么“斗土匪”或“斗地主”之类的著作。马克思主义在其原本的意义上关注的正是资本主义的生活方式,并且在此基础上揭示它的荒谬。《小时代》完全符合马克思主义的这一旨趣,它以既荒谬又正当的矛盾方式去演出资本主义的生活态度,可以通过在观众中造成差异性的立场,从而判定观众的革命属性之强弱,或从反面唤醒人们的社会主义革命理想。在整个《小时代》中保持了鲜明一致性的是对道德的忽视,这也正是它的艺术特征:让观众摆脱道德困扰,直视虚伪。
《小时代》现已上映的三部,可以分别概括为这几个主题:(资本主义生活的)压抑,革命,疯癫。
《小时代1》临摹(不是抄袭)了一段近乎标准的资本主义生活:公司职员的生活,在其中,雇佣者与被雇佣者之间的矛盾被压抑在对资本的渴望中。作为雇佣者的资本家以其扭曲的人格压抑着被雇佣者,但作为被雇佣者不仅为了生存要忍受那种扭曲人格的压抑,而且甚至要近乎自欺欺人地为将变态看作正常去寻找解释,以此忽略或释放压抑。在这第一部中,雇佣者(一个时尚杂志的负责人)以非常不自然的姿态展现了资本家性格的冷漠与扭曲;虽然作为无产阶级人士的代表(《小时代1》中的林萧)还不具有明显的革命意愿,但是那人的卑微已经展现出了无产阶级的困境。这种角色几乎没有表现出任何个性,无产阶层丧失了个性,只有遭受资本的压抑成为这个阶层的共性,他们“在大大的绝望里小小地努力着”。依据马克思主义的教导,我们知道,在资本主义社会由其本质决定着它遍布着对人性的压抑,无论被压抑者在这一体制下如何努力,终究不会获得人性的解放。
《小时代2》的重点不再是以浅薄与荒谬去揭发资本主义生活,而是以混乱不堪去揭发资本主义生活的无情,并且由此揭示革命之不可避免。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就是对资本的争夺。在这一部中,资产阶级在商业活动中的相互排挤表明资本家疯狂追逐资本,亲情或感情不是成为可以交易的商品,就是成为进行交易的筹码。具有革命意愿的无产阶层人士(《小时代2》中的南湘)在揭露了资本家(《小时代2》中的顾里)的丑恶嘴脸之后,愤然与其划清了界限,结束了那种虚伪的友谊。在这里,我们看到了红星闪闪的无产阶层革命精神。以革命的批判精神可以发现:在资本主义生活中,道德已经成为资本的奴婢,社会关系成为资本之驴所拉的磨盘,而人性则成为不值一提的残渣。
《小时代3》一开始就带来了革命的失败:曾经与资产阶层人士(角色顾里)划清界限的无产阶层人士(角色南湘)卑微地乞求回归到资本家轴心的周围。资本家早就学会了用物质诱惑去安抚并掩盖阶级矛盾,不团结的无产阶层很难抵抗资本家的糖衣炮弹,这反映出了革命的曲折性与复杂性。在革命之火被浇灭在芦荡中后,《小时代3》所能演出的只是疯癫,资本主义生活的压抑和混账在这一部中变得更加不可理喻:错乱的阴谋,哭泣,妄梦,游荡…一堆因迷失了革命精神和道德情操的神经症行为。至今《小时代》还缺一个走向覆灭的结局。
【《小时代》体现出马克思主义文艺的精神】
马克思主义文艺的精神是要紧跟时代的发展去进行批判。类似“样板戏”的电影演出的是无产阶级与地主阶级或土匪反动派的斗争,所反映的只是局限于天朝社会的,属于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马克思主义文艺;当旧民主主义革命完成了它的任务,封建时代就被资本主义时代给扬弃了;现今时代已经发展到,需要《小时代》之类的电影去反映资本主义时代的基本矛盾,这是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的任务。
《小时代》与样板戏之类的电影虽然在内容上差别明显,但它们在艺术形式上却具有深刻的一致性。样板戏以超越实际的方式突出正面人物或核心人物,将这样的人物塑造成性能高尚而觉悟全面,且具有幻想主义色彩的英雄形象;这种浪漫主义风格,诱导和增强观众对正面人物的肯定,并毫不质疑地认识到反面人物的卑劣邪恶。《小时代》大胆地反向创作,采用类似样板戏的非实际方式将反面核心人物(作为雇佣者的资本家)塑造成虽然性能卓越却脱离普通人认知的形象,以此凸显其非人的扭曲人格。我们可以在《小时代》中看到这电影对丑陋的排斥,里面的场景和人物都被尽其所能地美化了,这和样板戏在艺术上的追求是类似的。
《小时代》浪漫主义风格的结果当然不是消灭了丑陋,而是将丑陋当作美丽,因此《小时代》就以审美的态度认可现实的一切,狭隘的感性成为自由的赞扬。这种做法蕴含着深刻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真理。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先知黑格尔曾经说过一句非常著名的话:“凡是现实的都是合乎理性的,凡是理性的都是合乎现实的”。这句真理往往会被某些狭隘的人所误解,要么将其看作为保守的现有秩序辩护,要么将其看作为幻想的变革提供启示。事实上,“现实即合理”并不为现实辩护,因为现实是不需要辩护的;也不为还未实现的变革提供启示,因为幻想出来的革命并非现实。“现实即合理”所要确立的是对待现实与幻想的无须辩护的审美态度。真实可以成为虚假,虚假可以成为真实:当真实与虚假之间不再隔离,那么丑陋也就融入到了美丽之中。对于领略到这个真理的马克思主义文艺而言,世界的重点不在于真实或虚假,而在于以美化的方式肯定主观欲望。通过体现这一马克思主义文艺精神,《小时代》在审美态度上达到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辩证统一。
《小时代》延续了革命样板戏的那种浪漫主义风格,并且根据时代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地进行了调整,用以贯彻马克思主义文艺的精神。《小时代》代表了马克思主义先进文艺的发展要求,代表了马克思主义先进文艺的前进方向,代表了最广大观众的根本需求,因此可以说,它不愧为马克思主义文艺的电影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