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凡纳》文艺人生
“三傻”“贱”入佳境,折射人生百味——《微爱之渐入佳境》影片分析
如果不看导演,你真的未必会想到这部拍摄很现代很时髦的都市轻喜剧竟然出自《立春》《孔雀》《最爱》等著名文艺片的导演顾长卫之手,这种感觉很像当初看陈凯歌的《搜索》。文艺片大导演纷纷投身商业电影也许是一种潮流,从张艺谋拍摄《三枪拍案惊奇》开始,观众从不适应到适应也经历了一些过程,这些过程既有导演的转型成长,也有观众的成熟成长,而观众的成长尤其重要,否则我们中国的电影就不会像现在这样怪现象频出,让一些心怀不轨的国内国外投机商们钻了空子,拿些假3d甚至假冒伪劣来骗取票房。
但是,只要是转型都要付出代价,这部有点像《老男孩》等影片风格的商业片被一些观众所不齿,评分也不高,其争议程度不亚于《一步之遥》。但是我认为,这部影片和《一步之遥》都有被低估之嫌,起码这两部影片我都比较喜欢。
影片主要讲述文艺三剑客沙果(陈赫 饰)、黄小瓜(张鲁一 饰)、马呆(曹璐 饰)经历着同甘共苦的北漂生活,土豪马大姐(王姬 饰)的出现让他们的职业生涯迎来了曙光。为了争取马大姐的投资,“微男”沙果开始了艰难的剧本创作。与此同时,美艳的“威女”车模陈西(杨颖 饰)、小狗“莫愁”意外出现在了沙果的世界中。为了写好剧本,沙果倾其所有,黄小瓜、马呆怪招出尽;为了赢得爱情,沙果为陈西扑汤蹈火,而黄小瓜也邂逅了清纯的小青(姜瑞佳 饰),并且逐渐为爱走火入魔……在微时代的千变万化中,生活处处存在惊喜。
看了这部处处嬉笑怒骂充满喜剧的影片,我却有一种莫明的伤感,这种伤感来自于年龄的增长,生活的积淀,生活阅历的丰富。看着近年来电影主流好莱坞大打怀旧风,我有一种感觉:这个世界变老了!
的确,从电影来说,能够带给我们一些骄傲和艺术熏陶的第五代导演已经老去,第六代导演路学长已经先行一步,娄烨、陆川、贾樟柯、宁浩、姜文等曾带给我们惊喜的导演也有江郎才尽的疲态,我们总不能期待票房火爆的徐峥、郭敬明去扛起中国电影的大旗吧,这两个人也没那个志向和能力去做什么。顾长卫作为一名资深的电影人,虽然没有帅才之相,毕竟可以给年轻导演上上课,无论是摄影还是导演。
《微爱》虽然表面上也是轻喜剧、快节奏,也摆脱不了影片中通过“小蛮牛”广告植入的映射而加入的“红牛”“微信”等广告,或者说这就是一部广告电影,通过影射内容来自嘲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但是在剧情上比《老男孩》还是略强些。还有在公路上即兴舞蹈向宝莱坞致敬和让蒋雯丽唱歌剧向《立春》致敬等细节还是能激起我这样的老影迷的些许感动,就像《一步之遥》向《教父》、《大独裁者》、梅里埃等经典影片、影坛先驱致敬一样,只不过这些暗示观众能否看懂或者接受,这就考验导演的功力了。
影片男主角“三傻”是三个文艺剑客,也是北漂,影射了中国整个北漂的现状,或者说是中国电影人的现状。导演试图在解释说观众光看到中国电影的现状,没有看到商业电影时代导演编剧甚至摄影被投资人所“绑架”身不由己的现实。但是,我认为这个现实并不是中国电影不争气的有力理由,只是电影艺术成长的“阵痛”,什么时候中国拍出了自己的《泰坦尼克号》、《阿凡达》这样商业文艺俱佳的电影,什么时候才有资格抱怨,但这到那时已经无需抱怨。那我认为其实顾导也不是抱怨,他只是在用自己的视听语言表达方式告诉我们电影之外的东西:人生本无常,哪有事事遂心。既然无法改变生活现状,那么就只有适应现实,接受现实。当你坦然处之,那么该来的终究还是会来,就像沙果不做编剧改卖饺子,车模陈西同样会找上门来。我还觉得这只是心灵鸡汤,真实的情况也许是陈西会永远的消失在世界各地,这就是现实。
最后欣然了解到《微爱》短短几天票房过亿,还算不错,这应该是中国电影行进过程中的一个“怪胎”,不是贬低它,而是说他是一个过渡或者说是试验品,中国导演应该是通过这些实践来切实提高电影水平,让中国电影整体水平有质的改变。
反电影:当我们谈论电影时我们在谈论什么——看《鸟人》
反电影:当我们谈论电影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看《鸟人》
——电影剧场的导论式景观
文/空语因明
电影是一种绝对不纯的艺术,
这也是为什么它是金钱的艺术。
——《电影作为哲学实验》
《鸟人》是一部适合以评论来作为观看的电影,它本身已经包含着关于电影的批评和反批评。它解构着围绕电影而可谈论的事情:演员和编剧,观众,文艺批评家;电影文化,票房,影评…在对这些参与者和文化现象的解构中,它展现出各自的自以为是,各自的实际处境与其理想之间的鸿沟。通过这些解构,它展现出了电影文化的自我认识,展现出电影周围实际发生的事情。这种解构是挥之不去的黑色幽默。如果对它的评论没能领略黑色幽默,那么很可能看到的就是类似心灵鸡汤式的或畅销书式的情感价值——爱情或宽容之类——拥戴正能量的观看者对此喜闻乐见。而且,该电影本身叙事风格的点到为止和模棱两可,给倾向从中获取观点的观看者以自由:观看者甚至能从侧面获取什么人生哲学般的感悟。这也正是电影之不纯性质的体现。
【剧情:戏中戏】
《鸟人》影片围绕某位曾主演过“鸟人”这种属于幻想超级英雄类影片的过气电影明星筹备自编自导自演的话剧“当我们谈论爱情时我们在谈论什么”的时候所遭遇的与他曾经所饰演的辉煌角色幻影之间,与他的演员同事之间,与他的不定观众之间,与他的文艺批评者之间以及与他的妻子女儿之间的疏离和纠结而呈现了电影在世俗趣味与艺术追求之间的摇摆和电影文化参与者(以演员和观众为主)的精神状况。
该影片的戏中戏“当我们谈论爱情时我们在谈论什么”改编自同名短篇小说。该短篇小说的情节很简单:两对中年夫妻——尼古拉斯和劳拉,梅尔和特芮——在梅尔家聚会喝酒时讨论“什么是爱情”;特芮说在梅尔之前和她住在一起的艾德非常爱她,爱到想杀死她,爱到揍她;梅尔试图掌控话语权,认为艾德对待特芮的态度里没爱情,让其他人认可他关于情感之爱的观点;特芮坚持认为艾德对待她的态度里有爱情,并且艾德还因此杀死了自己;梅尔在难以说服特芮的情况下,举例去表明由于外在因素难以掌控,因此爱情实际上不能保证持久,难以名副其实。在电影《鸟人》中的话剧改编版增加了艾德追问存在感的情节。
这个短篇小说虽然讨论的主题是温情的爱,但它实际上表现着言语背后的冷漠氛围,参与讨论的两对夫妻虽然在言语中表明彼此相爱,但各自的行动却是迟钝自私的。它呈现出相对主义的爱情观,即,爱情不是绝对的关系,而是相对地依据个人感觉而构建起来,以自我为中心的冲动与满足。与之类似,《鸟人》围绕这个情节用以隐喻电影文化中参与者的处境:演员,观众,文艺批评者,等都以自己为中心去各自表达;其结果是各自相对独立的:演员的自我感觉,观众对艺人私生活的兴趣,文艺批评者的标准,等;在各自的存在之外是各自的冷漠:反演员,反观众,反文艺批评者,等。
【反演员:伪装而来的存在感】
《鸟人》影片采用戏中戏的叙事方式,这种方式经常被用来表现实与虚的辩证法。演员的本质就被卷入在实与虚的辩证法中。恰如某个剧作家所说,“伪装就是演员的真实,作为他们曾经的素材和裁断人的公众,也是他们愚弄的对象。因为伪装是他们的真实,他们也就可以把真实看作是伪装”(威廉·毛姆)。演员为了在戏剧中生存,必然掩盖自己。这可以被当作关于演员的定律,而演员的性质可以从这条定律推论出来。
《鸟人》在多处情节展现出演员的性质。男演员二号在话剧演出中要喝真酒,当发现酒被替换成水了之后,就不顾及正在上演的话剧,而开始闹场。原因只是,他认为演戏就该按照真实去演。他甚至对着观众席喊道,“别再盯着手机屏幕看世界了,还有人比我更在意真相吗”?这时候,他要求投入到演出中,把伪装当成真实。女演员一号对男演员二号说,“或许你在舞台上是真相先生,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你就是个骗子”。男演员二号承认,“我在戏台上没有假装,而在其他地方都在假装。”这话若不是刻意撒谎,那就是他作为演员已经将伪装和实际颠倒了。这样的结果是,演员的一切都成了伪装,若不如此,演员的存在感就会消失。
在戏台上或电影中,演员要取消自我,按照剧本或角色的设定去伪装成相应的自我。当女演员一号哭诉着,“为什么我一点自尊都没有”;女演员二号则说,“亲爱的,你是演员啊”。这个回答的大概意思是,你都没有自我,哪来的自尊。演员的自尊就是逼真的伪装。就像男演员二号要求男演员一号把道具手枪更换得更真实时所暗示的那样。如果习惯了伪装,那么作为私人的羞耻心也就淡薄了,男演员二号和女演员二号的表现可以反映出这一点。甚至,演员对伪装而来的自尊也不能要求过多,因为伪装是否逼真应该由公众来判定。获得观众的崇拜与获得观众的爱对于演员来说是一回事。当然,对于整个电影文化圈而言,这个断定只是源于“演员——观众”的单侧面,观众的选择权实际上并没有那么多,因为他们也是被愚弄的。
角色的荣耀超出了演员那应该被取消的自我。演员的存在感要由角色的被欢迎程度来维持,演员离开角色就失去了存在感,而一个不被欢迎的角色也只能带来微弱的存在感。男演员一号(主演)作为演员的失败在于他忽视那些规定演员的定律。作为男演员一号的男主角,他的所有荣耀都由他曾扮演的“鸟人”角色担当着,当他远离观众的兴趣,其存在感也就渐渐失去了。这正是作为戏中戏角色的艾德在自杀前所追问的存在感问题:如果不被爱,那么存在感又从何谈起?!这个问题同时也是在设问作为男演员一号的存在感,设问演员的存在感。这个问题只能由观众的热情来解决,也就是由观众的关爱来赋予演员以存在感。
男演员一号在排练剧本的时候总是在漠视更多观众的兴趣,漠视文艺批评家的态度,只是沉浸在自以为是的所谓艺术追求中,这使他陷入了演员中心主义的漩涡,以为可以用演员的身份去规定艺术。若继续沉浸在演员中心主义的状态,那么他将再次成为坠落的伊卡洛斯。没人在意他的所谓艺术追求,就连文艺批评家都不在乎他要演出话剧的叙事结构或思想主旨。实际上,根本没有什么纯粹的艺术追求。正如他女儿所说,“筹演这个舞台剧可不是为了什么艺术,而只是为了让自己重回演艺圈”,也就是重新获得观众的关爱,获得存在感,参与电影工业的利益生产。但现在是网络时代,演员要获得存在感应该将生活的伪装延伸到网络空间里,延伸到虚拟社交网络,延伸到凝聚观众兴趣的媒体话题中。通过男演员一号女儿的话来看,与其说他不懂伪装对于演员的意义,不如说他只是还没有适应过来新环境,被演员的偏执所迷惑。直到文艺批评家无情地漠视他的努力,难以获得认同的他仍只是以曾经成功的伪装来安慰自己,在伪装与现实的错位中,并在对这种错位的“无知”中激发了观众的热情,获得了意外的存在感。
《鸟人》不是对演员的赞歌,而只是展示着演员身份所承担的荒诞。演员在由伪装而获得的存在感中忘记了其所取悦的现实,自以为可以有高尚的追求。伊卡洛斯只是用伪装的翅膀去逃避困境,但他却自以为拥有自然的翅膀,在空气中忽视了环境的变化而坠落。恰如《日落大道》(1950年上映影片)所展示的并不是默片演员如何在艺术水平上比有声影片演员更优秀,而是表现演员在忽视环境变化的情况下那么自以为是,那么错乱着精神。在这方面,《鸟人》再现了以往的主题。类似《鸟人》的主角原本真的饰演过“鸟人”电影,《日落大道》里的主角原本也真的是默片时代的著名演员。它们都牵涉着演员的真实,而真实对于影片而言,只是增添了伪装的趣味。
【反观众:幻想与窥视的情感动物】
在影片《鸟人》中,当有位男记者以罗兰·巴特关于大众文化转变的话去询问主角编演一部话剧的意义时,旁边的女记者对此感到厌烦地岔开了话题,转而去询问主角的私生活问题。男主角的问题代表的是少部分知识分子的兴趣,女记者的问题代表的则是大部分观众的兴趣。大部分观众的大部分兴趣并不是角色或影片能达到多高的艺术价值,电影对于观众而言是通过视觉技术效果而呈现的幻想与窥视,演员对于观众而言的意义同样是在满足幻想与窥视。观众以自我为中心的兴趣使他们试图通过由电影和演员带来的幻想与窥视去满足情感意义中的看之需。
群体暗示在左右着观众的主流趣味。大部分观众根本不在乎《鸟人》的主演所筹备的话剧,他们在乎的是那个近乎裸奔地穿过时代广场的演员,那个在戏台上用真枪把自己鼻子轰掉的演员,总而言之,观众更在乎那个可以作为聊资的演员。电影广告和娱乐传闻也都在帮助观众满足好奇和窥视的欲望;观众对电影的众多评论甚至都与情节无关,而只是关于演员的闲话。观众对演员在戏外生活的关注总是窥视性质的,演员对观众而言遥远而熟悉。“明星”这个称呼是由演员的私生活转化而来的,它与艺术无关,它是由伪装而激发的对私生活标本的兴趣。
观众是可以被愚弄的。“每分钟都有蠢货在产生…即使面对烂片,也会有人排队买票去看”,男演员二号这样说。按照这种话,观众并不是为了艺术而去看电影。观众根据电影宣传和影院排片去选择要看的电影,但在看电影之前,他们对于电影的好坏并无有效的判定依据。实际上对于大部分观众而言,烂片出现的概率很小,因为作为情感动物的观众寻求对电影消费的目的只是喂养他们的感官。电影广告经常将某些电影形容为“视觉大餐”,电影也确实很像食物。食物在对比中才有区分好坏的必要,电影的优劣也只有在可对比和可选择中才有意义。“没有哪部电影的结局是糟糕的,人们沉浸在被时刻表预示的幸福中”(让·爱浦斯坦,语)。如果观众的期待仅此而已。
《鸟人》对电影观众品味的讽刺和对超级英雄电影的讽刺关联在一起。超级英雄电影的流行和高票房表明了观众的品味所在。电影观众“喜欢大场面,喧哗,快节奏;喜欢血腥和动作场面;不喜欢话多的,压抑的和哲学上的扯淡”。观众看电影并不是为了思考,而是为了缓解生活的压抑。电影为观众带来满足,“把观众拯救于无聊而悲惨的人生”。大概,对于大部分观众而言,再垃圾的电影可能也比他们的生活有意思。
【反批评者:多余的旁观者】
“一个人成不了艺术家时才成为评论家,就像成不了军人而成为告密者”,《鸟人》以这句话去讽刺剧评人。如果文艺批评者与艺术家站在同个战线上,前者表现出对后者的同情和支持,那么艺术家肯定不会那样去讽刺评论家。问题是,当文艺技术者在创作的时候,文艺批评者很可能会漠视文艺技术者们的创作,将其责备为毫无价值的事物。另一方面,虽然文艺批评者也属于观众,但他们很可能并不按照观众的感觉去评判。似乎,文艺批评者越是坚持某种文艺理念,那么也就越是疏远普通观众的感觉。
理性的文艺批评者既不完全同情演员,也不完全同情观众。因此可以说,文艺批评者是演员——观众关系中的第三方,而且对于电影而言,甚至是完全多余的旁观者。
演员可以像《鸟人》的主角那样说,作出恶意批评的文艺批评者只是试图用贬抑的标签去否定剧本和演出,却漠视了其所付出的劳动和成本,而批评者并不花费多少成本。对此,影片中的文艺批评者轻声讥笑。烂片就是烂片,只要文艺作品没有达到文艺理念的水准,那么付出再多成本也不能改变事实。虽然批评者的相对冷漠有时看起来很不近人情,但是完全以人情作为依据的判别也是荒谬的。
对于某些电影观众而言,文艺批评者按照自己的文艺理念去批评影片是不可理喻的,他们没有以“电影的立场”去评论。再烂的电影,如果必须,也会有人去观看。正如“当我们谈论爱情时我们在谈论什么”所暗示的爱情观相对主义,观众对电影的评价也是相对主义的。艾德与特芮的关系可以用来隐喻演员(电影)与观众的关系,而在这时候,梅尔是位批评者,他坚持某种绝对的标准。艾德一边说着“我爱你”,一边揍着特芮,而特芮却认为艾德对待她的态度是爱情的。即便梅尔认为艾德与特芮之间的关系根本算不上爱情,或是很烂的爱情,但特芮却坚持自己的感觉。梅尔最后也没能转变特芮的看法。相应地,即便在文艺批评者看来某些电影很烂,甚至是在虐待观众,但总会有观众会认为那是可看的电影。文艺批评者以某种绝对的艺术标准去衡量电影,但这对于观众而言经常是无效的。由于观众对电影的观看感觉是以各自为中心的,因此冷静的批评者所作的影评就成了旁观者式的不着边际。
电影不是为文艺批评者而演的,恰如真正的影评也不是为忠实观众而写的。影评要么对于观众而言不可读,要么就是在书写着与观众所看的作为感官满足的电影无关的内容,而当影评成了观众觉得有趣的花边新闻,它也就不再是影评了。对电影的观看是观众民主参与的场所,他们的感官满足是唯一合法的评论,文艺批评者应该徘徊在这片场所之外的荒野中。
【反艺术:电影作为文化垃圾处理机】
“电影是一种文化灭绝”,《鸟人》通过电影与话剧的对比而呈现出这样的观点,而这当然是在以话剧为中心的立场上来看待的。舞台戏剧或话剧展现的是比较纯粹的灵魂和复杂情感之间的斗争;而电影则混杂了太多杂技式的趣味。电影与话剧实际上都由世俗趣味和艺术追求所影响,而话剧或舞台戏剧大概被认为艺术比重大于电影,甚至可以说,大多数电影根本与艺术无关。
超级英雄类电影的流行则作为明确的例证表明电影的非艺术品行。它们普遍缺乏深层人性矛盾的揭示,而是由各种奇观和灾难场面去满足观众对幻想的需求。超级英雄电影在商业上成功了,获得了高票房,但非艺术仍然是非艺术。票房几乎也是反艺术的,高票房几乎只是由缺乏艺术鉴赏能力的观众拼凑起来的。
不过,《鸟人》对电影作为反艺术所作的讽刺并非为了表达真相,而也是娱乐。电影虽然是不纯粹的艺术,但话剧未必那么纯粹,超级英雄电影也并非那么与艺术无关。
围绕电影而存在的事物被解构,这只是揭示文化中电影的局限,将电影所处现实的潜台词给明朗化了,其结果是演员,观众,文艺批评者等各自呈现出与其应当所是之间的差异,甚至是相反。由此,可以从《鸟人》看到背反的态度:反演员,反观众,反文艺批评者,反大众艺术…不过,这些态度并不是要去改变什么,而只是呈现出明智者早已知道的状态,虽然是以讽刺的方式,但讽刺从来不会真正地改变什么。解构电影所具有的讽刺效果是,当人们看到围绕电影的虚伪时——演员的虚伪,导演的虚伪,观众的虚伪,文艺批评者的虚伪,大众艺术的虚伪——不会难以忍耐。电影本来就是虚伪的艺术。
《花水木》:牵强生硬的日式纯爱
一直以来,日式纯爱电影以其独特的价值取向和风格始终担纲着日本爱情类型片的主力。相比二十一世纪后好莱坞越来越多的「炮友」电影或者「一夜情」电影,日式纯爱电影的清新、阳光、纯净与含蓄显然更贴近东亚各国的文化。因此,这样的一种无关物质、性欲,充满了乌托邦色彩的纯粹爱情也自然拥有了十分广泛的群众基础。无论当年的《情书》,还是后来的《只是爱着你》、《恋空》,都以同样的恬静唯美带给了我们回味悠长的余韵。
当然,日式纯爱电影也有着无法避免的硬伤,比如剧情、角色方面的程式化和套路化,以及某些逻辑上的造作和牵强。以《花水木》为例,虽然人物一贯地养眼,风格也一贯地唯美清新,但从片名到剧情,不时出现的「牵强附会」多少影响到了这部作品的整体表现。
影片伊始,开宗明义地介绍了「花水木」这种植物,从生物学分类到花期再到花色,尤其是点出了「报答」这一花语,这便很容易让观众先入为主地以「报答」作为关键词来欣赏影片。但莫名其妙的是,在占故事主体的爱情脉络中,我们找不到任何与「报答」有关的情节。而花水木也只是女主角的父亲在离开前为尚且年幼的女儿种下的一株植物(留下的一个念想),就算删去这一桥段对整部影片而言也丝毫无损。
这一点与剧本本身的模棱两可有着很大的关系。从本片的幕后制作可知,剧本的灵感来源于日本一首同名歌曲,撰写剧本的吉田纪子先是由歌词联想到父亲对女儿的牵挂,然后写着写着又转向了两个年轻人之间的恋情。片名引出的是父爱,而影片的主题则是初恋,有此含混不清的剧本,也就必然导致了毫无因果关联的情节,甚至还舍不得扔掉「花水木」这个名字,实在牵强得紧。
不仅如此,男女主角间爱情的峰回路转亦是相当生硬。从两人相识一直到男主迫于家庭重担而选择与女主分手还是比较正常的,之后双方作出各自的选择(男主与爱慕自己的家乡女孩结婚,女主准备和志同道合的学长结婚)也都入情入理,这样的情节很有现实意味,同时增加了爱情的变数。然而,为了让这对鸳鸯最终破镜重圆,编剧不惜走向极端,一边让男主的妻子主动与其离婚,一边让女主的未婚夫死于战火,既牵强又狗血。更重要的是,观众看不到两个人一定要在一起的渴望,如此虚浮的情感至少是无法打动我的。
日式纯爱固然美好,但若处理不当便极易落入脱离现实的窠臼,一旦偏离过多就失去了可信度,这样的作品是很难赢得观众的共鸣与认同的。
《折磨》夜行神蝠
这部伪纪录片的镜头极强,主要叙述了德里克·李由感染变为夜行神蝠的全过程,拍摄手法加上画面感给人不少惊喜。
电影简介:
华裔青年德里克·李发现自己患了严重的疾病,从小热爱旅行的他决定不再浪费时间,他和担任电视制片人的好哥们克里夫·普劳斯一拍即合,两人决定进行为期一年的全球旅行,期间会将旅行中的点点滴滴录下来传到视频旅行博客上,和全世界的同好共享。起初一切顺利,谁知旅行的第七天发生了变故。德里克在巴黎搭上了一位美女,结果却被敲头,身上满是鲜血。在此之后,种种异状开始在德里克身上发生,他一连数日昏头大睡,在太阳下面颊出现烧伤症状,接着又变成可以打碎石头、狂奔超过摩托的超人。诡异的旅程,遥遥没有尽头…
《修女艾达》外面的世界
《她在路上》爱,旅程
典型的法国小清新影片,德纳芙魅力不减当年。一次乌龙的旅行,与外孙建立了友谊,化解了母女间的隔阂,找到了新的爱情,真值。
电影简介:
贝蒂刚刚六十岁,抽完了烟,走出房子,爬进了自己的汽车,发动,上路。留下了他的妈妈、她的布雷顿酒店的员工,自谋生路。
但是,她在路上耽搁了太久的时间,路边的商店都关了门。不过,即使如此,她没有想过要回到自己平凡的老旧的生活之中。她刚刚得知,自己已经维持很久的关系的情人,和一个年轻的女性有染;而且,和自己的母亲生活在一起也并不轻松,贝蒂决意要出走一段时间,给自己放一个假,于是她继续开车上路。
她在路边找了一个老男人要了一只烟,听了听他的爱情悲剧。随后,她参加了一个欢快的派对,第二天,贝蒂发现自己在酒店的大床上醒来,身边有一个男人…
《冲锋车》:真假劫匪抢尸记
《冲锋车》是一部别具一格的警匪港片,因为近年来港片让人失望者居多,时间久了,反而感受到久违的惊喜。或许很多意欲走进影院的人不会被片名所吸引,“冲锋车”一词没有任何杀伤力,却是一个实在的象征符号。片中两帮劫匪、一个警察都围绕“冲锋警车”展开情节,手枪VS AK47,正邪大冲撞,在以“车”为载体的叙事中明辨着对人性的反思。明星一大帮,都是我们熟悉的演技派,还有我最关注的吴镇宇的全新黑帮演绎,而且他的角色性质神似《古惑仔之人在江湖》的“靓坤”,狂妄不可一世,却被赋予了“善性”的一面。
这几年个人最欣赏的港片是《激战》和《风暴》,在所谓“港片已死”的宣言中彰示着回暖的倾向。这里头存在着一个“创新”的元素,上世纪的黄金时代已然不再,要跟上时代就要锐意进取,在内容上贴近现实大众,在情感上与时代接轨,无论是纯粹的正能量,还是依存于网络时代的“自嘲”。《激战》给予人动人心魄的力量,而《冲锋车》则充满了黑色幽默,昆汀式的玩法自圆了“无厘头抢劫”的荒诞,所以这必然是一个不羁的故事,看不惯此类型的观众可以骂它狗血,用尽一切自己擅长使用的标签,你却无法否认这是一个成熟的、具有一定特色的完整故事。值得注意的一点是,该片是刘浩良导演第一次拾起导筒拍摄故事,也许正是编剧出身(《画皮》、《枪王之王》、《大魔术师》等等代表作),因此作为一部彻底处女作,是超越了水准线的。
摄而优则导,编而优则导,演而优则导——除却那些刚毕业的新人导演或者神似新人导演的导演,这三类是当下转型导演的三种力量。相比演员转导演,我更看重前两者。因为摄影、编剧,一个与画面、构图有关,一个与剧情有关,至少在长期经验者行之开来,不会出现大的纰漏。也许有人会说,《致青春》不正是赵薇的第一部作品吗?请注意,《致青春》是其在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研究生毕业的拍摄作品,一部毕业作品获得票房与奖项,这与其在导演系的数年经营是分不开的,有天赋。刘浩良玩转黑色幽默虽未有昆汀或者科恩兄弟熟到爆的才气,却也具有国内方代表宁浩的《疯狂》系列及《无人区》的相似之处,譬如在吴镇宇、任达华等四兄弟伪装成警察抢劫却遇到真劫匪时,慌不择路还救走了一个小孩,最後更是为了拯救落单的兄弟放弃了唯利是图的初心,导演对其反转程度相当具有功力,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具有相当多的铺垫。所以,本片的结构相较缜密,线索较多,一定要从一而终细致看完。
片子也对其他经典电影有致敬,比如“三年又三年”,显然致敬了《无间道》。而其中四兄弟爱不释手的“保龄球”,我也认为与科恩兄弟的《谋杀绿脚趾》有关。本人热爱黑色电影,以《绿脚趾》尤甚:督爷和一帮兄弟们酷爱打保龄,哪怕最终身陷危机,还失去了一个兄弟,还和另一个兄弟彼此安慰到:“我们去打保龄球吧。”在《绿脚趾》里,保龄球成为了一种象征,一种代表困境、黑暗中的积极力量,在欢笑的娱乐中贯彻主角的信念。《冲锋车》结尾处,保龄球超越了象征的意义,吴镇宇、谭耀文、郑浩南、任达华轮流朝真劫匪的冲锋车扔保龄,并导致出现了极富戏剧化的翻转,令人忍俊不禁(提醒各位注意任达华掷保龄时的配乐,与画面、镜头高度契合,非常优秀)。
想谈一下演员,但明星云集且演技各有特色,还真盘点不及。简单说一下吧。吴镇宇风骚,谭耀文还是那么帅,任达华演技非常出众,郑浩南老实——与印象深刻的《古惑仔之龙争虎斗》的“司徒浩南”或者《暗花》中的“容公子”大相径庭,我都不知道原来戴上一副大框眼镜,他还真的可以这么木讷。这是四大兄弟,古巨基饰演的警察,演技中规中矩吧。姜皓文特别好玩,在演过许多逗比角色之后,饰演一个凶悍的反派人物,且依然具有许多脱不离的喜感,为片子增色不少。我在看完许久,依然记得他在厕所捡起布娃娃的一刻。
一群逗比劫匪抢尸,背运地不仅抢的钱全被 “第三者”顺走,空余谭耀文悲恨。本来只想稳妥地干一票出人头地,却在过程中发掘了人生的“真谛”,为了实现卑微的价值与一群悍匪火拼。到最後四个人还在空地上捡垃圾,心态变化得与开端截然不同。毕竟在那么严酷的生活里,笑一笑,以热烈的目光看透阴暗,积极地活下去。这是生活的价值,也是一部好电影应该带给我们的价值。
文/猫头
新浪微博:@是喵头
《帕洛玛之旅》为母情怀
《双重人格》人格 OR 他
《脏话》亲情、友情
请不要假借“爱”的名义
有人说,爱情是孤独心灵的相互碰撞,陷入爱情的人总会想占有,也会产生嫉妒。可如果这爱情都是真爱,那我则更认同百度词条里关于“真爱”的解释:“真爱是一种从内心发出的关心与照顾,他并不是别人眼中完美的匹配,它是两个相爱的人心灵能够契合,在能爱的时候懂得珍惜,在不能爱的时候懂得放手,不分性别,没有华丽的言语,没有哗众取宠的行为,只有在点点滴滴一言一行中你能感受得到,平实而坚定。”我永远相信,人,是自由的人。当你爱到想要占有一切的时候,这个爱的本质就已经开始腐烂了。可能千百年来有太多的人用“一哭二闹三上吊”的方式换来了对另一个人的所有权,并且现在也有太多的所谓情感专家告诉女人如何使用心计,但我相信,没有那个真正优雅的女性会靠吵闹与算计来获得一个人的心。因为人之所以为人,是还有自尊存在。生活并不是特吕弗镜头里的故事:要么拥有一切,要么一无所有;要么爱,要么死。生活总有很多种可能,爱也总有很多种方式。男女朋友是一种双方默认的关系,婚姻是一种法律承认的关系,但这些关系的保持靠的是维系而不是捆绑。只要不是有自虐倾向的人,一定都不会喜欢被勒出血痕的感觉。爱,有永恒的,也有阶段性的,并不是每个人在一开始就能遇上最对的那个,“在能爱的时候懂得珍惜,在不爱的时候懂得放手”,这才是真正的互相尊重的爱情。想起在电影《苦月亮》里,奥斯卡迷上了脸庞纯净的美丽女孩咪咪,开始时,他们疯狂的相爱,可当奥斯卡的激情退去后,咪咪仍然不可自拔,于是他们开始在精神和肉体上相互折磨,影片最后,两声枪响终于结束这对男女疯狂撕扯的人生。在某种观念里,为了爱所做的一切似乎都是正义的,是可以被原谅的。因为那是为了神圣的“爱”啊!可是,请不要假借“爱”的名义来为自己已经扭曲的心灵找出口,当爱已经让你疯狂,那便已不是爱了~
他们的特工生涯——《罪孽》
导演:
一
大凡爱看特工片的影迷应该都赞同这样的说法:如果你出来的东西结构松散,不温不火,那么请你别涉足此类电影。喜欢该类影片的人是不简单的一个群类。因为他们许多从年少起沉迷,长年累积的心理感觉,画面错综,津津乐道起来,那水准不说多专业,至少也是评判高手。
《王牌特工》:想要泡妞,先去拯救世界吧
文/陈令孤
在古龙的《陆小凤传奇之凤舞九天》中,陆小凤曾和一位名叫“小老头”的杀手组织头目探讨了一个问题:什么样的人才能成为合格的杀手?答案是,一个看起来绝不是杀手的人。这种人往往有两类,一类是生活中再普通不过的人,一类是非常有名的人。《王牌特工》的人物设置无疑就是这样,演惯了生活剧的英伦绅士科林·费斯成为皇家特工的顶梁柱,不亮肌肉不耍酷,单凭一把长柄伞就完成了杀手气质的彰显。而塞缪尔·杰克逊扮演的大反派却一身嘻哈打扮,身为大公司的总裁,不以盈利为目的,却胸怀地球生态问题,无疑也是奇葩。
不过,也正是这种奇葩式的搭配组合和想象力发散,让电影呈现出烟花般绚烂的效果,就如片中那朵朵盛开的蘑菇云,尽管它是在拿人的生命开玩笑。所以说,好莱坞为了取悦观众,的确是拼得厉害。
导演马修·沃恩曾经是盖里奇电影《两杆大烟枪》《偷拐抢骗》的制片人,也编导过《海扁王》《X战警》这样的商业大作,可谓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自然为这部怪才之作准备了充分的条件。就拿影片开头不久阿根廷雪山中的那场戏来说,短短几分钟内,完成了剧情的连环转折,杀手的功力呈现出“山外有山楼外楼”的意外叠加效果。其实,这也是古龙小说常用的手段,比如在《三少爷的剑》中,开头说燕十三最厉害的武功是十三剑,后来又说第十四剑是杀招,而到了结尾我们发现第十五剑才是真正的化境。
这种模式也贯穿到影片的结尾,它不是由一个高潮组成,而是有多个高潮。当艾希尔完成破坏指挥系统的任务,好不容易回到飞机上时,梅林告诉他,还得回去把人解决掉。于是,本来都心满意足打算起身的观众,又做下来再吃一碗大餐。而当任务最终确定完成,字幕已经出现时,影片又用一个呼应前面情节的彩蛋,完成了两代特工的气质交接,算是送给观众的一杯饮料。
于是,这样的电影想不受欢迎都难。它对特工片的突破不只是英伦戏剧风格的添彩——事实上影片也不算是纯正的喜剧片,而是蕴含了诸多伦理思考的正剧——而是用一个两代人和两条线索的完整叙事,诉说了人物如何面对生活小我和人生大我的问题。作为特工烈士的儿子,艾希尔的成长历程可谓一团糟,因此他才会抱怨自己出生时屁股里没夹着金汤匙。但如果没有他父曾经的身份,他也不会得到特工头目哈里·哈特的帮助,虽然遭遇不一样,但与其他的红二代来说,他们是殊途同归的。
正如昆汀《低俗小说》中,布鲁斯·威利斯扮演的拳击手的爸爸,在越军的集中营里,硬是把一块怀表藏在屁股里好多年,最后终于转送到儿子的手上。也正是父辈的这种行为,让他后来鼓起勇气放弃打假拳的生涯。所以,这种来自于家庭环境的基因品质和精神传统,往往会决定一个人的一生。
而艾希尔的特殊性还在于,他不但继承了亲身父亲的情感遗产,还承接着精神教父哈里·哈特的生前使命,使他最终获得机会并完成了拯救世界的任务。这种两条线索并列发展最后归结到一条线上的叙事方式,在经典黑帮片《教父》中体现得很明显,迈克尔·柯里昂也是在经历诸多磨难后成为老教父的接班人。所以,《王牌特工》的精彩在于它有一个很好的编剧团队,吸收了很多好莱坞经典片的叙事精华,才形成现在这样的丰满和富足。
再回到大反派瓦伦丁的所作所为,这种科学怀才与变态恶魔集于一身的形象,也是好莱坞大片的常客。他把人类看成病毒体,若想拯救地球,就必须消灭病毒,但因为他首先要保护那些大官僚和大财主,本质上也是一种精英思维在作祟。影片展现人类互相屠杀的场景时,很容易让人想起《香水》中的广场群交场面,都是因为受一种元素的蛊惑而无法控制自己。
这些情节含有科技对人的异化的隐喻,一个生活中很正常的人,就因为手机上某种信号的驱动,而完全丧失智力,这与我们今天摆脱不了微博、微信等网络媒介的病症是一样的。是人类自己创造了科技,但科技反过来却让人变成奴隶,这便是马克思所说的“异化”。而影片中,瓦伦丁的属下因为脑中植入的芯片爆炸,纷纷死亡,躯体变成五颜六色的烟花,形成视觉上的极大冲击力。观众们看得哈哈大笑,却丝毫没有想到这种缤纷背后是生命在消失,这无疑也是电影对人的“异化”。
而伴随着生命的大面积死亡和世界各地搏斗拼杀的画面,电影的背景音乐却是欢乐喜庆的动感旋律,这种视觉与听觉的反差就是所谓的“音画对位”,也在电影中常用。比如《教父》的结尾,伴随着黑帮大屠杀的血腥场面,背景音乐却是宏大雄伟的教堂交响乐。这便是《王牌特工》给我们提供的另一条反思的切口。
当然,影片在流畅的叙事中,也故意安排一些凝滞的情节来吊观众的胃口。影片的前半段主要是冷幽默,搞笑比较内敛,多通过行为设计来形成期望和现实的反差。而到了后半段,怀揣重大使命的艾希尔却显得很不严肃,明明已经火烧眉毛,却和公主调起情来,公主告诉他,先去拯救世界,再来找她。即便如此,艾希尔在和刀锋女战士的对决时也显得不够利索,非要等到倒计时的最后一刻才完成致命一击,让一部本来是英伦味儿的商业片最终还是臣服于好莱坞的惯常套路。
刚刚还经历了一场大厮杀的年轻特工,连冲澡都不用,就马上钻进了公主的石榴裙。一个拯救了世界的男人,泡妞的确比较容易。其实瓦伦丁也是如此,整个公司,只有身边的女刀锋战士没有植入可爆炸的芯片,最后她也为了瓦伦丁勇敢冲锋,说明他们是真爱。可为什么女刀锋战士会爱上瓦伦丁这个魔头呢?因为瓦伦丁的理想也是要拯救世界。(文/陈令孤,转刊载请联系)2015/3/28
《王牌特工》:优雅特工亦如爆头烟花般绚烂
之前有传闻内地版被删减多达40分钟(恐慌),等到实际上映後,发现只少了短短四分钟。在这四分钟里,我们可以看到科林费斯近距离枪爆头,把刀戳进头,钢管插穿人,极尽血腥;在最後的集体爆头中,幅度被弱化了,我们没有看到脑浆,而是看到大片烟花,五彩缤纷,难以想象,如果是一堆红色,那画面有多么美。《王牌特工:特工学院》的分级是R级(007系列基本都是PG-13),大多数丧尸片也是这样分级的,所以你们看,这样的电影搁在电影院,看起来的感受真是不一般。
所以尽管分级也并不是都适合,都好。但当周末时,家长带着十岁八岁小孩到电影院消遣时,看到这么美的画面,说不定会給小孩留下阴影,又或者极度狂欢片中的特工形象。部分影院还给出了观影指南,我觉得这一点非常好。
这片子的绝对的唯一关注点,还是科林费斯。这不是他第一次饰演特工电影,前有《锅匠、裁缝、士兵、间谍》在先,有英国绅士的风度,再顶着来自《国王的演讲》中奥斯卡影帝的光环,自然博得了非常高的关注度。在前些天科林费斯来华宣传时,我有朋友在朋友圈晒和科林费斯亲密合照,羡煞旁人。同样这部电影在大陆上映晚于其他海外地区,但也不妨碍口碑的崛起。对于目前的院线片来说,《王牌特工》足以亮闪春季档。片方有人来宣传,是为了中国市场,也有诚意。
这些都是基础,片子本身质量也的确非常优秀。第一个让人惊叹的是镜头运用、剪辑,快慢动静各种交叉,非常流畅新颖,和上周的《飓风营救3》形成了鲜明对比(後者看着眼睛疼)。无论是在科林费斯,还是塔伦·埃格顿或者索菲亚·宝特拉出现打斗时,画面非常优美,机位有跟拍,围拍和固定角度拍摄,毫无单调感。而剪辑融入後时间长度刚刚好,节奏动感太强。所以说,不看剧情看画面,这部电影都是很好的享受。
演员的出彩值得称赞,据说以前还差点叫了小李饰演“瓦伦丁”一角,不过最後落在了塞缪尔·杰克逊身上。也好,对他的“主角”形象还是在1992年昆汀《低俗小说》中边读圣经边杀人时的记忆里,但近些年他在《复仇者联盟》、《被解放的姜戈》饰演配角同样令人印象深刻。和许多演员一样,之所以为“黄金配角”,是因为气场在那里。举手投足,自成一派,塞缪尔本性是极为调皮的,他于“尼克弗瑞”,是严肃,而这部里面略微癫狂的“瓦伦丁”,反而更显特色。迈克尔·凯恩也一样,不过饰演慈祥的角色走了,真的有些违和感,在他死去时骂人的那一句,怎么听怎么感觉不像。对于另一位出彩演员马克·斯特朗,“光头男”,最近看的电影,是他和妮可·基德曼合作的《在我入睡前》,都是正经的形象。但实际上《王牌特工》是不正经的,所以他也被编剧在其中加入了搞笑元素,比如最後在飞机上,背后藏着一把枪和敌人装疯卖傻,我只想说:WTF!哈哈。
整体来说,《王牌特工》虽然前半部分教子帅酷,比较正经,后半截越发无厘头,整体WTF,也非常值得表扬。片子里致敬了不少经典特工形象,JB=詹姆斯邦德(007),也=杰克鲍尔(24小时),但最後还是打造了独属自己风格的电影,有英伦风范,青春小鲜肉,有暴爽的打斗,也有搞笑的段子。这片子,可以称得上同类型中的上乘之作。
《自私的巨人》悲剧
空荡的街道、衰败的社区、漫天的阴雨早已注定了两个孩子的悲剧。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两个被自我放弃的孩子,无论是生命还是人生,都将走向灭亡。
电影简介:
故事讲述了一个发生在13岁的阿伯和他最好的朋友斯威夫特之间的当代寓言故事。这两个男孩受到学校和社区内其他人的排挤,后来遇到了当地的废品经销商“小猫”,即“自私的巨人”。于是他们开始驾驶一辆马车帮他收集废弃的金属。斯威夫特天生就擅于和马匹打交道,而阿伯却效法“小猫”的行为,非常希望能让“小猫”对他刮目相看,再挣一笔钱。但“小猫”更喜欢斯威夫特,这让阿伯觉得受到了伤害和排挤,于是两个男孩之间的关系出现了裂缝。阿伯变得越来越贪婪,越来越剥削他人,也越来越像“小猫”。随着三人之间的关系越发紧张,悲剧发生了,彻底改变了他们的命运。
《死亡之雪》大战僵尸
《死亡之雪2》上帝之手
故事来到第二部,很有意思,多了不少创意。这可怕的上帝之手是可遇不可求的强大武器,结尾处既感人又搞笑,推荐。
电影简介:
噩梦一般的雪山之旅,马丁的女友和伙伴们全部被复活的纳粹僵尸屠杀殆尽。他虽然身受重伤,但是侥幸逃脱,然而却又因涉嫌杀害同伴被警方监控起来。更糟糕的是,自以为是的医生将他被僵尸病毒感染的右臂缝了起来,无法控制的屠杀在所难免。另一方面,复活的纳粹海军指挥官赫尔佐格带领部下暗夜前行,正秘密进行他们生前未尽的计划。马丁连杀两人,从医院逃脱,他根据一个小孩的建议打电话从美国请来了三个死宅组成的僵尸小队,试图消灭纳粹僵尸。逃亡途中,他也发现了赫尔佐格接下来的企图。争分夺秒,生死时速,纳粹僵尸的屠杀脚步能否中止…
活下去... 为了生命,和生命中的一切!
谁说日本拍不出反思二战那段历史的电影?请看看这部《永远的0》… 不过“百田尚树”先生以反战为主旨写下的这部作品,怎么被“山崎贵”拍的这么像“军国主义”宣传片!怪不得“安倍”看完以后连连叫好,他妈的这“老小子”是得喜欢。
虽然结尾在“宫部久藏”驾驶“零式战机”抱着必死的信念,冲向美军航母时嘎然而止,但我觉得他一定会撞上去,因为从始至终他一心希望的不是“和平”而是“活下去”,但那时他的处境已然“十死零生”,而毁灭一艘航母,在他设想中却能让更多日本人活下去…
不过,抛开“国仇家恨”和从小的教育让我们对岛国人民产生的“天然鄙视”,还是很佩服日本人能拍出这样的电影,一部很不错的作品。我喜欢“百田尚树”在原著中传达的理念--死对一个人来说真的很容易,什么时候都可以死,但是为了心爱的人,为了充满希望的未来,在最艰难的时刻,我们也要勇敢的,用尽全力的活下去。
(PS:从《WOOD JOB!》到《寄生兽》再到《永远的0》,真的越来越喜欢“染谷将太”这种略显“呆萌”的表演形式,虽然这次只演了个小配角,但是依然闪光
【系列补完计划】《007之十四:雷霆杀机》
这部《雷霆杀机》是罗杰·摩尔在「007」系列中的最后绝唱,使他萌生去意的原因其实也很现实,拍摄此片时他已年近花甲,几乎比饰演邦女郎的坦娅·罗伯茨大了一倍。罗杰大爷也确有自知之明,满脸褶子的自己怎么好意思再和那些如花似玉的姑娘打情骂俏,与其令演对手戏的女孩找不到感觉,还不如让贤给更加年轻的后生。
不过即便如此,快六十岁的邦德在戏里的动作场面依然不少,又是赛马、又是爬消防车,甚至还在金门大桥上干架,都是之前007电影未曾出现的元素。当然,反派的大飞艇也是一个看点,「007」系列中的交通工具层出不穷,但飞艇倒是第一次露面。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是飞艇的又一次发展时期,由于用氦气取代易燃的氢气作为浮升气体,飞艇的安全性得以大幅提升,从而在军用和民用领域再度得到重视,能够在《雷霆杀机》里登场也算是与时俱进的体现。
说到反派,不得不提本片中的克里斯托弗·沃肯,这位曾以《猎鹿人》里的尼克赢得奥斯卡最佳配角的演员不仅是到那时为止最大牌的007反派,也是为数不多的比邦德更英俊潇洒的反面角色。当时的沃肯正处于事业低谷,不料这次出演反派居然成为了他重生的契机。在他的演绎下,基因技术的产物富二代佐林既高贵儒雅又心狠手辣,阴险邪异的气质尽显无遗。若不是手下的黑婆娘May Day临阵反水,其水淹硅谷的霸道计划差点便成功了。
另外,本集一黑一白两个邦女郎各具特色,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饰演白女郎的坦娅·罗伯茨长相柔美复古,身材一流,尤其是一双如宝石般醉人的蓝绿色眼睛使人过目不忘。而饰演黑女郎May Day的葛蕾丝·琼斯更是一绝,中性的长相,刀削似的脸型和身材相当有特点。据说当年在美国不受待见,遂远赴巴黎发展,反而成为了时尚界的宠儿,甚至倍受同性恋者的追捧。除了这集007,她还在施瓦辛格的名片《毁灭者柯南》中有过出场,有着不输州长的强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