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电影及电影人及电影发烧友的联盟公社 – Mtime时光网
Viewing all 7151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一枪未发的战争

$
0
0

从越南战争结束三年的1978年开始,美国出现了一大批以越战为背景的反战影片,比如《猎鹿人》(78),《现代启示录》(79)、《野战排》(86)、全金属外壳(87)、早安越南(88)、《生于七月四日》(89)、《天与地》(93)等;而两次伊拉克战争结束最少也有十年(第一次伊战距今已有二十多年)了,类似主题的影片却寥寥无几,难道因为这两次战争美国都获胜就不需要反思吗?萨姆.门德斯拍摄于2006年的《锅盖头》,是我看过的为数不多反省伊战的影片之一。锅盖头(jarhead)是美国海军陆战队士兵(marine)的俗称,因为每个新兵入伍后,都会迅速被剪成锅盖头发型。

影片的第一个镜头即是向库布里克的《全金属外壳》致敬——海军陆战队教官近乎变态地对着全体新兵训话,这为本片奠定了某种讽刺的基调。开场明亮的画面和轻松愉悦的配乐(Bobby Mcferrin的Don""""t Worry, Be Happy)是锅盖头初入军营的心情写照,同时这段轻松音乐也伴随着一段段戏虐和讽刺的段落——接待处官员称陆战队士兵为一帮白痴和混蛋;男主角史沃弗自述marine的头就像一个锅盖,一个空容器(空虚,没思想);那个捉弄新兵的把戏就更是一场闹剧。

影片开场一直就是这种轻松戏虐的气氛。训练中虽有意外死亡,但陆战队士兵对战争是充满渴望的,他们的好战情绪在观看《现代启示录》的经典段落(瓦格纳《女武神》的伴奏下,美军直升机屠杀越南平民)时展现得淋漓尽致。导演暗示这些“锅盖头”里被打满了爱国好战的鸡血,无知且缺乏同情心,全然没有意识到越战的残忍和非正义性。

第一次伊战(海湾战争)爆发,士兵们被送往沙特阿拉伯,这之后配乐更多的是战争环境下的音乐,其中著名游戏《真实战争》里的配乐在片中反复呈现。令锅盖头们大失所望的是,他们没有奔赴前线战场,而是在后方保护沙特的油田。这道出了美国打这场战争最真实的动机——保护自己在中东的石油利益。在等待参战的过程中,锅盖头们训练、喝水、游戏、谈论女人、接受采访,他们越来越无聊,开始想念家人和爱人。在无聊等待和女友背叛的刺激下男主角终于迷失了,他不断违反军纪,荷枪实弹瞄准战友,坚持要看一个战友妻子偷情的录像带,而士兵们以为是要看经典越战片《猎鹿人》。

在后方等待半年之后,锅盖头们终于参战。战争的残酷和真实凸显出来:烧焦的平民尸体,焚毁的车辆,火焰冲天的油井,天空中下着的黑雨,染成黑色的沙漠和白马,一副人间地狱般的骇人景象。这与影片上半段轻松戏虐的氛围和明亮的色调形成强烈的反差。战争带来的不再是胜利和英雄主义,甚至没有快感和刺激,而是挥之不去、令人作呕的梦魇。经历了敌军炮火袭击、己方空军误袭和地狱战场的锅盖头们还是一枪未发,他们感觉窝囊和沮丧,情绪失控,一等兵弗勒竟然把阿拉伯人的尸体据为胜利果实,这在海军陆战队里是个别行为,但在陆军里似乎很普遍。残酷战争中美国军人的丑陋变态行为可见一斑。

锅盖头终于有任务了,他们奉命狙击共和国卫队的两名指挥官。正当史沃弗和搭档卓伊瞄准伊军高官时,美国空军指挥官取消了这次狙击。空军要炸掉这个伊军基地,他们不想错过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一举干掉几百名伊军士兵(而不是杀掉指挥官后迫使军队投降)。卓伊为此和空军指挥官发生冲突,因为他可能将永远错过开一枪的机会。这里导演在引导观众思索:战争的意义难道是为了满足军人的杀戮愿望?伊拉克似乎成了美国国家军事机器的狩猎场!影片接下来的镜头更暗示了这次空袭的屠杀本质:前景是由窗框形成的、象征耶稣受难的巨大十字架,透过玻璃窗,是伊军基地被轰炸而燃起的烈火和浓烟,以及失望迷茫的男主角。

在阴森苍凉的中东音乐伴奏下,史沃弗和卓伊走在幽暗无垠的沙漠里,像两个失魂的野鬼。他们回到美军基地,戏剧性的转折出现——陆战队员们兴高采烈地狂欢庆祝,战争结束了。全体锅盖头向夜空开枪,把压抑已久的情绪发泄一空。长达半年的等待加上四天四小时的战争,锅盖头们实际上没有一枪射向敌人,战争的黑色幽默与荒诞感在最后的发泄中达到高潮。

尽管门德斯在片中多处表达了对伊拉克战争性质和军人行为的反省,但这种反省比较收敛,基本上点到为止,批判和反思的深度、力度与《现代启示录》、《全金属外壳》等优秀反战片相比颇有不及。这或许和本片所处的政治环境有关,不像在七八十年代美国社会主流意见对越战基本达成共识,这是一场不必要、不应该卷入的战争;而两次伊战,尤其是第二次伊战(2003年)之后,美国似乎形成了一种比较强烈的舆论氛围,即批判这两次“正义”战争是政治上不正确的,这种意识形态上的压力或许限制了导演的手脚。


《利斧巨人:保罗班扬的愤怒》巨人斧

$
0
0

很恐怖的片子,逃亡是最大的看点,这个利斧巨人形象设计得太假,太丑了,很喜欢那个男教官的勇敢,英雄形象,没看过的朋友就不推荐观看了,剧情很一般。

 

 

 

 

 

 

 

 

 

 

电影简介:

 

     明尼苏达州阳光明媚的一天,霍克教官引领马丁·威廉姆斯、K、赛克斯莫特菲克、罗丝·威尔和瑞特娜等五名年轻人来到了位于深山老林隐秘之处的营地,展开新兵训练。这几名年轻人性格张扬,各有心事,虽然心底极度抵触这样的强制兵役,可却无可奈何。幽静隐蔽的自然丛林,恐怖的气氛悄悄蔓延,这里隐藏着传说中的斧头巨人保罗班扬。
  行军训练开始,这几名新兵似乎闯入了巨人的领地,搅扰了他的宁静,无情杀戮拉开序幕,最终只有女教官和一名女学生获救。

 

伊儿《利斧巨人:保罗班扬的愤怒》影评

 

《维京传奇:最黑暗的一天》真英雄

$
0
0

 男主角很伟大,虽然他相信圣经,愿意用生命保护圣经,但经历了残忍的杀戮后,毅然选择了面对现实,用武器保护人民,真英雄。

 

 

 

 

 

 

 

 

 

 

电影简介:

 

      这是一部真实事件改编的影片,男主角Hereward是一个生存在充满暴力、血腥和杀戮的世界的修道士。他的职责是护送圣经安全到达Lona修道院,而此时正有一路残暴的嗜血者欲争夺圣经。在他去往修道院的途中,他遇到了一位愿意用生命保护他护送这本书的顶尖剑客。
      剑客被残杀后,Hereward终于明白了圣经并不完全能保护现实的人们,他拿起武器,杀死了嗜血者,将圣经安全的送到修道院后,Hereward也决定用自己的力量保护这里的人们。

 

伊儿《维京传奇:最黑暗的一天》影评

 

《杀戮季节》生死之战

$
0
0

罗伯特·德尼罗虽年颇老矣,但仍帅气依然。喜欢约翰·特拉沃尔塔的造型,以及说话的方式,精彩的二人争斗,唤起的是痛苦的回忆,结局非常感人。

 



















 

电影简介:

 

     福特,美军退伍老兵。曾在波黑前线参战的他,现在只想修好自己的丛林小屋,疗以忘却战争的痛苦回忆。赛尔维亚老兵科瓦奇的出现打破了他的宁静。为解多年的仇恨,他一直在寻找着福特的踪迹。丛林中猫捉老鼠的游戏开始了!这是福特与科瓦奇两个人的第三次世界大战,是肉体与精神的搏斗。战斗重新揭开了两人心中的伤疤,唤醒了他们压抑许久的记忆。伤痕累累的二人最终理解了对方,以和平收场。

 

伊儿《杀戮季节》影评

 

《正义联盟:闪点悖论》改变历史

$
0
0

 非常棒的漫画改变,众多侠让人眼花缭乱,集中来讲闪电侠的这一条线,有点蝴蝶效应之感,超人瘦得吓人,还是正常的好。

 

 

 

 

 

 

 

 

 

 

电影简介:

 

     本片根据DC漫画2011年的大事件“闪点”改编。闪电侠巴里·艾伦一觉醒来,发现整个世界时间线都被改变了,自己不再是闪电侠,没有了超能力,而年幼时去世的母亲居然活生生站在自己面前。不仅如此,正义联盟也从没存在过,世界即将毁灭于神奇女侠带领的亚马逊人和海王手下的亚特兰蒂斯人之间的大战。
  巴里找到高谭市的蝙蝠洞,发现那晚在犯罪巷死去的不是韦恩夫妇,而是布鲁斯,布鲁斯的父亲托马斯成为了手段狠辣的蝙蝠侠。在说服了托马斯之后,巴里断定反派逆闪电是造成这一切的罪魁祸首,在蝙蝠侠的帮助下,巴里恢复自己的超能力,联合正义之士同战斗。最终,他修正被改得一塌糊涂的时间线。

 

伊儿《正义联盟:闪点悖论》影评

 

《神偷奶爸2》恶人之战

$
0
0

剧情很棒,很有想象能力的动画,“小黄人”们太逗了,尤其是变紫后,疯狂的超级无敌,格鲁依然是那个无所不能的格鲁,加上新入的爱情戏,非常好看,推荐。

 























 

电影简介:

 

     洗心革面的可爱坏人格鲁心甘情愿给三个小养女当起了全职奶爸,成天操心孩子们的教育问题,这位前神偷似乎喜欢上了这种安逸温馨的家庭生活,但是树欲静而风不止,一位自称来自“反恶人联盟”的女特工露西·怀特不请自来,她将毫无防备的格鲁击倒后装入水陆两用的神奇汽车,把他带到海底的基地里,在这里他遇见了打击犯罪组织“反恶人联盟”的主席塞拉斯·皮谷。这个组织把一个打击大恶人的任务交给了曾经是个大恶人的格鲁……当然,跟着格鲁屁颠屁颠来到这里的还有他形影不离的忠实随从“小黄人”们。
     没想到医生告别了格鲁,继续他的坏事生涯,他帮大恶人研制了变异的血清,让“小黄人”们疯狂。格鲁的绝地反击让医生领悟到了自己的错误,用解药还原了小黄人。最终,格鲁打败了大恶人,与露西坠入爱河并走向婚姻的殿堂。

 

伊儿《神偷奶爸2》影评

 

妄想症引导人民——智能手机·《金钱的力量》·资本主义

$
0
0

妄想症引导人民

——智能手机·《金钱的力量》·资本主义

文/空语因明

0】《偏执》,这是个莫名所以的影片名字,它过于心理学化,过于神经质,以至于和该影片的内容似乎并不相宜。与影片名字的莫名所以相比,该影片的大致情节还是相当清晰的:两家信息技术公司围绕着创新的智能手机技术展开商业间谍与反商业间谍的活动。智能手机引导了该影片剧情的发展,这是目的因。剧情所演活动的动力因是争夺利益,不论是两家智能手机公司还是被派出充当商业间谍的男主角,都是被金钱的力量引导着。《金钱的力量》对于该影片而言倒是个符合的名称,比“偏执”或“妄想症”更容易领会。从内容上看,片名“偏执”包括的含义的就是以上两者:智能手机和金钱的力量。而它们之所以成为偏执的,根植于它们的社会背景,也就是资本主义制度,这是形式因。因此,通过这样的逻辑分析,该影片的名字“偏执”并非那么莫名所以,它演绎的正是“偏执”或“妄想症”引导人民的故事,这种偏执分为三方面:智能手机,金钱的力量,资本主义。

【智能手机引导人民】

1】从题材上看,《偏执》(<Paranoia>)是一个应景的商业间谍片,该影片让智能手机技术成为商业间谍活动的目标,它所涉及的商业领域是充斥在现时代中的信息技术行业或智能手机行业。在这个数据大生产和复制为王的时代,信息技术行业容易发生模仿,这尤其指那些倾向通过模仿占领利益者,但又拒绝模仿,这尤其指那些试图通过研发创新获得高额利润者。模仿与创新之间的矛盾左右着信息技术或智能手机公司的发展。摆在这些存在者面前的问题不再是“to be or not to be”,而成了“to copy or not to copy”。为了生存下去,模仿与创新都成为信息技术公司必不可少的策略。一个技术创新的想法,某些时候比不上一次大胆的模仿,或者说窃取技术。

2】模仿或复制,正是智能手机的强大生命力所在。智能手机近似疯狂地被复制,不断复制的结果是它们网住了生活。智能手机行业从低端到中端再到高端,展开着阶梯状的存在方式。智能手机恰如新物种侵入到没有天敌的生态系统中那样,渗透在人们的生活中,甚至主导着生活方式。智能手机需要得到人们生活生态的接纳。智能手机的广告暗示给人们,让人们见识它的力量,使人们意味拥有了智能手机,也就拥有了它的力量。广告总是容易使消费者忘乎所以。当人们相信了智能手机广告传达的观念,他们也就乐意让智能手机殖民到他们本已脆弱的生活生态中。人们乐意关注智能手机,有些人还将拥有紧跟潮流的智能手机当做他们存在感的保证。就这样,智能手机成功地让它们的复制能力植根在生活中,占据生活方式。

3】智能手机在促进信息交流的同时,也垄断了信息,将依赖信息的人们禁锢其中。解放和奴役如此辩证地统一着:智能手机是信息的解放者,同时,它也是信息的奴役者。当存在者单纯地向往自由,放弃对信息的主导,远离思想的劳作,将信息和思想交给一个叫做智能手机的客观之物时,存在者也就成为智能手机的奴隶。智能手机成为被膜拜者,它之完美地不可或缺,成为“神器”。 智能手机带来了人类解放的新教义,那些奉智能手机为新神的人们,组成新的教徒:低头族(Smartphone Addicts),基本教义应该就是,“智能手机引导人民”。

4】智能手机是资本主义信息技术时代之妄想症的物质承载者。在这个智能手机引导人民的时代,当人们发现智能手机可能侵蚀生活意义的时候,那些仍然试图捍卫生活意义的人追问着,“To Smartphone or Not to Smartphone,that is a question!”大概,这一追问仍将继续回响着。知性的人应该明白,虽然“智能手机是一种生活方式”,但是,“未加审视的智能手机是不值得拥有的”。 

 

【金钱的力量引导人民】

5】《偏执》不是一个颂扬信息技术创新或智能手机创新的影片,它不是在宣扬某个信息技术公司的创新文化(比如《实习大叔》),它也不是在宣传某位智能手机创新人物的人格魅力(比如《乔布斯》),相反,这里得到强调的不是技术创新,而是窃取技术或商业间谍活动;得到侧重展现的不是信息技术社会的商业繁荣,而是在信息技术社会中仍然延续着的人性的阴暗面:贪婪,互相谋害,利益纷争…这些都是金钱的力量在主导着。

6】讲到技术模仿或窃取技术,该影片中是这样说的,“毕加索说过,好的艺术家是复制而来的,伟大的艺术家是偷窃而成的”(或:A good artist borrows, a great artist steals.),“世界上没有什么原创的,我们都是窃取别人的灵感”。据说乔布斯引用过毕加索的那句话,一些信息技术公司的事业也在不断诠释着那句话。毕加索的那个论断表明,原创其实只是传说或神话,它的真正内容是模仿与掩盖。这可以作为某些信息技术公司的生存哲学。中国的某些信息技术公司就是通过复制,模仿,“窃取”,一步步地成为信息产业巨头。它们已经占领了中国人的信息生活。大概在商业的观念里,利益总是先于道德的。这大概也没有多少需要指责的,否则将可能使人陷入虚伪的境地。作为消费者,他们享用的正是那些模仿或窃取来的信息技术产品。

7】当然,在资本主义的语境中,不论是物质意义上的窃取,技术意义上的窃取,还是情感意义上的窃取,都可以用金钱来衡量。当信息技术或智能手机行业发生盗版或者窃取等不道德行为的时候,利益所涉公司所寻求的是金钱补偿。如果不涉及私利,道德责备是非常虚弱的。消费者也并非那么具有道德观念,如果不危害到他们的私利,他们几乎不会在乎什么道德困境。道德判断是空洞的,只有金钱才具有力量。

8】解放与奴役仍然如此辩证地统一着:金钱是身物的解放者,金钱也是身物的奴役者。在影片《偏执》中,决定角色情节发展的是金钱的力量,几乎没有什么道德原则在左右着角色的选择和判断。该影片的男主角是一个信息技术工作者,他喜欢搞智能手机,可能他内心中有事业志向,但并没有在行为中表现出来。他虽然抱怨资本主义的分配制度,但并没有转化成什么道德原则。即使当他得知父亲的医疗保险将被撤销的时候,他也没有和智能手机公司的老板决裂,而是期待所在的电信公司老爷能够采纳他的智能手机应用项目,施舍给他一个机会。但他却在被公司老爷嘲讽一番之后,被赶了出去。这时候,本以为他会从道义上找到一个理由,以此对电信公司老爷进行计划周详的报复,就像《尽情游戏》或《幸运数字斯莱文》之类的,即便像《入侵华尔街》之类的也不错。但他没有。在被公司老爷赶出去之后,他所想到的也只是盗刷公司信用卡里的钱,他想到的只是幼稚地享用金钱的力量。结果就是他被原来的公司老爷发现,被迫充当原来公司的商业间谍,这时候,他看到的仍然是公司老爷应许的金钱回报。……虽然在接近结局时,根据他的协助,两位电信公司老爷被捕,但那更多地是防御式的行为。最后的完满结局也只是他获得了金钱方面的满足。至于影片中的友情与爱情,也表现为金钱的左右。

9】金钱的力量引导人民,这是资本主义制度的驱动,理所当然也是信息技术时代资本主义的驱动。金钱的力量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所谓的自由之源,在它的作用中,产生了各种资本主义的偏执狂症状或妄想症。钱网恢恢,疏而不漏。 

 

【资本主义引导人民】

【马克思主义引导人民】

  10】影片《偏执》展现的情节属于资本主义制度偏执或妄想症的表现。该影片并没有像许多时代之中的影片那样粉饰当代的繁华,粉饰资本主义的美好,它展现了资本家或公司老爷的狡诈,贪婪与偏执。“当工人们被最低阶级的薪水所束缚的时候,公司老爷们却过着奢侈的生活”。该影片也通过男主角的话语表达出资本家占据高额利润,并且罔顾道德地追逐利益的状况。这些是资本主义偏执或矛盾的表现。但是整个影片的马克思主义领悟并不高,它并没有将“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揭示出来。男主角只是像抱怨似的表达着对资本主义的不满,却没有将自己的观念和行为提高到阶级意识的高度。男主角的观念和行为表明,资产阶级或技术工作者的观念仍然被资本主义金钱的力量软化着,他们也像资本家那样追逐金钱或利益,他们没有意识到反资本主义革命的重要性。

  11】智能手机对人们的奴役,金钱力量对人们的奴役,都是资本主义偏执的结果。要克服这种偏执,就要摆脱资本主义的引导,让马克思主义或共产主义引导人民!马克思主义早已经意识到,资本主义必然导致国民贫富差距扩大,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里,毫无顾忌的分期付款和银行贷款烘托出市场繁荣的假象,资本家被利益所驱使,盲目扩大生产…总之,资本主义在本质上就是偏执的,马克思主义可以科学地治愈这种偏执的症状。

  12】从理想上来看,确实应该让共产主义引导人民。然而,现实是另一番景象。大概不能苛责影片《偏执》中男主角的阶级意识水平低,因为他所面对的世界是资本主义压倒性胜利的世界。社会主义的领头者苏维埃联盟已经解体呜呼,少有的社会主义国家已经修正主义化了,可能仍然纯正的社会主义被限制在小范围的北高丽国内,而那里的领导者也只是忙于建设他们的“社会主义仙境”,无暇左顾右盼……整个世界已经笼罩在资本主义妄想症的阴云之下,怎能不让向往解放的人们为之郁闷。

  13】虽然资本主义的阴云密布世界,但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共产主义的星星挂满天,将仍然闪烁在人民心中,引导人民。

 

【结语】

00】有人说,这部影片是华而不实,单调乏味的惊悚片,看它就像看别人发短信一样激动人心。于是,我觉得,写一篇关于它的长消息,大概也会相当激动人心。

 

日本劳模-----浅野忠信

$
0
0

在日本影坛大概很难找到像浅野忠信这般呆板木讷的男演员了,更贴切点说应该叫勤奋老实,正所谓人如其名,名字对人亦有心理暗示、引导和塑造功能。从《幻之光》中的腼腆少男到如今《47浪人》中的冷酷角色,90年代初进入影坛的他保持着平均每年三到四部电影的参演频率,不论是打扛头号主角的《蒙古王》,还是多部好莱坞影片中的酱油男,浅野忠信始终一路踏实前行,勤奋高产,俨然已经成为日本影坛劳模。

 

1996年《蓝海美人》和《梦旅人》两部影片让23岁的浅野忠信首次获得了日本电影学院奖的认可,年纪轻轻便有机会与岩井俊二这样的导演合作,可见当年刚冒出头的浅野在日本影坛有多么被人看好,但我认为人做任何事情都是需要一点天赋的,浅野忠信的表演没有像渡边谦,中村狮童或者织田裕二那样的情绪爆发力,大多时候都是内敛刻板的印象,《杀手阿一》里的演绎算是其目前为止最疯狂,最变态的一次了吧。

 

大岛渚的《御法度》中,浅野为更年轻的松田龙平做陪衬,2000年的《风花》中,浅野忠信首次与比自己大好多岁的日本实力派女演员小泉今日子合作,影片讲述一个因事业受挫而选择放逐自己的男人与一个苦命小姐邂逅的故事,浅野身上那种冷静寡淡的气质倒是与影片故事中的这个失意男人蛮契合,但姜还是老的辣,小泉今日子在这部影片中的表现太抢眼,风头完全盖过了他。

 

到了之后的《地球只剩我和你》中,浅野忠信之“呆”达到了一个极致,整天坐书堆里幻想自己的各种死法,面对爱上自己女人的各种暗示和调情,浅野就是没敢当面有反应,第二天睡醒发现自己裆部的污渍时吓得赶紧找地方清洗,老实憨厚得让男性观众们几乎都无法再容忍,纷纷替女主角着急。之后北野武找到他出演《座头市》,饰演盲侠死敌,武士服一穿,浅野那呆板的脸反倒变成了一种冷酷,北野武有意拿他开刀,影片中俩人在大海边对决的桥段设计简练利落,爆发力十足,令人印象深刻。

 

《咖啡时光》中明知有意却刻意保持距离的录音爱好者,《杀妻总动员》中谋划杀死自己妻子的搞笑苦逼男,《乱步地狱》中的一人分饰多个角色.....每次表演都很平稳扎实,每次都在国际影坛产生波浪,但总是与重量级奖项无缘,这让我想起了香港的刘德华,他们都一样,属牛。

哈萨克斯坦人谢尔盖.波得洛夫筹拍《蒙古王》的时候,浅野忠信34岁,也不知道波得洛夫于亚洲众多男演员中为什么偏偏看上了他,影片讲的是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前的人物传记故事,有中国内地实力派男星孙红雷的加盟,论国际影响力,孙红雷比不上浅野,但最终在表演方面,还是孙红雷饰演的配角压过了浅野版的这个“蒙古王”。

 

在这部影片中,浅野忠信继续发扬着自己的憨厚本色。成吉思汗他老爹教小时候的成吉思汗如何选老婆:“脸要像湖泊一样宽敞,眼睛要小,最重要的是有一双大脚,这样男人会快乐”,成吉思汗果然没看脸,一路低着头看脚,挑选了候选女孩中脚最大的那位,低头不看脸的后果可想而知,但成吉思汗后来为了一个其貌不扬,丢大街上都认不出来的女人出生入死,可以说,没有这个女人,就没有历史书上的成吉思汗。

 

影片中,成吉思汗与离别多年的新娘再次相聚,女人娇羞地问道:“铁木真,你为什么不碰我啊”,浅野傻傻地回答:“我怕我碰你,你会折断”,简直笨得令人发指。但这也是波得洛夫给青年成吉思汗的一个定位:历经苦难,大智若愚,胸怀报复,帝王潜质。

到了2009年的《钝兽》里,浅野忠信又一次超越了蠢人巅峰,这是一个关于儿时小伙伴之间谎言与救赎的故事,浅野忠信之“傻”第一次让我动容,我认为浅野忠信奉献了一次非常出色的表演,但由于影片导演水准及整体制作的简陋粗糙,白白浪费了一个好故事和好表演。同年的《剑岳登顶记》是导演木村大作积蓄多年的一出男人大戏,浅野虽然打扛绝对男主角,却又一次被火辣的香川照之抢尽了风头。

 

最近这两年,勤奋的浅野多次出现在日美合拍片中,《雷神》里的路人甲,《超级战舰》里的日本驱逐舰舰长,浅野不紧不慢的表演节奏依旧让观众着急,以至于被人戏称为酱油咖。但不管怎样,我们依旧还是会喜欢他,今年的新作《47浪人》中,估计我们很有可能还是一样会看到一个没脾气的长发武士,相信如果有一天有一个导演,有一个剧本能够刺激起浅野忠信内心那只野兽的话,我们会看到一个完全不一样的日本男演员。

 

                                                                                 -----忧郁的国王 2013.11.17

 

期待新作《47浪人》

 

 相关阅读

《请对这个世界报以满满的热爱》:http://i.mtime.com/jx2012/blog/7329571/ 

 

 


电影《虎胆龙威5》—如何将动作片镜头与剧情合理搭配展现感人一面

$
0
0

        近年来,以美国福克斯电影公司、环球影片公司等为代表的电影公司拍摄的动作电影在世界范围内兴起,而最近由福克斯电影公司出版的虎胆龙威再次在世界范围内风靡,这已经是《虎胆龙威》出的第五部了,一部电影可以持续到第五部,尤其是在竞争那么激烈的美国,这是极其不易的。从这一现象中,我们也能学到很多东西。不光是宣传手法,更重要的还是拍摄的技巧,这些并不是朝夕间形成的。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动作片的故事性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好莱坞的电影往往是伴随着特效的变换展现出故事的曲折离奇,并没有丝毫顾此失彼,越来越完善了以往动作片最缺乏的故事性。而《虎胆龙威5》就是一个很好的代表,这也是它能拍到第五部的原因。好莱坞电影一直是以场面宏大、气势磅礴而吸引眼球,枪战、赛车、航拍等等,各种特效,各种豪车,而最新一集的《虎胆龙威5》一如既往的贯彻了主角作为“硬汉英雄”在各种“火爆场面”出生入死然后驾驶不同车辆在“道路追逐”完全不考虑“道路交规”“车辆损耗”“路人安全”等等因素。一部影片最直观的表达是画面,画面呈现什么,怎么呈现则是由镜头角度和景别的定位来决定和营造的。镜头角度“能使画面影像获得某种形象造型性和审美倾向性”,而不同的景别选择实际上“规定着影片画面的表现内容范围和特色,不同景别揭示不同的股市信息和特定的叙述指向。”在拍摄电影的画面的下边框在成人肩部以上的头像,或其他被摄对象的局部称为特写镜头。特写镜头被摄对象充满画面,比近景更加接近观众。特写镜头表现人物画部细微表情,反映人物的内心活动,而背景处于次要地位,甚至消失。特写镜头无论是人物或其他对象均能给观众以强烈的印象。这不光体现在纪录片等真实写照性的影片中,在气势恢宏的动作片中特写镜头也是不可少的,反而特写镜头更能加强画面的厚重感、震撼力,更深的渲染出创作者想表达的内在意义。《虎胆龙威5》也是如此,动作片一般都有一个特点,就是喜欢在硬汉激战中穿插着一些特写来感染人,这种设置也能让人突然产生心理变化,造成更加深入人心的感动。现在中国也出了很多优秀的动作片,虽然在武打动作上非常专业,剧情的设置也还不错,但是总是达不到好莱坞的那种大气磅礴,这跟内容剧情的设置以及镜头的搭配是分不开的,好莱坞大片也有很多值得我们去学习的地方,就像《虎胆龙威5》那样,明明是布鲁斯·威利斯这种硬汉的倾力演出的动作片,人们在为里面的激烈打斗叫好的同时,同时也不耽误赚到不少的眼泪,当然不光是《虎胆龙威5》,大部分美国动作片都是这样,但是在中国,现在的投资、技术可能都还达不到。我们只有将我们的优点更加的放大化展现出来,将缺点努力改造,如果达不到的可以等学习好了再去运用。

《怪物公司》独眼与长毛

$
0
0

经典的动画,十几年过去了,今天拿来翻看,还是很精彩。阿布与长毛间的亲情戏做足了功夫,那份想起了仍历历在目的感动也让这部经典的动画成为永恒。

 























 

电影简介:

 

     如果你是一个小孩子,在某个夜晚,你偷偷打开壁橱,却赫然发现在壁橱角落的阴暗处,一个让人寒毛倒竖的怪物正用绿幽幽的眼睛窥视着你,你会作何反应?
  尖叫!当然是惊声尖叫!
  可你还不知道吧,这样可就正中了怪物们的下怀。
  在我们生活的世界之外,怪物们也有一个属于他们的世界,而维持这个怪物世界的唯一动力能源就是来自小孩子受到惊吓时所发出的高分贝尖叫,为此,怪物们还成立了自己的怪物有限公司,由这个公司中的怪物专门负责前往人类世界恐吓孩子们,从而收集他们的尖叫。
  苏利文是一只蓝紫色皮毛、长着触角的大块头怪物,它面目狰狞,是怪物有限公司里赫赫有名的顶级恐吓专家之一;苏利文的专属恐吓助理,同时也是它的好朋友的麦克是一只绿色的独眼怪物,别看个子比苏利文小好几号,脾气可不小,常常喜欢自做主张。此外,公司里还有各式各样性格各异的成员,CEO亨利,长着蛇头、爱开玩笑的接待员希莉娅,还有专门和苏利文对着干,互相不服气的鲍格斯……各类形形色色的怪物各司其职,运作得一点不比人类开办的公司差。
  不过随着小孩子们对怪物们的恐吓把戏越来越习以为常,想得到他们的尖叫也成了一件异常困难的事,不过这个难不到足智多谋的苏利文,他带着麦克来到人类世界准备做个“劳模榜样”给所有的恐吓专家们看看,但是没想到苏利文有违常规的做法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副作用——一个两岁的人类小女孩阿布被它们无意中带回了怪物世界,几千年了,只有怪物到人间,还从来没有发生过人类来到怪物世界的先例,这下可麻烦大了,精力无比充沛的阿布将怪物世界折腾了个天翻地覆,鸡飞狗跳,连自问神勇的苏利文也拿她束手无策,而麦克本来就是绿色的脸急得更加绿了,他们要如何弥补这个因为自己的疏忽而闯下的大祸。
      因为怪物世界其实最怕人,简直把他们看成天花带菌者。不过,苏利文慢慢发现女孩阿布没有恶意,而且天真可爱,他便千方百计保护她,一方面躲避他那死对头亨利的追杀,一方面试图把女孩送回她自己的世界。为了阿布,苏利文踏上了艰险的旅程。
      最终,苏利文和麦克联手打败了亨利,将阿布送回了家。

 

伊儿《怪物公司》影评

 

插入:A片也不好拍啊 剧情既单纯又纠结的电影

给喜欢电影的朋友,分享一个神一样的帖子(百度网盘的)

$
0
0

MiniSD是一种比Real编码更先进的X264编码视频制作标准,源于TLF HALFCD Team影视小组集体智慧的结晶,视频码率在800-1000,分辨率宽度800-860,多音轨、多字幕、无水印无广告,清晰度>D5,视频码率800-1000,水平分辨率800-860,文件体积=D5源盘10%-15%,“准高清”视频效果,字幕和配音均可任意加载或重新合成

 

转载自TLF论坛,在此表示感谢 http://bbs.eastgame.org/viewthread.php?tid=120722&extra=page%3D1

 

 

猛料一:(风云潜龙重新整理)IMDB Top250合辑 TLF-MiniSD(TOP250全,曾入榜有144部,不断更新中)

本帖隐藏的内容链接:http://pan.baidu.com/share/link?shareid=2861015018&uk=3489734111 密码:y5us

 

 

 

猛料二:(LCR20090425重新整理)豆瓣 Top250合辑 TLF-MiniSD(TOP250全) 

 

 

其余看这里:http://www.byd121.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420&page=1&extra=#pid1727

《怪兽大学》兄弟

$
0
0

皮克斯的动画果然不同凡响,这部前传讲述了长毛与独眼成为好友前经历的磨难生活,很励志的主题。现代社会中,人们自我意识过重,结果是很难交到挚友,这都是无可避免的,因此相辅相成的。

 























 

电影简介:

 

     在一次朝圣之旅之后,麦克,就决定自己今后一定要进入怪兽大学学习惊吓。现在,麦克17岁了,如愿以偿地进入了怪兽大学。在一天晚上学习之后,麦克碰到了一个体积巨大的叫做苏利文的怪物,当时,苏利文正在把怪兽大学竞争对手恐怖科技学院的吉祥物藏在麦克的房间里。这个吉祥物给麦克惹来了麻烦,两个人就此结下了梁子。
  于是,这两个怪物开始了明争暗斗,它们都想证明自己有更强的恐吓本领。正好,学校里开了恐吓课程,于是麦克和苏利文就开始了对“恐吓王”头衔的争夺。可是好景不长,因为阴差阳错的误会,它们两个都被这门课的老师--怪兽大学的校长开除出了恐吓课程,而苏利文也被自己的社团开除。无奈之下,麦克找到苏利文交心,它说自己之所以要去学习恐吓,是为了向世界展示自己的能力,他赢得了苏利文的同情。于是,麦克就去到了校长,希望能重新回到课堂上,并且,它还愿意参加令人闻风丧胆的“恐怖游戏”。不过,麦克的此举遭到了几乎所有学生的排挤。
  不过,希望还是渐渐显现了出来。麦克加入了一个二流怪物组成的社团,他希望通过这个社团的集体的力量,让自己参与到“恐怖游戏”之中。不过,这个二流怪物的社团实在是缺兵少将,他们还需要一个参赛者才能达到最低报名人数。就在这时,麦克拉来了自己的死对头苏利文。而且,它还向校长保证,如果它在游戏中失利,就将离开怪兽大学。在比赛的过程中,虽然大家都很努力,但苏利文知道实力的悬殊,在麦克比赛中作弊,赢得了游戏,被揭穿的他们也即将被赶出校园。
      麦克为了证明自己私自来到人间恐吓小孩子,没想到却再次失败。丧失信心的麦克得到苏力的帮助,二人创作了从未有过的成绩。最终,他们成为了好兄弟,也是最出色的恐吓师。

 

伊儿《怪兽大学》影评

 

《怒放2013》:以摇滚的名义致敬青春

$
0
0

 

 

 

不知从何时起,伴着“青春”与“梦想”的苦涩与甜蜜,回忆,或者说是一股浓郁怀旧之风,开始弥漫在当下这个浮躁而变化多端的社会里。不知是人们在物质极大丰厚之后,开始追寻精神世界的释放?还是在快节奏与山大般压力的困苦生活里觅得一丝丝寄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罢!

如果说三年前筷子两兄弟情感到位、恰如其分地用一部微电影《老男孩》,在最合适的时候引燃了这支怀旧的火把。那么今年伴着《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小时代》和《中国合伙人》等一众标榜着、满怀着和热情洋溢着“青春”与“梦想”的大电影,则在明星云集和闪耀的引领下,无数粉丝和影迷们的疯狂追随下,彻底将这怀旧的篝火烧的通天亮。不但照亮了华语电影市场,更给无数的适龄国人们带来不尽的共鸣和感动。

而这一部先前并不高调,之于笔者来说甚至有些突如其来的电影《怒放2013》,用其对音乐对摇滚的挚诚与热情,昂首高唱出了又一股响彻云霄的青春之歌与梦想和声。著名歌手卢庚戌的执导,以及滕华涛监制,让这一部有关青春的电影,在饱含摇滚味道的同时,以及几乎是对半比例的现实与回忆的戏份,在两代演员以及诸多如崔健、汪峰、叶世荣等摇滚巨星倾情客串的演绎下,将怀旧做到了极致。

青春是成长的必经之路,是生命的动力所在。青春是天边划过的流星,短暂而华丽;华丽的青春就像雨后的彩虹,难得更难忘。而青春的源动力里更有着爱情和梦想,正如影片中所说的“人的一生总有两次奋不顾身,一次为爱情,一次为梦想!”几位主人公年少时的追求与向往,爱情与梦想,鼓舞着他们在放声歌唱中,奔向人生的未来旅途。尽管,在追寻与追求的过程中,有欢声笑语也有泪水伤痛,但留给每个人的记忆是永恒的是美丽的。

从罗大佑的《野百合也有春天》到崔健的《一块红布》,从BEYOND的《光辉岁月》到小虎队的《爱》,还有郭富城的《对你爱不完》,还有唐朝、黑豹等等等等。一首首经典老歌,伴着“校园里追爱”,“舞厅里打群架”,“录像厅轶事”,“寝室里捉奸”,“校园音乐大赛”……诸多让人梦回青春的电影桥段,足以令观众在动听的音乐与熟悉的画面里重回那个青涩和萌动的青春年代。

人常说,摇滚并非流行音乐,摇滚有着自己独特的精神涵义,那是一种发自灵魂的渴望和表达。正如青春中对于爱情与梦想的渴求和直接表达一样。电影《怒放2013》也同样有别于诸多标榜致敬青春的商业片。用发自内心的真诚与真实感受,将摇滚与青春做了最好的联结与融合。

仿似一部导演剪辑版的《老男孩》,并用既是音乐人又是青春历经者的热忱,用电影的艺术表达方式,用摇滚的热情,彻彻底底地致敬了一把青春。

 

新天方夜谭:1979上影译制 国外经典译制片回眸(转文)

$
0
0

 

 

 

 

 

 

 

译制片最早叫“翻版片”,又叫“翻译片”。广义的译制片就是指将原版影片的对白或解说翻译成另一种语言后,以该种语言配音混录或叠加字幕后的影片。狭义的译制片单纯指的是配音混录后的影片。配音译制片制作时,先将原版影片的对白译成另一种需要的语言;再由配音演员按照原版片画面中人物的思想感情,用逼肖的语调、口型,录成一条对白声带;然后与原版片的音乐、音响效果声带混录成为一条完整的译制声带,用以印制供放映用的拷贝。将本国影片从一种民族语言(或方言)译成另一种民族语言(或方言)的影片,也称译制片。分类:

 

一、原声本国语言字幕

这是最基本的译制片,也是为了能最快得让观众看到国外电影,但是,因为电影是靠画面和语言来表现的一种艺术,因此,听不懂外语的观众一边看画面一边看字幕会极大的破坏掉电影本身的完整性,这只是一种最快速最基本的选择。但对于无法体会外语文化的人来说,看了这种译制片实际上并不等于真正看懂了电影,只是了解而已。

 

二、原声本国语言解说

这种译制片可能基本上没有人看过,这是在一边放原片时一边有人在解说,解说包括故事基本发展内容,并且解说人还要担任片中人物对白的表演。著名旅美华裔演员卢燕就曾经在上海做过这样的译意风小姐。因此这个要求很高,存在时间也很短,目前已经淘汰。

 

三、原声本国语言配音

这种译制片多用于纪录片,因为纪录片多为科教性质的,基本无故事性和人物,因此只需要将原声减弱并加上配音就可以了,著名主持人赵忠祥解说的《动物世界》、《人与自然》等科普节目就属于这种范围。

 

四、无原声音轨本国语言配音

这就是最终的译制片了,通过本国本地语言来代替别国语言,但是要符合演员表演,嘴型相同,年龄性别在声音上做到相同,这就是最难得了。这就是我国的配音演员基本都是演员出身的原因,不过近年来,也开始专门培养配音演员了。


《疯狂原始人》新的旅程

$
0
0

精彩的动画,给人一种神奇的感觉,万物相生相克,新的旅程,必然带来新的感受。凯奇的配音也很喜欢,老爸Grug和大猫一起帮助小动物们逃生的场面很感人,推荐。

 























 

电影简介:

 

     原始人咕噜一家六口在老爸Grug的庇护下生活。每天抢夺鸵鸟蛋为食,躲避野兽的追击,每晚听老爸叙述同一个故事,在山洞里过着一成不变的生活。大女儿Eep是一个和老爸性格截然相反的充满好奇心的女孩,她不满足一辈子留在这个小山洞里,一心想要追逐山洞外面的新奇世界。
  没想到世界末日突然降临,山洞被毁,一家人被迫离开家园,展开一场全新的旅程。离开了居住了“一辈子”的山洞,展现在他们眼前的是一个崭新绚丽却又充满危险的新世界,到处都是食人的花草和叫不出名字的奇异鸟兽,一家人遇到了全所未有的危机。在旅途中,他们还遇到了游牧部落族人Guy,他有着超凡的创造力和革新思想,帮助咕噜一家躲过了重重困难,途中他还发明了很多“高科技”产品,并让他们知道了原来生活需要“用脑子”,走路需要“鞋子”等等。一行人在影片中展开了一场闹腾而又惊险的旅程。

 

伊儿《疯狂原始人》影评

 

《赤焰战场2》:别惹老年人 认真你就输

$
0
0

哎呀.....感叹。

 

一段时间没见凯瑟琳.泽塔-琼斯,没想到女神老成这副熊猫样儿,都快认不出来了,想想曾经让汤姆.汉克斯万般迷恋的那个优雅空姐,再看看眼前的她,实在有点惨不忍睹;2010年拍《狼人》的时候,安东尼.霍普金斯也没现在这般老貌啊,尽管我们在《赤焰战场2》中又一次见识到了被监禁的汉尼拔如何轻松脱狱,以及他与人对话时连珠炮式的强悍语言表达,但眼神中不经意流露出的疲态和衰老拉塌着的皮肉终究无法掩饰。

 

时光流逝得太快,不知不觉,年华老去。

最经老,保养最好的是布莱恩.考克斯,和十年前的《谍影重重》中一样精明老练,几乎没什么变化,不仅如此,还色胆包天调戏老女王,大玩恋足调情。最搞的当然是两大男主角布鲁斯和马尔科维奇,加上个神经质疯婆娘路易斯.帕克夹中间,形成三角关系,各种笑点尿点频出,非常可爱,影片大的基调还是延续了《赤焰战场》第一弹的风格:爆笑喜剧,谍战动作,怀旧娱乐,忆往昔勇猛光荣岁月,颂老年人夕阳红情调。

 

文艺范儿的李秉宪这几年混好莱坞硬生生混成了个亚洲酱油打星,苦练肌肉早已见成效,先是追杀布鲁斯反被劫走自己的私人飞机,接着又被正义的美利坚老特工驯化策反,编导们给观众展示出一副“美国大哥与韩国小弟并肩作战”的姿态,万恶的好莱坞电影商人们啊.....

 

不过第二弹的故事格局要比第一弹更大:科技监听,跨国行动,化装潜入,追车,枪战,密室逃脱,空中遇险.....金蝉脱壳,借刀杀人,谍中谍,计中计,爱情戏码,一样都不能少,标准的好莱坞商业片配置。一帮美国退休老特工进出克里姆林宫就跟逛游乐园一样轻松,美国电影人又一次戏弄了俄罗斯,还借助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话题大闹伊朗大使馆,顺便玩转小弟英国的最高级别秘密监狱,其中的含沙射影地球人都懂。

对于这样的一部在很多时候是“为了搞笑而搞笑”的娱乐电影,完全没有必要去追求故事情节的合理性,认真严谨你就输了。我们很开心看到:布鲁斯.威利斯和马尔科维奇这对老战友兼好基友为一个女人翻脸;老女神海伦.米伦玩狙击步枪身手矫健,拔枪射击的姿势屌到爆,什么李秉宪、麦克唐纳之类的猛男全成了练手脚的沙包;人魔汉尼拔宝刀未老,屡屡设计脱险,重兵押送也未能将之制服,论经验,论智商,论身手,老年人秒杀菜鸟,完胜一切。

 

编导们给众多好莱坞老戏骨的角色和一些情节设定别有心意,比如化妆入侵克里姆林宫的部分,让人想起阿汤哥的《碟中谍4》,入侵手法还比阿汤哥版简单粗暴,轻松搞笑,还比如让霍普金斯饰演的科学家大玩汉尼拔的脱狱大戏,不过动作戏码纯粹只是《赤炎战场》的商业外壳,老年人脸皮厚,各种令人蛋疼的男女暧昧打情骂俏荤段子才是影片故事的主心骨,连片尾都还不忘让路易斯.帕克一枪射爆马尔科维奇顶头上的那根香蕉哟。

 

《赤焰战场》两部曲谈不上有多高多特别的制作水准和多大的野心,但两部曲中众多老影星们凑在一起相互调侃戏仿的影像画面会在许多年后被喜爱他们的影迷朋友所珍视,还是那句话:夕阳无限好,老年人不老!

 

                                                                            -----忧郁的国王 2013.11.19

-------------------------------------------------------------------------------------

夕阳无限好 老年人不老

相关阅读

别惹老年人http://i.mtime.com/jx2012/blog/7616000/ 

宋景诗:国产经典老电影回眸(转文)

$
0
0

 

 

清宫秘史•武训传•宋景诗

 

 

 

 

 

 

 

 

 

 

早期中国电影(1931年以前)

中国电影事业发端于20世纪初。1905年,北京丰泰照相馆创办人任景丰拍摄了由谭鑫培主演的《定军山》片断,这是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第一部影片。1913年,美国人经营的亚细亚影戏公司拍摄了由郑正秋编剧、张石川导演的中国第一部有故事情节的短片《难夫难妻》。1917年上海商务印书馆拍摄时事短片。次年成立活动影戏部,此后拍摄了两部中国最早的长故事片<阎瑞生>和《红粉骷髅》。1922年,张石川与郑正秋、周剑云等组织明星影片公司,1923年完成由郑正秋编剧、张石川导演的《孤儿救祖记》,影片严肃地涉及了当时的社会实际,表现手法具有较浓的生活气息,演技自然、亲切、朴素。与此同时,出现了大中华百合影片公司、神州影片公司、长城画片公司、民新影片公司等一批较具规模的影片公司。邵醉翁兄弟于1925年创办天一影片公司,首先取材于民间故事,拍摄一批古装片,并在上海掀起拍摄古装片的热潮,还以此立足于南洋市场 。1925~1927年间,上海先后成立140家中小型电影公司;广州、北平(今北京)、天津等城市亦拍摄影片。1928年明星公司开拍《火烧红莲寺》后又形成一股武侠片热潮。此后的4年间上海各公司拍摄了400多部故事片,其中一大半是“火烧”、“武侠”、“神怪”之类光怪陆离、粗制滥造影片。1928年,民新、大中华百合等影片公司组合成联华影业公司,先后拍摄了《恋爱与义务》、《恒娘》、《桃花泣血记》等片。1930年,明星影片公司和友联影片公司试制成功蜡盘发音有声影片《歌女红牡丹》和《虞美人》。1931年华光片上有声电影公司在日本完成中国第一部片上发音影片《雨过天晴》。到1935年,中国完成了从无声电影到有声电影的过渡。

 

左翼电影运动 (1931~1937)

1930年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先后于上海成立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和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九一八、一二八事变后,上海的抗日战争爆发,电影界的有识之士深感时代需要反映现实的影片。1932年5月,明星影片公司聘请黄子布(夏衍)、郑君平(郑伯奇)、钱谦吾(阿英)担任编剧顾问,与郑正秋、洪深等一起组成编剧委员会。1933年3月中国共产党的电影小组成立,由夏衍任组长,成员有钱杏邨、司徒慧敏、王尘无和石凌鹤。电影小组的成立推动了明星、艺华、联华等影片公司的电影创作,也影响了天一和其他小公司的电影创作。当年生产了《狂流》、《都会的早晨》、《春蚕》、《姊妹花》、《民族生存》、《三个摩登女性》、《小玩意》等一批优秀影片,左翼电影运动取得辉煌成就。国民党统治当局在开展对中国革命根据地第五次军事“围剿”的同时,加强了对革命文化的“围剿”。针对这种更为尖锐、复杂的形势,左翼电影工作者进行更加隐蔽的斗争,创作出《渔光曲》、《新女性》、《大路》、《神女》、《生之哀歌》、《逃亡》等有影响的片目,与此同时,左翼电影工作者还开辟了新的制片阵地——电通影片公司,拍摄了《桃李劫》、《风云儿女》等优秀影片。这个时期还创作一批优秀电影歌曲,如影片《大路》里的《大路歌》和《开路先锋歌》,《桃李劫》里的<毕业歌>和<风云儿女>里的<义勇军进行曲>等,随着影片的放映,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二九运动将中国人民爱国运动推向一个新高潮,上海电影界为适应新的形势,建立起电影界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继“国防文学”口号提出后,1936年2月,“国防电影”作为电影创作口号也被提出。1936~1937年7月,上海各电影公司拍摄出一批不同题材样式和内容的国防电影,有《生死同心》、《压岁钱》、《十字街头》、《马路天使》、《迷途的羔羊》、《狼山喋血记》、《壮志凌云》、《青年进行曲》等影片。

 

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电影 (1937~1945)

在国民党统治区,1938年,周恩来代表中国共产党参加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的领导工作,直接地推动了抗战电影的发展。中国电影制片厂在政治部三厅领导下,由阳翰笙担任编导委员会主任委员,迅速投入抗战电影的摄制及其他工作。先后在武汉、重庆拍摄了《保卫我们的土地》、《八百壮士》、《胜利进行曲》、《青年中国》、《塞上风云》、《还我故乡》、《警魂歌》等表现军民英勇抗战的影片,以及<民族万岁>等新闻纪录片。国民党直接领导的中央电影摄影场和1935年成立于太原的西北影业公司也拍摄了宣传抗日的故事片和新闻纪录片。

香港到1937年6月底为止,成立了南洋、大观等50多家拍摄粤语片的电影公司。随着抗日战争爆发,香港爱国电影工作者拍摄了抗战题材的影片。从1937年11月中国军队撤离上海到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帝国主义军队进入上海租界为止,上海被称为“孤岛”时期。这一时期,1938年有新华、艺华、国华等私营电影公司拍摄影片。随着新华摄制的影片<木兰从军>上映后的卖座,形成了古装片拍摄浪潮。1941年,时装片取代古装片,新华、艺华、国华、金星等10几家影片公司,出品80多部影片,时装片有60部。万籁鸣、万古蟾(见万氏兄弟)绘制完成的动画片<铁扇公主>是中国第一部较长的动画片。

在日本占领区,日本帝国主义1937年8月21日在长春成立“满洲映画株式会社”(简称“满映”)。后在北平(今北京)成立华北电影股份有限公司。1939年于上海成立中华电影股份有限公司。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伪将新华等几家影片公司合并,成立中华联合制片有限公司(简称中联)。1943年5月12日将以上电影机构合并,成立中华电影联合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华影)。中联和华影在4年中拍摄近130部故事片,有宣扬所谓“中日亲善”、“共存共荣”的《春江遗恨》等影片,为迷惑中国观众,也拍摄了不少以恋爱为中心的影片。

在抗日根据地,1938年,在八路军总政治部领导下,由延安电影团袁牧之担任编导,吴印咸、徐肖冰、吴本立担任摄影,用仅有的两部摄影机拍摄长纪录片《延安与八路军》。1942年又完成长纪录片《生产与战斗结合起来》,以及一些反映当时延安重大社会政治生活的新闻片。还建立一个放映队,在陕甘宁边区、晋绥边区前线一带放映电影。新四军淮北根据地于1942年购得16毫米摄影机,拍摄了有关新四军生活的影片素材,1946年剪接完成长纪录片《新四军的部队生活》。

 

解放战争时期的中国电影(1945~1949)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宣传部和国防部分别接管了上海、北平、长春、南京等地的电影产业。在中国共产党地下组织的领导下,一部分革命和爱国的电影工作者进入由中央电影摄影场改组的中央电影企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电)各厂,利用国民党的电影基地,拍摄进步影片;另一部分参加进步电影的基本阵地昆仑影业公司,对文华、国泰、大同等民营影片公司也采取团结、支持、争取和协作的方针,使之拍出进步影片。这样,在1946~1949年间拍摄了《一江春水向东流》、《万家灯火》、《乌鸦与麻雀》、《松花江上》、《夜店》、《还乡日记》、《遥远的爱》、《幸福狂想曲》、《小城之春》等优秀影片。这一时期上海共有20多家小电影公司,拍摄了约40部影片,其中大部分渲染谋杀、间谍、侦探、心理变态或描写所谓家庭爱情纠葛等。

在解放区,1946年成立延安电影制片厂。1947年以该厂部分人员为基础,组成西北电影工学队前往东北。1946年10月在晋察冀军区成立华北电影队。1946年长春解放后,中共中央东北局指派舒群、田方等人接管“满映”。1946年10月成立东北电影制片厂(简称东影),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完成17辑大型新闻纪录片《民主东北》,以及木偶片《皇帝梦》、科教片《预防鼠疫》、短故事片《留下他打老蒋》、动画片《瓮中捉鳖》、翻译片《普通一兵》。1949年4月,东影迁回长春,1955年改为长春电影制片厂。北平、上海解放后,在北平、上海军事管制委员会领导下,接管了在北平、上海的国民党制片机构,分别成立北平电影制片厂(后改为北京电影制片厂)和上海电影制片厂。1949年4月,成立中央电影事业管理局,担负领导中国电影工作的任务。

 

新中国电影事业 (1949年以后)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中国电影事业的发展进入一个新时期。50年代初期,上海原各私营电影制片厂联合组建为公私合营的上海联合电影制片厂,于1953年并入上海电影制片厂。这样,故事片的生产完全由长春、北京、上海3家国营厂承担。为了培养人才,上海、北京先后成立电影学校,北京的电影学校后成为中国唯一的高等电影专业学府——北京电影学院。与此同时,成立了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公司,筹建了保定电影胶片厂,南京、哈尔滨、上海都建立了电影机械厂,以及八一电影机械厂和北京电影洗印厂等电影工业企业。新中国电影从1949年制作第一部以工人阶级作为解放了的主人翁的影片<桥>开始,在很短的时间,拍摄了《白毛女》、《钢铁战士》、《上饶集中营》、《新儿女英雄传》、《翠岗红旗》、《我这一辈子》、《腐蚀》等优秀故事片,以及新闻纪录片《百万雄师过大江》、《红旗漫卷西风》等。但是,由于在电影创作指导思想方面过分强调电影的政治宣传作用,造成题材单一的倾向。对《武训传》等影片的批判,挫伤了部分创作人员的积极性,导致了创作拘谨、产量下降。1953年,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有关领导提出改进领导方法,鼓励艺术家发挥各自长处,从各方面反映革命的历史和现实。1956年,毛泽东同志提出了发展社会主义文学艺术和科学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为了贯彻这一方针,电影局从指导思想、领导、体制等多方面进行改革,取得积极成果,故事片生产由1951年年产10多部逐渐增加到1957年年产40多部,1957年文化部举办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第一次优秀影片评奖 ,奖励了1949~1955年摄制的《南征北战》、《智取华山》、《渡江侦察记》、《鸡毛信》、《董存瑞》、《祝福》、《李时珍》、《神笔》(美术片)、《淡水养鱼》(科教片)等69部优秀影片。1957年,随着反右派斗争的扩大化,对一些影片和艺术家也进行了错误的批判。1958年又拍摄了许多报道性宣传大跃进中某些虚假的“新事物”的影片,又一次干扰了电影的创作。不久,中央逐步纠正了大跃进中“左”的错误,周恩来对电影界也提出了注意影片质量的要求,促使中国电影事业在1959年形成一个繁荣时期,拍摄了《林则徐》、《聂耳》、《万水千山》、《青春之歌》、《林家铺子》、《老兵新传》、《五朵金花》等题材风格多样、在思想与艺术上达到了较高统一的影片。但是不久,在反右倾运动中,电影界又批判所谓的资产阶级人性论和人道主义。加之三年自然灾害,胶片、器材等严重短缺,电影生产又逐步下降。1961年,文化部和中共中央宣传部重申坚决贯彻双百方针,纠正了违背艺术规律,对文艺创作进行简单粗暴的批评干预的“左”的思潮,制定了改善文艺工作和电影工作的一些管理条例。使60年代初期的电影走入正轨,到1965年,形成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第二个电影创作高潮,生产了《甲午风云》、《革命家庭》、《红旗谱》、《舞台姐妹》、《小兵张嘎》、《英雄儿女》、《农奴》、《白求恩大夫》、《早春二月》、《杨门女将》等优秀影片,以及优秀美术片《大闹天宫》、《小蝌蚪找妈妈》等。与此同时,电影放映单位从1949年的400多个发展到1965年的20363个。到1965年为止,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公司共发行1213部长短影片。中国自己的电影工业也已具备相当规模,可以生产洗印、录音、摄影、放映机等各种设备、器材,并基本达到自给。但在1966年爆发了文化大革命,电影界百花凋零,万马齐喑。

 

粉碎四人帮后,电影事业获得发展。1979年10月邓小平代表党中央肯定了文化大革命前17年的文艺路线基本是正确的,总结了历史的经验教训,纠正了过去提出的“文艺服从政治 、文艺从属政治”的偏颇提法 ,重申执行双百方针。1977年电影生产开始复苏,1980~1984年平均年产量达120部左右,每年观众人次平均在250亿左右,中国电影进入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其主要特点:①坚持和发展革命的现实主义道路,坚决执行双百方针,题材广泛,反映生活中各类矛盾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如《天云山传奇》、《喜盈门》、《人到中年》、《高山下的花环》、《血,总是热的》、《伤逝》、《骆驼祥子》等影片。②尊重艺术的客观规律,创造出各种真实生动的银幕形象,塑造了各类不同的典型性格。如《南昌起义》、《西安事变》、《廖仲恺》等影片对革命领导人进行了多角度的刻画,对蒋介石等历史人物能实事求是地按照历史本来面目表现。③在风格与样式上趋于多样化。由于题材领域的扩展,使艺术家们可以自由地发挥自己的才能和特长,探索自己最适宜的风格、样式,表现最完美的内容。尤其引人注目的是一批中青年编导拍摄了一批有一定实验意义的探索性影片,如《黄土地》、《青春祭》、《良家妇女》、《黑炮事件》、《猎场札撒》、《老井》、《红高粱》、《秋菊打官司》、《香魂女》、《霸王别姬》等。在电影创作繁荣的同时,电影理论研究也空前活跃,并在相当多的创作人员中发生影响。

 

中国美术片从形式到内容都极富有民族风格和特色。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美术片是中国影片在国际上获奖最多的一个片种。新闻纪录片已向纵深发展,充分利用丰富的资料,系统地编辑一些重要的文献片,并对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与重要事件进行综合报道、专题报道;还注意表现人物和人物的精神世界,抓住真人真事中丰富的细节,以情动人。科教片也有新发展。电影厂在原有的基础上陆续增建八一电影制片厂、儿童电影制片厂、珠江电影制片厂、西安电影制片厂、峨嵋电影制片厂、潇湘电影制片厂、内蒙古电影制片厂、天山电影制片厂、福建电影制片厂、广西电影制片厂、青年电影制片厂、深圳影业公司、云南电影制片厂13个主要生产故事片的电影制片厂和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北京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上海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上海电影译制厂和中国农业电影制片厂。1958年在北京建立了中国电影资料馆,1989年在该馆基础上建立了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并创办《当代电影》和《电影信息报》。电影工业和科研方面都有相当大的发展。国产电影器材已基本上可以解决放映和制片需要,还研制成功立体电影、环幕电影等。中国放映单位已达14万之多,比1949年增长了350倍。1960年成立中国电影工作者协会,1979年改组为中国电影家协会,颁发电影金鸡奖;影协下设中国电影出版社;还编辑出版《大众电影》,举办电影百花奖评选活动。自1980年起每年由文化部(1986年起改由广播电影电视部)对上年度的优秀影片颁发政府奖。中国电影发展的关键在于提高质量,开拓新的题材和体裁,继承和发扬中国电影的优秀传统,借鉴外国影片的经验,创作出既有中国特色、民族风格又有国际水平的影片。

 

 

 

 

 

《东京物语》:生活不是让人很失望?

$
0
0

     

     影片的结尾部分,参加完母亲的丧事的幸一、志夏和敬三都匆忙离去,志夏临走还不忘索要母亲的和服,只有二儿子的孀妻纪子留下来照顾父亲周吉和妹妹京子几日。告别的一天终于到来,纪子也要回东京了。京子和纪子告别时,对纪子说抱怨哥哥和姐姐的自私,尤其是志夏,母亲刚去世,就要走了母亲的遗物,连陌生人都不如。纪子安慰京子说:“可是京子,我在你这个年纪也这么想过,但是孩子们都是会离父母越来越远的,……,他们要照顾他们自己的生活,一个女人,到了志夏的年纪,离开父母,有她自己的生活。”京子反问:“那一家人在一起还有什么意义?……,你也会这样么?”纪子点点头。京子说:“那生活不是让人很失望?”京子侧坐,纪子正坐,但讲话时都是正面对着镜头。这种小津式的对话镜头,完全无视所谓的“轴线”理论,明明是二人对话,因为角色之间的目光没有对视,倒像是对着观众说话。

     小津借天真的京子之口,道出了他对日本传统家庭的留恋和面临解体的遗憾。但小津的高明之处,却不仅仅停留到哀悼上,他给出了自己的态度:失望,但是接受。这种达观的心态使得整部影片到达了一种哀而不伤的高度:不悲伤地沉湎于过去,也不欢快地拥抱未来,只是接受现在。

    传统家庭在经济大发展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面临崩溃,四世同堂,已经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儿女以及孙子辈们对于乡下的父母或者祖父母的隔阂很深,但是后者却对子女们怀着深厚的感情。这一点特别类似当下的中国。孩子们在远离父母和家乡的城市谋生,父母对孩子们的生活报以美好的希望和想象,其实一无所知,——既不了解孩子,也不了解孩子生活的世界。

    你可以想象,带着巨大的期望和邻居的羡慕从尾道到东京去看望儿女的父母即将面临的窘境,因为等待他们的也许是失望。周吉夫妇到达东京之后发现,儿女们并没有住在真正的东京,而是住在东京的郊区;儿女们的生活也并不富裕,仅勉强维持。电影里有几个细节可以看出儿女们的经济状况。周吉夫妇初到大儿子幸一家里,幸一的妻子和志夏讨论吃什么的时候,幸一说,有火锅就不要生鱼片了。在志夏家里,丈夫爱吃纳豆,志夏提醒丈夫不要都吃光了;丈夫买了蛋糕孝敬二老,志夏说,给他们吃饼干就可以了,蛋糕太贵。最要紧的是,儿女们并没有像周吉夫妇想象的那样热情欢迎,带着他们好好逛一逛东京大都市。儿子没空,女儿也没空,最后没有血亲关系的纪子带着他们参观了东京。因为居住空间的狭小,周吉夫妇的到来其实成了儿女们的累赘,先是大孙子小实不满意搬了他的书桌,因为要腾房间给祖父母;不堪吵闹,从热海提前返回的时候,正好遇到志夏家里要开美发师会议,无法为父母提供住宿,周吉夫妇又不好意思再次打搅幸一,夫妻俩只能一个去投奔纪子,一个是投奔老友。这是一次多么糟糕又是多么让人失望的旅程。

     小津一方面展示了儿女生活的局促和不孝,让人觉得悲哀;一方面又通过周吉夫妇面对失望的反应,给了我们另一种解读的可能。周吉对孩子们的看法在电影的前半部分隐藏的很好,小津为我们表现了一位温和又随和的父亲形象,直到周吉无家可归后和老友们在酒馆喝酒。周吉夫妇得知女儿家没有地方住的时候,周吉虽无奈却居然笑呵呵地跟妻子开玩笑道:“我们现在无家可归了。”酒醉之后的周吉已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当老友服部向他抱怨,现在的年轻人没精神又没雄心,还把自己的失败归结于东京人太多。周吉面向服部,同时又面向我们,讲出了自己的态度:“但是,我们不能对我们的孩子期望太高,时代在改变,我们不得不面对,……,我儿子是真的变了,但是我也没有办法,毕竟东京人太多了。”周吉的意思很明白,时代变了,孩子变了,我们无力改变,但还是要面对,就接受现状吧。我们再看影片的结尾部分,幸一告诉父亲和志夏,母亲熬不过明天早上了,志夏痛哭,而周吉说:“这样啊,她活不了了。……结束了。”周吉平静地接受了这个现实。另一方面,母亲的人生态度和遭遇正好相反。母亲对儿女的生活状态和传统的家庭生活始终不能释怀,影片安排让母亲离世,像是告诉我们,不能接受现在的人,就把她永远留在传统之中吧。而幸一和志夏呢,他们也早已接受了现在的状况,他们对自己的小家庭的关注远远超过了对父母的孝道。哪怕是温婉贤惠的纪子,也认同了变化中的世界。所以当京子质问纪子是不是将来也会像志夏一样,纪子肯定地点点头。变与不变是人类发展的永恒主题,不变是相对的,变化才是绝对的。小津当然认识到这一点,当他对不变的传统依依不舍的时候,他也接受了这个变化的世界。

      周吉的人生态度,很有可能就是小津看待世界的态度。小津虽然在许多方面坚持自己的选择,——比如他独特的对话镜头就非议很多,但他也接受现实。他的剪辑师滨村义康先生回忆说,小津去世前曾经跟他说,“滨村老弟,近来呢,反正是电视风行,而且都是些外行人搞的,内容也尽是些扯淡的,从头至尾,对白没完没了。人们都习惯欣赏这些东西了,我们也没有办法,我们也把对白切换搞得紧凑些吧”。(见佐藤忠男的《小津安二郎的艺术》)无力改变的,就接受,虽然不愿意,却也没有办法。这种面对人生的态度让电影的韵味变得丰满起来。小津绝不只是像某些人以为的批评自私和不孝的儿女这么简单,如果仅仅如此,《东京物语》也不会成为经典。

      最后,当东京的孩子们都离开了,家里只剩下誓言绝不改变的京子和老父周吉。影片回到了小津孜孜不倦的母题上:待嫁的女儿和独居父亲或母亲。如果我们对小津嫁女儿的故事有所思考的话,就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待嫁的女儿好像从不关心新婚之后的家庭生活,她考虑的是独居的父亲或者母亲如何面对一个人的生活。这可以看做小津对家庭生活的一种非正常的想象吧。也许小津在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还是留恋,就像周吉一样,接受现实只是无力改变而已。


 

《地心引力》:一次成功的实验

$
0
0





地心引力,一直无声无息得存在着,日日夜夜,人类都因为它的作用而牢牢得站立在这片土地上,出生或死亡,欢乐或悲伤,都未曾离开。然而,当人类首次脱离地球,离开地心引力时,无垠的太空带来的不仅是从未见过的绚丽景色,更是是无处可依,无踪可循的窒息感。


人类太过渺小,而宇宙太过广褒,此时此刻的生命就像一粒浮尘。通过Imax荧幕观看这部电影,是从未有过的观影体验,在人类的故事中描述过无数次的宇宙里,没有外星入侵,没有种族大战,无关欲望,只有赤裸裸的残酷现实和生而为人的本能。


这部电影更像一个实验,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电影已经足够有能力向还未去过太空的我们还原最接近真实的宇宙,这是一种新的体验,由视觉传达,直抵内心深处。在黑暗的影厅里,面对大荧幕里清晰立体的影像,广阔无垠的宇宙似乎触手可及,而生育我们养育我们的地球,泛着微光,黑暗中是那样迷人。通过宇航员的视角,镜头向我们展现了身在太空所看到的日出景象,太阳越过地平线时最原始的模样。


宇宙,是神圣的,你可以通过眼前的荧幕体验感受到,而生命,虽然渺小,在空旷黑暗的宇宙空间里孤独无依,却有一种力量,使你可以冲破极限,那就是地心引力,不仅吸引着你的身体,也吸引着你的内心,无论如何,一定要回到那里的原始本能。


 


 

影片几乎由两位主演来完成,由于俄罗斯卫星碎片带来的连锁碎片群如子弹般的突然袭击,桑德拉·布洛克饰演的女主瑞恩和乔治·克鲁尼饰演的男主马特被甩出了卫星,与宇航局总部失去了联系,为了再次回到地球,开始了一趟险象环生的太空求生之旅。

 

影片的节奏时而舒缓时而紧张,紧张部分由急速攀升感的背景音乐把情绪迅速带入,而舒缓部分中,镜头始终在缓慢转动,因为是在宇宙里,没有边界的限制,镜头可以跟随着宇航员的视角,360度缓慢旋转,推拉。开场饱受赞誉的长镜头着实让观众体验了一把无重力感的太空漫步。




 

影片的主题涉及了潜藏在人类心中的生存本能以及重生的隐喻。没有亲人,没有人想念,为什么还是如此向往活着回到地球呢,潜藏在女主瑞恩心中的潜意识这样问自己,但是无论如何都想要活下去,当处在绝望崩溃的边缘时,心里有个声音,告诉你,只要还有一口气,希望就在,不能放弃。绝不放弃,远远望着蓝色的星球,静谧而温暖,就这样存在在这个宇宙里,它就像一个奇迹。生命本身不就是一个奇迹吗,你我,存在着,此时此刻,都是一个奇迹。无论是瑞恩在太空舱里如胚胎般蜷缩着的镜头,还是水中挣脱宇航服后奋力上游的时候,她都像一个新生的婴儿,极力渴望来到这个世界。

 

如阿方索卡隆的访谈中提到的,挫折创造了现在的自我。在逆境中,无论是哪个种族,哪个国家,在灾难面前的痛苦和无可奈何都是共通的,这时候最本真的你就会出现,女主从开始的手忙脚乱,焦虑,呼吸急促,到后来经历了种种境况后的镇定,果断,再到无计可施的绝望,最后潜意识的求生欲觉醒,完成了一次重生的洗礼。





每个人观看电影时都有不同的体验,针对这部外媒好评如潮的太空片在国内上映以来也是赞美和吐槽齐飞,主要集中在形式与内容这两点上。影片一开始通过空前的体验让你融入其中,而后主线简洁明确,没有任何小的分支。除开太空这个大环境,就是一部传统的灾难片。而当放到太空这个环境里,还通过现有的技术使之变成如亲历般的体验,这是第一次。就像阿波罗号载人飞船第一次登上月球,这是电影第一次让观众去体验最接近真实的太空,而且成功了。视效不可取代内容,却可以在技术的进步中,使可以讲述的内容扩展到更深的领域,阿方索虽不是库神般传递着上帝神谕的人,但他的这个实验确实让电影拍摄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最后,我想说,生在这个时代,能在大荧幕上观看这部电影,是很幸运的事情。


















Viewing all 7151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